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花香型宜红工夫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花香型宜红工夫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82841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花香型宜红工夫茶,香气组分包括苯乙醛、香叶醇和芳樟醇。其中,所述苯乙醛、香叶醇和芳樟醇的质量比为0.25~0.3:0.55~0.65:0.08~0.13。通过上述特定配比的香气组分的协同配合,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宜红工夫茶适合湖北地区生产,同时花香馥郁,协调饱满,感官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茶,尤其是涉及一种花香型宜红工夫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茶是世界上消费群体最广的饮料之一,其中红茶是产量最高、分布范围最广的茶。得益于红茶的健康的功能和独特的风味,近年红茶消费群体日渐壮大。值得注意是,香气是红茶的一个重要品质特征,受品种和加工工艺等因素的影响;高品质红茶的共同特征是有花、果、甜等香气,这些复杂而又具体的香气是红茶受消费者欢迎的重要原因。

2、宜红工夫茶距今已有百年历史,汤色红艳、发酵程度重传统宜红最重要的品质工艺特征,也是其畅销俄罗斯、西欧的重要原因。然而,现阶段国内消费者更倾向于汤色金黄、香气持久高扬的工夫红茶产品,给宜红工夫茶的推广带来了很大的限制。现有的花香型红茶加工工艺,通常加入摇青工艺或使用乌龙茶品种作为原料,如cn103431078,通过轻摇青工艺加工出了花香型红茶,但新工艺的加入复杂化了红茶的加工工序,同时也提高了加工的成本,不利于大规模推广应用;而cn201911152634.8通过使用乌龙茶品种金萱鲜叶为原料加工出了花香型红茶,其对乌龙茶品种鲜叶有具体要求,难以在湖北地区应用。

3、因此,提出一种适合湖北地区生产花香型宜红的加工工艺,对于宜红工夫茶的市场拓展、品牌效益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花香型宜红工夫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花香型宜红工夫茶花香馥郁,协调饱满,感官良好。

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花香型宜红工夫茶,香气组分包括苯乙醛、香叶醇和芳樟醇。

3、本专利技术的上述花香型宜红工夫茶,茶叶中青叶醇、青叶醛等青气组分散失,提高苯乙醛、香叶醇、芳樟醇等花香物质转化;形成了花香型宜红的香气风味品质。

4、如表1所述,鉴定出22中挥发性代谢物,包括苯乙醛、(e,e)-2,4-庚二烯醛、香叶醇、大马士酮、芳樟醇、2-甲基丁醛、异戊醛、(e,e)-2,4-己二烯醛、反-2-辛烯醛、1-戊烯-3-酮、异戊酸、正十二烷醇、顺式-3-己烯醇苯甲酸酯、正己醇、正己醛、(e)-2-己烯醛、2-甲基己酸、3-羟基-2-丁酮、苯乙醇、(e)-2-己烯酸、(e)-氧化芳樟醇和正戊醇。

5、在上述挥发性代谢物中,本专利技术人关注的花香型红茶的特定香气组分包括苯乙醛、香叶醇、芳樟醇。

6、按照本专利技术,所述苯乙醛、香叶醇和芳樟醇的质量比为0.25~0.3:0.55~0.65:0.08~0.13。

7、在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苯乙醛、香叶醇和芳樟醇的质量比为0.27:0.61:0.12。

8、本专利技术人创造性的发现,特定香气组分苯乙醛、香叶醇、芳樟醇在上述比例范围内,使得花香型红茶感官良好,花香馥郁,协调饱满。

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花香型宜红工夫茶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a)将鲜叶萎凋,得到萎凋叶,所述萎凋叶含水量为55%~60%;

11、b)将萎凋叶揉捻,得到揉捻叶;

12、c)将揉捻叶解块后发酵,得到发酵叶;

13、d)将发酵叶毛火、摊凉、足火,即得;所述毛火温度为110~120℃。

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花香型宜红工夫茶的加工方法首先对鲜叶进行采摘。所述鲜叶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本专利技术鲜叶含水量为75±1.2%。

15、将上述采摘的鲜叶萎凋,得到萎凋叶。

16、将上述萎凋的鲜叶至于萎凋槽上,本专利技术对于所述萎凋槽不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即可,包括但不限于6cwd-200。

