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钢筋笼整体吊装入模的简支梁移动模架现浇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钢筋笼整体吊装入模的简支梁移动模架现浇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82850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桥梁钢筋笼吊装施工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钢筋笼整体吊装入模的简支梁移动模架现浇施工方法,包括:步骤S1,在已浇筑箱梁上方拼接移动模架,步骤S2,在现浇模架内进行首段箱梁对应的钢筋笼绑扎,泵入混凝土进行浇筑,步骤S3,待首段箱梁混凝土到达预设强度后进行预应力张拉,步骤S4,通过钢筋笼绑扎架将钢筋笼胎架脱空,以作为配重;步骤S5,前支腿自现浇模架内穿过并滑移至前辅助支腿内,并与桥墩重新锚固;步骤S6,现浇模架的底架向中部合并就位,进行下一节段对应的箱梁浇筑,前跨浇筑混凝土、养护、张拉,后跨同步绑扎钢筋笼并安装内模,实现钢筋工序与混凝土工序并行,无需进行钢筋笼运输与吊装,提高施工的效率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钢筋笼吊装施工的,具体涉及一种钢筋笼整体吊装入模的简支梁移动模架现浇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移动模架造桥机具有施工质量好,操作简便,安全,工期短,成本低廉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连续桥梁或连续刚构桥的施工中。现有的移动模架造桥机可分为上承式和下承式,能够满足一般截面例如t型,工型,箱型等的桥梁的施工,现有模架大多通过吊装的形式安装钢筋笼,需要再梁场进行钢筋笼绑扎后运输至施工现场,施工效率较低,且钢筋笼的体积较大,施工安全性及便捷性无法得到保障。

2、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改进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筋笼整体吊装入模的简支梁移动模架现浇施工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钢筋笼整体吊装入模的简支梁移动模架现浇施工方法,包括:

4、步骤s1,在已浇筑箱梁上方拼接移动模架,使移动模架的后支腿和中支腿支撑在已浇筑箱梁的桥面上,前支腿和前辅助支腿支撑在已浇筑箱梁前方的桥墩上;

5、步骤s2,在现浇模架内进行首段箱梁对应的钢筋笼绑扎,绑扎完成后安装墩顶散模和端模,泵入混凝土进行浇筑,浇筑过程中通过钢筋笼绑扎架对下一节段箱梁对应的钢筋笼进行绑扎;

6、步骤s3,待首段箱梁混凝土到达预设强度后进行预应力张拉,张拉完毕后拆除墩顶散模和端模,前支腿、前辅助支腿、中支腿、后支腿的升降底脚收起,使移动模架整机下降200mm,将现浇模架的底架向箱梁宽度方向的两侧开启为桥墩让位;

7、步骤s4,通过电葫芦将已绑扎的钢筋笼提升600mm,通过钢筋笼绑扎架将钢筋笼胎架提升500mm后脱空,以作为主梁后方配重;

8、锚固前支腿,使中支腿及前辅助支腿的升降底脚收起形成脱空状态,通过后支腿上的驱动件驱动移动模架整机前移,前移距离与箱梁跨度相适配;

9、步骤s5,中支腿升降底脚支撑在已浇筑箱梁上方,前辅助支腿支撑于下一箱梁对应的桥墩上;

10、前支腿的升降底脚收起形成脱空状态,前支腿自现浇模架内穿过并滑移至前辅助支腿内,并与桥墩重新锚固;

11、步骤s6,现浇模架的底架向中部合并,使底架上方底模与侧模拼接为整体;驱动钢筋笼沿主梁移动,使钢筋笼穿过中支腿后移动至现浇模架内就位;

12、安装墩顶散模和端模,进行下一节段对应的箱梁浇筑,浇筑过程中以已浇筑箱梁的桥面为工作平台,在钢筋笼绑扎架上的钢筋笼胎架进行钢筋笼绑扎;

13、步骤s7,重复步骤s3-s6,依次进行箱梁现浇操作。

14、优选的,步骤s6中,在钢筋笼绑扎过程中,在钢筋笼内安装预应力管道、预应力束及内模板。

15、优选的,钢筋笼绑扎架通过升降杆连接钢筋笼胎架,升降杆上端通过销轴连接在支撑部的下端,步骤s6中,在现浇箱梁未达到规定强度前,钢筋笼胎架可通过拆除销轴直接放置于梁面上。

