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前机舱装饰板及车辆。
技术介绍
1、目前,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车辆作为出行工具,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车辆的实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电动汽车为了追求较大的储藏空间,通常在机舱区域设置前备箱。但现有车型由于受机舱结构的限制,导致在前备箱盖板的周圈处容易形成积水,当用户打开前备箱盖板时,这些积水容易流进前备箱内,增大了前备箱进水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降低汽车前备箱进水的风险。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前机舱装饰板,包括相互连接的装饰板本体和前备箱盖板,所述装饰板本体设有用于与前备箱连通的开口,所述前备箱盖板设于所述开口处,并用于遮盖所述开口,所述装饰板本体还设有第一挡水结构和/或第二挡水结构,所述第一挡水结构位于所述前备箱盖板沿车辆的左右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二挡水结构用于设于所述前备箱盖板远离于前挡风玻璃的一侧。
3、可选地,所述第一挡水结构包括挡水筋,所述挡水筋沿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且所述挡水筋的上端位于所述前备箱盖板的上方。
4、可选地,所述装饰板本体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开口设于所述第一板体上,所述第二板体设于所述第一板体沿所述车辆的左右方向的两侧,并通过所述挡水筋与所述第一板体连接,且所述挡水筋的上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体朝向所述第二板体的一端,所述挡水筋的下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板体朝向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
5、可选
6、可选地,所述第一挡水结构还包括第一排水孔,所述第二板体包括引流部和排水部,所述第一排水孔设于所述排水部的最低位置处,所述引流部的高度从所述引流部的第一端至第二端方向逐渐降低,所述排水部连接于所述引流部的第二端,所述挡水筋沿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从所述引流部延伸至所述排水部上;其中,所述引流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为所述引流部沿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的两端,且所述引流部的第二端远离所述前挡风玻璃。
7、可选地,所述第一挡水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排水孔下方的第一遮挡筋,所述第一遮挡筋与所述第一排水孔间隔设置,并遮挡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排水孔。
8、可选地,所述第二挡水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挡水结构朝向所述前备箱盖板一侧的第二排水孔和/或第三排水孔,所述第二排水孔设于所述前备箱盖板远离于所述前挡风玻璃一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三排水孔设于所述前备箱盖板远离于所述前挡风玻璃一侧的两端。
9、可选地,所述第二挡水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排水孔下方的第二遮挡筋,所述第二遮挡筋与所述第二排水孔间隔设置,并遮挡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排水孔;
10、和/或,所述第二挡水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三排水孔下方的第三遮挡筋,所述第三遮挡筋与所述第三排水孔间隔设置,并遮挡至少部分所述第三排水孔。
11、可选地,所述第三排水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长条孔和第二长条孔,所述第一长条孔沿所述车辆的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长条孔沿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并位于所述前备箱盖板沿所述车辆的左右方向的两侧。
1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前机舱装饰板。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专利技术的前机舱装饰板可通过在装饰板本体上设置与前备箱的内部空间连通的开口,并将前备箱盖板设于开口处,以利用前备箱盖板打开或关闭该开口来实现前备箱的开启或关闭,从而方便用户取放物品。而且,通过在装饰板本体上设置第一挡水结构和/或第二挡水结构,并将第一挡水结构设于前备箱盖板的例如左右两侧,将第二挡水结构设于前备箱盖板的例如前侧,以利用第一挡水结构在前备箱盖板的左右两侧阻挡外界水流(例如雨水等)流到前备箱盖板的周圈处,和/或,利用第二挡水结构在前备箱盖板的前侧阻挡外界水流流到前备箱盖板的周圈处,从而防止前备箱盖板的周圈处形成积水,进而防止水流从开口处进入前备箱,使得前机舱装饰板在兼顾美观性的同时还能够阻挡外界水流进入前备箱,有效地降低了前备箱进水的风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机舱装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装饰板本体(2)和前备箱盖板(1),所述装饰板本体(2)设有用于与前备箱(300)的内部空间连通的开口(23),所述前备箱盖板(1)设于所述开口(23)处,并用于遮盖所述开口(23),所述装饰板本体(2)还设有第一挡水结构(24)和/或第二挡水结构(25),所述第一挡水结构(24)位于所述前备箱盖板(1)沿车辆的左右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二挡水结构(25)用于设于所述前备箱盖板(1)远离于前挡风玻璃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机舱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水结构(24)包括挡水筋(241),所述挡水筋(241)沿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且所述挡水筋(241)的上端位于所述前备箱盖板(1)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机舱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板本体(2)包括第一板体(21)和第二板体(22),所述开口(23)设于所述第一板体(21)上,所述