17、所述萎凋参数具体为:萎凋温度为20~26℃;更优选为20~25℃;最优选为23℃。空气相对湿度为60~75%,更优选为65~75%,最优选为68%。

18、鲜叶摊放厚度为4~6cm,优选为5cm。

19、萎凋9.5~10.5h后吹冷风,萎凋总时间为14~16h,萎凋过程中每隔3h对鲜叶进行翻动。

20、一些优选实施例中,萎凋10h后吹冷风,萎凋总时间为15h,萎凋过程中每隔3h对鲜叶进行翻动。

21、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上述萎凋参数,使得萎凋叶含水量为所述萎凋叶含水量为55%~60%;优选为55%。

22、本专利技术人发现,上述萎凋叶含水量使得制备的花香型宜红工夫茶的花香纯正持久,感官良好。

23、将萎凋叶置于揉捻机中揉捻。本专利技术对所述揉捻机不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即可,包括但不限于6cr-55。

24、按照本专利技术,所述揉捻参数具体为:

25、揉捻机转速为43~47r/rpm,空压8~12min、轻压18~22min、重压18~22min、空压8~12min,共44~68min。

26、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揉捻机转速为44~46r/rpm,空压9~11min、轻压19~21min、重压19~21min、空压9~11min,共56~64min。

27、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揉捻机转速为45r/rpm,空压10min、轻压20min、重压20min、空压10min,共1h。

28、使用解块机对揉捻叶进行解块,得到解块叶。

29、将解块叶发酵,得到发酵叶。

30、按照本专利技术,所述发酵参数具体为:

31、叶子摊放厚度为4~6cm、发酵室温度26~30℃、相对湿度90~95%、发酵时间4h。

32、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酵参数具体为:

33、叶子摊放厚度为5cm、发酵室温度27~29℃、相对湿度94~96%、发酵时间4~5h。

34、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酵参数具体为:

35、叶子摊放厚度为5cm、发酵室温度28℃、相对湿度95%、发酵时间4h。

36、本专利技术人发现,在上述发酵参数下,茶汤花香纯正带果韵,香气和综合感官良好。同时上述发酵参数配合萎凋参数和揉捻参数,协同作用,进一步使得最有利于红茶中特定配比的特征花香(苯乙醛、香叶醇和芳樟醇)的形成。

37、将发酵叶至于提香机中进行毛火,本专利技术对于上述及其不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即可。包括但不限于6cth-6.0。

38、本专利技术所述毛火参数为:摊叶厚度为2.5~3.5cm,温度为110~120℃,毛火时间为23~27min;

39、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毛火参数为:摊叶厚度为3cm,温度为120℃,毛火时间为25min。

40、将毛火叶取出,摊凉。所述摊凉的参数为:在23~27℃下摊凉1.4~1.6h。

41、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摊凉的参数为:在24~26℃下摊凉1.45~1.55h。

42、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摊凉的参数为:在25℃下摊凉1.5h。

43、将摊凉叶置于提香机中进行足火;所述足火的参数为:

44、摊叶厚度为5~7cm,温度为63~67℃,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花香型宜红工夫茶,其特征在于,香气组分包括苯乙醛、香叶醇和芳樟醇;所述苯乙醛、香叶醇和芳樟醇的质量比为0.25~0.3:0.55~0.65:0.08~0.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香型宜红工夫茶,其特征在于,所述苯乙醛、香叶醇和芳樟醇的质量比为0.27:0.61:0.12。

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花香型宜红工夫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鲜叶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萎凋参数具体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萎凋叶含水量为55%。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揉捻参数具体为: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所述发酵参数具体为: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所述毛火参数为:摊叶厚度为2.5~3.5cm,温度为110~120℃,毛火时间为20~30min;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所述足火的参数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花香型宜红工夫茶,其特征在于,香气组分包括苯乙醛、香叶醇和芳樟醇;所述苯乙醛、香叶醇和芳樟醇的质量比为0.25~0.3:0.55~0.65:0.08~0.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香型宜红工夫茶,其特征在于,所述苯乙醛、香叶醇和芳樟醇的质量比为0.27:0.61:0.12。

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花香型宜红工夫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鲜叶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昕玥曹冰冰袁彦文徐阳杜维力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