16、优选的,钢筋笼胎架放置于上一段箱梁的梁面上,钢筋笼胎架底部设有移动轮,在箱梁的上表面设有对应移动轮的移动轨,步骤s4中,将通过移动轨驱动钢筋笼胎架移动至移动模架下方;

17、步骤s6中,将钢筋笼胎架移动至上一段箱梁的梁面上进行绑扎操作。

18、优选的,现浇模架上铰接有对应箱梁底模的吊杆,吊杆为三段结构,第一段铰接在侧架上,第三段固定在拼接板上,并向上穿过钢筋笼底板后伸入内模板内部, 第二段的一端通过调整件连接第一段,第二段的另一端穿过钢筋笼后伸入内模板通过调整件连接第三段;

19、步骤s6中,通过调整件进行底模调整后安装墩顶散模和端模。

20、优选的,在主梁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吊装轨道,吊装轨道与途径的中支腿、现浇模架和钢筋笼绑扎架固定连接,每个吊装轨道上设置不少于两个电葫芦,以通过电葫芦对钢筋笼进行吊运。

21、优选的,钢筋笼上方设有与顶板相适配的吊架,吊架为方形桁架,在吊架上方设有对应电葫芦的吊环;

22、吊架下方设有对应钢筋笼顶板的吊筋,吊筋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钢筋笼的顶板。

23、有益效果:前跨浇筑混凝土、养护、张拉,后跨同步绑扎钢筋笼并安装内模,实现钢筋工序与混凝土工序并行,无需进行钢筋笼运输与吊装,提高施工的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笼整体吊装入模的简支梁移动模架现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笼整体吊装入模的简支梁移动模架现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在钢筋笼绑扎过程中,在钢筋笼内安装预应力管道、预应力束及内模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笼整体吊装入模的简支梁移动模架现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钢筋笼绑扎架通过升降杆连接钢筋笼胎架,升降杆上端通过销轴连接在支撑部的下端,步骤S6中,在现浇箱梁未达到规定强度前,钢筋笼胎架可通过拆除销轴直接放置于梁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筋笼整体吊装入模的简支梁移动模架现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钢筋笼胎架放置于上一段箱梁的梁面上,钢筋笼胎架底部设有移动轮,在箱梁的上表面设有对应移动轮的移动轨,步骤S4中,将通过移动轨驱动钢筋笼胎架移动至移动模架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笼整体吊装入模的简支梁移动模架现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现浇模架上铰接有对应箱梁底模的吊杆,吊杆为三段结构,第一段铰接在侧架上,第三段固定在拼接板上,并向上穿过钢筋笼底板后伸入内模板内部, 第二段的一端通过调整件连接第一段,第二段的另一端穿过钢筋笼后伸入内模板通过调整件连接第三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笼整体吊装入模的简支梁移动模架现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主梁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吊装轨道,吊装轨道与途径的中支腿、现浇模架和钢筋笼绑扎架固定连接,每个吊装轨道上设置不少于两个电葫芦,以通过电葫芦对钢筋笼进行吊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筋笼整体吊装入模的简支梁移动模架现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钢筋笼上方设有与顶板相适配的吊架,吊架为方形桁架,在吊架上方设有对应电葫芦的吊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笼整体吊装入模的简支梁移动模架现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笼整体吊装入模的简支梁移动模架现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在钢筋笼绑扎过程中,在钢筋笼内安装预应力管道、预应力束及内模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笼整体吊装入模的简支梁移动模架现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钢筋笼绑扎架通过升降杆连接钢筋笼胎架,升降杆上端通过销轴连接在支撑部的下端,步骤s6中,在现浇箱梁未达到规定强度前,钢筋笼胎架可通过拆除销轴直接放置于梁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筋笼整体吊装入模的简支梁移动模架现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钢筋笼胎架放置于上一段箱梁的梁面上,钢筋笼胎架底部设有移动轮,在箱梁的上表面设有对应移动轮的移动轨,步骤s4中,将通过移动轨驱动钢筋笼胎架移动至移动模架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超付立宏何佳明赖世广张伟超丁仕洪李定有高双剑李涛邓雷柏俊杰汪鹏邓松童友念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