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耐高温抗氧化压延铜箔的表面处理工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耐高温抗氧化压延铜箔的表面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4186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高温抗氧化压延铜箔的表面处理工艺。对压延铜箔依次进行电解脱脂、酸洗、防氧化、钝化和烘干处理;防氧化包括第一次防氧化处理、干燥处理(70~90℃、2~3h)和第二次防氧化处理;第一次防氧化处理的电镀液成分:五氧化二磷浓度10~20g/L、焦磷酸钾浓度100‑130g/L,锌离子浓度0.5‑1.0g/L,镍离子浓度0.01‑0.05g/L,pH值9‑11;第二次防氧化处理的电镀液成分:锌离子浓度4.5‑8.5g/L,镍离子浓度0.1‑3g/L,柠檬酸浓度3‑10g/L,pH值9‑11。通过调整防氧化处理,抗氧化层更为紧密结合在铜箔表面,在高温条件下不会发生脱落和变色,色泽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压延铜箔,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抗氧化压延铜箔的表面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1、压延铜箔是将铜锭经过不断轧制而成,其结晶形态呈片状结构,与电解铜箔相比,具有更好的延展性、柔软性、抗弯曲性和更高的强度,故压延铜箔常用于挠性覆铜板中;同时由于表面粗糙度较低,致密度较高,有利于高频信号的传输,极大地减少了信号的损失。因此,在精细线路,高频、高速传送的pcb等高端产品中必不可少。

2、压延铜箔在轧制成型后,为了满足应用性能,需要对铜箔进行后处理,例如粗化和固化处理、耐热层处理和防氧化处理等。由于压延铜箔表面通常比较光滑,与基板结合的粘结力较差,因此需要粗化和固化处理提高压延铜箔表面的粗糙度,增加其与基板的粘合力。耐热层处理的主要作用是在毛面形成一层隔离层,使铜箔与基板隔离.经过耐热层处理后,能够放置铜箔中的铜离子向基板中的扩散,而产生色斑和剥离问题。铜箔在空气中很容易氧化变色,防锈层主要功能是防止铜箔在存储、运输及压合制程中氧化变色,铜箔的氧化变色不仅影响其外观,而且其性能也会产生很大影响。

3、铜箔在生产、储存、运输及应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来自外界环境带来的水汽及油污,造成铜箔表面涂层脱落或产生变色斑点,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对轧制后的铜箔进行加热处理,铜箔面会出现局部变色、形成氧化铜斑点,而铜箔表面的这些变化会影响压延铜箔的蚀刻、与基材的粘合性、附着力。因此,对铜箔表面进行抗氧化处理是必要的,尤其是在高温处理下,提高其表面抗氧化性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4、随着铜箔的使用方向的拓宽,对表面质量及部分性能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针对高温下的耐氧化性,目前大部分的处理主要是针对电解铜箔。通过改善电镀液的成分,在电解铜箔表面电镀抗氧化层,提高其热力学稳定性和高温耐腐蚀性,处理后的电解铜箔可用于高精细印制线路板的制造。然而,对压延铜箔的耐高温、抗氧化处理的研究比较少,而压延铜箔相比于电解铜箔,具有优异的延展性、柔软性、抗弯曲性和更高的强度,因而提高其表面抗氧化性能和耐高温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压延铜箔高温抗氧化性能不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高温抗氧化压延铜箔的表面处理工艺,处理后的压延铜箔,在240-350℃高温使用条件下不氧化不变色。

2、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耐高温抗氧化压延铜箔的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对待处理的压延铜箔依次进行电解脱脂、酸洗、防氧化、钝化和烘干处理;

4、所述的防氧化包括第一次防氧化处理、干燥处理和第二次防氧化处理;

5、第一次防氧化处理的电镀液成分:五氧化二磷浓度10~20g/l、焦磷酸钾浓度100-130g/l,锌离子浓度0.5-1.0g/l,镍离子浓度0.01-0.05g/l,ph值9-11;

6、第二次防氧化处理的电镀液成分:锌离子浓度4.5-8.5g/l,镍离子浓度0.1-3g/l,柠檬酸浓度3-10g/l,ph值9-11;

7、干燥处理的条件为在70~90℃下处理2~3h。

8、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次防氧化处理的温度为18-25℃,电流密度2-4a/dm²;第二次氧化处理的温度为25-35℃,电流密度5-7a/dm²。

9、进一步地,所述的电解脱脂的工序条件为:温度40-50℃,氢氧化钠35-45g/l,碳酸钠15-25g/l,电流密度4-8a/dm²。

10、进一步地,所述的酸洗的工序条件为:温度25-45℃,硫酸浓度160-200g/l,铜离子浓度10-15g/l。

11、进一步地,所述的钝化的工序条件为:温度15-30℃,铬离子浓度1-10g/l,ph值8-12,电流密度3-7a/dm²。

12、进一步地,所述的烘干的温度为130-170℃。

13、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4、(1)本专利技术通过调整防氧化处理的工序条件,经过一次防氧化处理和干燥处理,初步使细微的防氧化成分渗入铜箔表面,不容易脱落,而二次防氧化处理与一次防氧化成分的结合更加紧密,使得抗氧化的锌层、镍层和铬层更为紧密结合在铜箔表面,即使在高温处理条件下,不会发生脱落和变色现象,色泽稳定;

15、(2)本专利技术通过各电镀液中各成分离子的成分、浓度和ph范围,调整电镀过程中的电流密度,处理后的压延铜箔实现240℃、3小时和350℃、8分钟无氧化变色现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高温抗氧化压延铜箔的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对待处理的压延铜箔依次进行电解脱脂、酸洗、防氧化、钝化和烘干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抗氧化压延铜箔的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次防氧化处理的温度为18-25℃,电流密度2-4A/dm²;第二次氧化处理的温度为25-35℃,电流密度5-7A/dm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抗氧化压延铜箔的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解脱脂的工序条件为:温度40-50℃,氢氧化钠35-45g/L,碳酸钠15-25g/L,电流密度4-8A/dm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抗氧化压延铜箔的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洗的工序条件为:温度25-45℃,硫酸浓度160-200g/L,铜离子浓度10-15g/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抗氧化压延铜箔的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钝化的工序条件为:温度15-30℃,铬离子浓度1-10g/L,pH值8-12,电流密度3-7A/dm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抗氧化压延铜箔的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干的温度为130-17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抗氧化压延铜箔的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对待处理的压延铜箔依次进行电解脱脂、酸洗、防氧化、钝化和烘干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抗氧化压延铜箔的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次防氧化处理的温度为18-25℃,电流密度2-4a/dm²;第二次氧化处理的温度为25-35℃,电流密度5-7a/dm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抗氧化压延铜箔的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解脱脂的工序条件为:温度40-50℃,氢氧化钠35-45g/l,碳酸钠15-25g/l,电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晶佟庆平王亚超张春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色正锐山东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