第二板体(22)设于所述第一板体(21)沿所述车辆的左右方向的两侧,并通过所述挡水筋(241)与所述第一板体(21)连接,且所述挡水筋(241)的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机舱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筋(241)从所述装饰板本体(2)沿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机舱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水结构(24)还包括第一排水孔(242),所述第二板体(22)包括引流部(221)和排水部(222),所述第一排水孔(242)设于所述排水部(222)的最低位置处,所述引流部(221)的高度从所述引流部(221)的第一端至第二端方向逐渐降低,所述排水部(222)连接于所述引流部(221)的第二端,所述挡水筋(241)沿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从所述引流部(221)延伸至所述排水部(222)上;其中,所述引流部(22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为所述引流部(221)沿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的两端,且所述引流部(221)的第二端远离所述前挡风玻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机舱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水结构(24)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排水孔(242)下方的第一遮挡筋(243),所述第一遮挡筋(243)与所述第一排水孔(242)间隔设置,并遮挡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排水孔(24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机舱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水结构(25)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挡水结构(24)朝向所述前备箱盖板(1)一侧的第二排水孔(251)和/或第三排水孔(252),所述第二排水孔(251)设于所述前备箱盖板(1)远离于所述前挡风玻璃一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三排水孔(252)设于所述前备箱盖板(1)远离于所述前挡风玻璃一侧的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前机舱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水结构(25)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排水孔(251)下方的第二遮挡筋(253),所述第二遮挡筋(253)与所述第二排水孔(251)间隔设置,并遮挡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排水孔(25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前机舱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排水孔(252)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长条孔(2521)和第二长条孔(2522),所述第一长条孔(2521)沿所述车辆的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长条孔(2522)沿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并位于所述前备箱盖板(1)沿所述车辆的左右方向的两侧。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前机舱装饰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机舱装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装饰板本体(2)和前备箱盖板(1),所述装饰板本体(2)设有用于与前备箱(300)的内部空间连通的开口(23),所述前备箱盖板(1)设于所述开口(23)处,并用于遮盖所述开口(23),所述装饰板本体(2)还设有第一挡水结构(24)和/或第二挡水结构(25),所述第一挡水结构(24)位于所述前备箱盖板(1)沿车辆的左右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二挡水结构(25)用于设于所述前备箱盖板(1)远离于前挡风玻璃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机舱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水结构(24)包括挡水筋(241),所述挡水筋(241)沿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且所述挡水筋(241)的上端位于所述前备箱盖板(1)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机舱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板本体(2)包括第一板体(21)和第二板体(22),所述开口(23)设于所述第一板体(21)上,所述第二板体(22)设于所述第一板体(21)沿所述车辆的左右方向的两侧,并通过所述挡水筋(241)与所述第一板体(21)连接,且所述挡水筋(241)的上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体(21)朝向所述第二板体(22)的一端,所述挡水筋(241)的下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板体(22)朝向所述第一板体(21)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机舱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筋(241)从所述装饰板本体(2)沿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机舱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水结构(24)还包括第一排水孔(242),所述第二板体(22)包括引流部(221)和排水部(222),所述第一排水孔(242)设于所述排水部(222)的最低位置处,所述引流部(221)的高度从所述引流部(221)的第一端至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传政,梅东挺,叶瑞烽,刘浪昌,鲍雪忠,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