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并联流道及散热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并联流道及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4155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并联流道及散热器,其中,并联流道包括多个换热流道,多个所述换热流道通过至少两组流通路径并联;每一个所述换热流道均包括至少两个换热子流道,同一个所述换热流道中的每一个换热子流道分别对应一组所述流通路径,每一组所述流通路径分别与每一个所述换热流道中的对应的一个所述换热子流道连通;每一组所述流通路径均包括一进液流道和一出液流道,同一组所述流通路径上的所述进液流道和所述出液流道分别与每一个所述换热流道中的对应的一个所述换热子流道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冷散热,尤其涉及一种并联流道及散热器


技术介绍

1、在现有的散热领域中,如图1所示,系统散热水道只有一条进液流道10和一条出液流道20,因此,会造成进液流道10和出液流道20流阻大的技术问题。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待散热模块30通过这一条进液流道10和一条出液流道20并联设置在散热水道上时,请参考图2和图3,会造成待散热模块流场不均匀、模块自身流量分布不均匀以及模块之间流量不均匀的现象,进而导致模块之间温差较大,可能会引起模块的过热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并联流道,包括多个换热流道,多个所述换热流道通过至少两组流通路径并联;每一个所述换热流道均包括至少两个换热子流道,同一个所述换热流道中的每一个换热子流道分别对应一组所述流通路径,每一组所述流通路径分别与每一个所述换热流道中的对应的一个所述换热子流道连通;每一组所述流通路径均包括一进液流道和一出液流道,同一组所述流通路径上的所述进液流道和所述出液流道分别与每一个所述换热流道中的对应的一个所述换热子流道连通。

2、较佳地,所述进液流道上设有多个分流出口,每一个所述换热子流道上均设有导液入口,每一个所述分流出口通过一第一导液流道与对应的所述导液入口连通。

3、较佳地,所述出液流道上设有多个分流入口,每一个所述换热子流道上均设有导液出口,每一个所述分流入口通过一第二导液流道与对应的所述导液出口连通。

4、较佳地,所有的所述流通路径依次从外向内分布。p>

5、较佳地,所有的导液入口和导液出口分布在所述换热流道的两侧,所有的所述进液流道位于所述导液入口所在侧,并依次从外向内分布;所有的所述出液流道位于所述导液出口所在侧,并依次从外向内分布。

6、较佳地,同一所述换热流道的相邻的两个所述换热子流道的流向相同。

7、较佳地,同一所述换热流道的相邻的两个所述换热子流道的流向相反。

8、较佳地,同一所述换热流道的相邻的两个所述换热子流道之间通过挡墙隔开。

9、较佳地,所述挡墙倾斜设置,所述的相邻的两个所述换热子流道均为渐缩流道,所述换热子流道的导液入口位于截面大的一端。

10、较佳地,所述的并联流道,还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多个进液口和多个出液口,所述基座内设有多个所述进液流道和多个所述出液流道,每一个所述进液口与对应的一所述进液流道的一端连通,每一个所述出液口与对应的一所述出液流道连通;同一所述流通路径上的所述进液流道的进液口和所述出液流道的出液口位于所述基座的同一侧或两侧;

11、所述基座的上表面设置多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设置为所述换热流道。

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散热器,包括上述的并联流道和多个待散热模块,多个所述待散热模块分别安装在多个所述换热流道上。

13、本专利技术对散热器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制,如可以是pin fin或plate fin。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存在以下技术效果:

15、本专利技术通过增加了至少一条进液流道和至少一条出液流道,大幅度降低了流阻,实现了模块之间的流量均匀分配,模块之间温度更加均匀;同时提升了模块流道内的流量均匀分配,使模块本身温度更加均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并联流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换热流道,多个所述换热流道通过至少两组流通路径并联;每一个所述换热流道均包括至少两个换热子流道,同一个所述换热流道中的每一个换热子流道分别对应一组所述流通路径,每一组所述流通路径分别与每一个所述换热流道中的对应的一个所述换热子流道连通;每一组所述流通路径均包括一进液流道和一出液流道,同一组所述流通路径上的所述进液流道和所述出液流道分别与每一个所述换热流道中的对应的一个所述换热子流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流道上设有多个分流出口,每一个所述换热子流道上均设有导液入口,每一个所述分流出口通过一第一导液流道与对应的所述导液入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并联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流道上设有多个分流入口,每一个所述换热子流道上均设有导液出口,每一个所述分流入口通过一第二导液流道与对应的所述导液出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并联流道,其特征在于,所有的所述流通路径依次从外向内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并联流道,其特征在于,所有的导液入口和导液出口分布在所述换热流道的两侧,所有的所述进液流道位于所述导液入口所在侧,并依次从外向内分布;所有的所述出液流道位于所述导液出口所在侧,并依次从外向内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流道,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换热流道的相邻的两个所述换热子流道的流向相同或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流道,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换热流道的相邻的两个所述换热子流道之间通过挡墙隔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并联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倾斜设置,所述的相邻的两个所述换热子流道均为渐缩流道,所述换热子流道的导液入口位于截面大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流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多个进液口和多个出液口,所述基座内设有多个所述进液流道和多个所述出液流道,每一个所述进液口与对应的一所述进液流道的一端连通,每一个所述出液口与对应的一所述出液流道连通;同一所述流通路径上的所述进液流道的进液口和所述出液流道的出液口位于所述基座的同一侧或两侧;

10.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并联流道和多个待散热模块,多个所述待散热模块分别安装在多个所述换热流道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并联流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换热流道,多个所述换热流道通过至少两组流通路径并联;每一个所述换热流道均包括至少两个换热子流道,同一个所述换热流道中的每一个换热子流道分别对应一组所述流通路径,每一组所述流通路径分别与每一个所述换热流道中的对应的一个所述换热子流道连通;每一组所述流通路径均包括一进液流道和一出液流道,同一组所述流通路径上的所述进液流道和所述出液流道分别与每一个所述换热流道中的对应的一个所述换热子流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流道上设有多个分流出口,每一个所述换热子流道上均设有导液入口,每一个所述分流出口通过一第一导液流道与对应的所述导液入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并联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流道上设有多个分流入口,每一个所述换热子流道上均设有导液出口,每一个所述分流入口通过一第二导液流道与对应的所述导液出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并联流道,其特征在于,所有的所述流通路径依次从外向内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并联流道,其特征在于,所有的导液入口和导液出口分布在所述换热流道的两侧,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进泰徐益涛邹欣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悉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