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特别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催化器及其加热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催化器在汽车排气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将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如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通过氧化和还原反应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如二氧化碳、水和氮气。这种转化过程能够显著降低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排放,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2、然而,在混动车辆纯电行驶过程中,当电池电量较低,需要发动机冷启动的时候,催化器的工作效率较低,因为催化器的工作效率与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工作温度需要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正常工作。为了使催化器更快达到工作温度,降低排放污染物,一些汽车配备了“催化器加热”功能。现有技术中,传统燃油车一般采用发动机排气加热的方式加热催化器,纯电动车一般采用电加热的方式加热催化器,但目前还没有一套完备的能够充分利用能量加热混合动力汽车的催化器的方法与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让混合动力汽车在不同工况下选择最优的催化器加热方式加热催化器的混合动力汽车催化器加热方法及系统以及为了能实现所述方法而设计的催化器。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催化器加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发动机冷启动时,获取混动车电池电量信号并判断是否满足电池电量大于第一阈值;
4、若电池电量大于第一阈值,则采用电加热的方式加热催化器,直至催化器温度大于起燃
5、若电池电量小于等于第一阈值,则判断是否满足电池电量大于第二阈值;
6、若电池电量大于第二阈值,则采用电机冷却液加热的方式加热催化器,直至电池电量小于等于第二阈值;
7、若电池电量小于等于第二阈值,则采用发动机排气加热的方式加热催化器直至催化器温度大于起燃温度。
8、进一步的,所述起燃温度是催化器的转化效率达到50%时所对应的排气入口温度,根据经验值域设置;
9、所述采用电加热的方式加热催化器的步骤中,还包括以下子步骤:
10、控制电加热器加热催化器,并实时采集催化器温度;
11、判断是否满足催化器温度大于起燃温度和/或电池电量小于等于第一阈值;
12、若催化器温度大于起燃温度和/或电池电量小于等于第一阈值,则控制电加热器停止加热,否则,电加热器持续对催化器加热直至催化器温度大于起燃温度和/或电池电量小于等于第一阈值。
13、进一步的,所述混合动力汽车催化器加热方法主要用于搭载盘式电机作为驱动电机的混合动力汽车;
14、所述采用电机冷却液加热的方式加热催化器的步骤中,还包括以下子步骤:
15、控制电机冷却液流向催化器壳体,利用电机冷却液对催化器进行加热;
16、实时获取电池电量信号并判断是否满足电池电量大于第二阈值;
17、若电池电量大于第二阈值,则继续利用电机冷却液加热催化器,否则,控制电机冷却液流入冷却液箱,停止利用电机冷却液加热催化器。
18、进一步的,所述采用发动机排气加热的方式加热催化器的步骤中,还包括以下子步骤:
19、控制发动机起机,采用扭矩控制发动机排气加热催化器;
20、实时采集催化器温度并判断是否满足催化器温度大于起燃温度;
21、若催化器温度大于起燃温度,则控制停止加热催化器,否则,继续采用扭矩控制发动机排气加热催化器,直至催化器温度大于起燃温度。
2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催化器加热系统,包括:
23、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在发动机冷启动时,获取混动车电池电量信号并判断是否满足电池电量大于第一阈值;
24、电加热模块,用于当第一判断模块判断电池电量大于第一阈值时,采用电加热的方式加热催化器,直至催化器温度大于起燃温度和/或电池电量小于等于第一阈值;
25、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当第一判断模块判断电池电量小于等于第一阈值时,判断是否满足电池电量大于第二阈值;
26、电机冷却液加热模块,用于当第二判断模块判断电池电量大于第二阈值时,采用电机冷却液加热的方式加热催化器,直至电池电量小于等于第二阈值;
27、发动机排气加热模块,用于当第二判断模块判断电池电量小于等于第二阈值时,采用发动机排气加热的方式加热催化器直至催化器温度大于起燃温度。
2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判断模块还包括以下子模块:
29、获取子模块:用于在发动机冷启动时,获取混动车电池电量信号;
30、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在获取子模块获取混动车电池电量信号后,判断是否满足电池电量大于第一阈值。
31、进一步的,所述电加热模块还包括:
32、电加热器控制子模块,用于控制电加热器加热催化器;以及当第二判断子模块判断满足催化器温度大于起燃温度和/或电池电量小于等于第一阈值时,控制电加热器停止加热催化器;
33、第一采集子模块,用于实时采集催化器温度;
34、第二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是否满足催化器温度大于起燃温度和/或电池电量小于等于第一阈值。
3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催化器,包括圆筒状的外壳、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填充块以及与所述外壳两端固定连接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外壳包括内壳体以及与所述内壳体适配的外壳体,所述内壳体外周环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由所述内壳体的外表面向所述填充块方向凹陷而成。
36、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一端为进气端、另一端为出气端,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进气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出气端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体上还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对称分布在外壳体的两端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与所述外壳体连接的一端与靠近第一端盖的凹槽连通、另一端接电机的出水口,所述出水管道与所述外壳体连接的一端与靠近第二端盖的凹槽连通、另一端接冷却液箱。
37、进一步的,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凹槽之间均有一凸环,所述凸环上设有一缺口用于连通两相邻凹槽,两相邻的缺口之间沿水平方向相差180度。
38、本专利技术的混合动力汽车催化器及其加热方法及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根据电池电量选择不同的方式加热催化器,在电池电量充足时选择电加热的方式加热催化器,在电池电量不充足但大于催化器加热的电量临界值时选择电机冷却液加热的方式加热催化器,在电池电量小于等于催化器加热的电量临界值时选择发动机排气加热的方式加热催化器,不仅能快速加热催化器使其能够快速达到工作温度,将汽车尾气排出的有害气体通过氧化和还原反应转变为无害物质,从而降低发动机的污染物排放,而且能够充分利用电机冷却液和发动机排气的温度,避免能量浪费;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催化器的外壳上设置凹槽使其能够适用电机冷却液加热催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催化器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催化器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燃温度是催化器的转化效率达到50%时所对应的排气入口温度,根据经验值域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催化器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汽车催化器加热方法主要用于搭载盘式电机作为驱动电机的混合动力汽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催化器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发动机排气加热的方式加热催化器的步骤中,还包括以下子步骤:
5.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催化器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催化器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判断模块还包括以下子模块: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催化器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模块还包括:
8.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催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状的外壳、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填充块以及与所述外壳两端固定连接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外壳包括内壳体以及与所述内壳体适配的外壳体,所述内壳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一端为进气端、另一端为出气端,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进气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出气端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体上还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对称分布在外壳体的两端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与所述外壳体连接的一端与靠近第一端盖的凹槽连通、另一端接电机的出水口,所述出水管道与所述外壳体连接的一端与靠近第二端盖的凹槽连通、另一端接冷却液箱。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凹槽之间均有一凸环,所述凸环上设有一缺口用于连通两相邻凹槽,两相邻的缺口之间沿水平方向相差180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催化器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催化器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燃温度是催化器的转化效率达到50%时所对应的排气入口温度,根据经验值域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催化器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汽车催化器加热方法主要用于搭载盘式电机作为驱动电机的混合动力汽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催化器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发动机排气加热的方式加热催化器的步骤中,还包括以下子步骤:
5.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催化器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催化器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判断模块还包括以下子模块: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催化器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模块还包括:
8.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催化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凡,张双荣,漆正刚,马素,
申请(专利权)人:联合汽车电子重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