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内燃机排气系统,具体涉及到一种内燃机热量收集排气装置。
技术介绍
1、内燃机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热力装置,它通过燃烧燃料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利用气体的膨胀驱动活塞运动,从而产生连续的机械功,内燃机由燃料系统、气缸、活塞、曲轴、进气系统、排气系统和点火系统等组成,内燃机根据工作循环的不同分四冲程内燃机和两冲程内燃机,内燃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废气,废气从排气管排出,废气主要含有氮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烃类物质、氧化氮等有害气体,其中一些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一定的危害,需要通过过滤装置对其进行过滤,同时内燃机排出的废气温度通常在300摄氏度到600摄氏度之间,可以通过热量收集装置进行回收利用,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2、内燃机在工作时会产生废气,这些废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废气还具有一定的温度,导致废气中的热量不能够进行回收利用,然而现有的内燃机排气装置结构设计比较简单,只是单纯对废气进行简单的过滤和消音,以减少对空气和噪音污染,然而不能对废气的热量进行收集回收利用,导致对资源的浪费,同时现有的过滤机构中的过滤芯与壳体都是固定式安装,由于废气中含有颗粒物有害气体,长期通过过滤芯进行过滤时,会堵住过滤芯,进而降低对废气的过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内燃机热量收集排气装置。
2、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燃机热量收集排气装置,包括安
3、所述安装机构的一侧内部顶端分别安装有热量转换机构和储能机构,且储能机构位于热量转换机构的前端位置;
4、所述安装机构的内部且靠近热量收集机构的另一侧位置安装有第一过滤机构,所述第一过滤机构的后端安装有第三连接管;
5、所述安装机构的内部且靠近第一过滤机构的另一侧位置安装有第二过滤机构,所述安装机构的内部且靠近第二过滤机构的另一侧位置安装有消音机构。
6、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主底板,所述主底板的顶部四角均开设有两个安装孔,所述主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主外壳,所述主外壳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主顶板,所述主外壳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主外壳的外壁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主顶板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副底板,所述副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副外壳,所述副外壳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副顶板。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以通过主底板上的多个安装孔将该装置安装在设备上,通过进气管与内燃机的出气管进行连接,内燃机所排放的废气就输送到此装置中,同时主顶板和副顶板均可拆卸,便于后期对安装机构内的零件进行检查维修。
8、进一步的,所述热量收集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主底板顶部一侧的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密封盖,所述水箱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且进水管贯穿出主外壳的后端,所述水箱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管头和第二安装管头,所述第一安装管头的前端与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通过多个螺栓和相对应的螺母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管头的前端与第二连接管的一端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所述水箱内安装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的一端与第一安装管头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导热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管头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导热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散热鳞片,且多个散热鳞片在导热管上均匀分布。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内燃机中的废气在排放前,使用者可以通过进水管往水箱内输送水,使得水淹没导热管,且覆盖导热管上的多个散热鳞片,此时内燃机在工作时产生的高温废气通过进气管和第一连接管排向导热管内,使得导热管的温度开始上升,从而将热量传递给多个散热鳞片,多个散热鳞片将热量传递给水箱内的水,内燃机工作一定时间,使得导热管的温度上升到300度以上,从而将水箱内的水持续加热,导致水变成沸腾状态产生高压蒸汽,同时导热管内的废气通过第二连接管输送到第一过滤机构内。
10、进一步的,所述热量转换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副底板顶部一侧后端的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筒,所述气筒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推杆,所述副底板的顶部且位于气筒的另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内转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副底板的顶部另一侧后端固定连接有底架,所述底架上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前端固定连接有联轴器,所述转轴的外壁后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后端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轴,所述副底板的顶部位于底架的前端位置固定连接有机座,所述机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发电机,所述气筒的外壁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阀壳,所述气筒与阀壳的底部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所述水箱的后端与阀壳的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气管,所述阀壳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第四气管,所述阀壳内滑动连接有换向阀,所述换向阀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推杆,所述副底板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支撑架的后端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所述副底板的顶部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轴,两个所述第二连接轴的前端均转动连接有活动板,两个所述活动板的后端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活动块。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水箱内的高压蒸汽通过第三气管输送到阀壳内,此时换向阀堵住第二气管的顶端,使得高压蒸汽通过第一气管输送至气筒的左侧内,当高压蒸汽不断增多时,会推动活塞,使得气筒右端的气体和阀壳的气体通过第四气管向外排放,同时活塞推动第一推杆,使得第一推杆推动连接头,使得连接头推动活动杆,使得活动杆推动第一连接轴,使得第一连接轴推动连接块,使得连接块通过转轴进行转动,当连接块转动180度后,此时连接头也被推动一定距离,此时连接头顶部的推块推动最右侧的活动板后端的活动块,活动板在被推动时通过第二连接轴带动第二推杆向左端移动,使得第二推杆移动带动换向阀进行移动,使得换向阀堵住第一气管的顶端,此时水箱内的高压蒸汽通过第二气管输送至气筒的右侧内,从而让活塞进行反向推动,使得气筒左端的气体和阀壳的气体通过第四气管向外排放,同时活塞移动时会带动第一推杆、连接头和活动杆反向移动,使得活动板继续推动活动杆,使得活动杆继续推动第一连接轴进而推动连接块,使得连接块通过转轴继续进行转动,从而再次转动180度,此时当连接头也被推动一定距离,使得推块推动最左侧的活动板后端的活动块,从而让第二推杆向右端移动,使得换向阀被第二推杆进行推动,使得换向阀再次堵住第二气管的顶端,此时高压蒸汽通过第一气管再次输送至气筒的左侧内,由此循环将水箱内的高压蒸汽转化为往复式机械运动,进而带动连接块进行360度转动,进而带动转轴进行转动。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燃机热量收集排气装置,包括安装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1)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2),所述安装机构(1)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热量收集机构(3),所述热量收集机构(3)的前端另一侧安装有第二连接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燃机热量收集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1)包括主底板(101),所述主底板(101)的顶部四角均开设有两个安装孔(102),所述主底板(1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主外壳(103),所述主外壳(103)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主顶板(104),所述主外壳(103)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气管(105),所述进气管(105)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主外壳(103)的外壁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气管(106),所述主顶板(104)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副底板(107),所述副底板(10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副外壳(108),所述副外壳(108)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副顶板(10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燃机热量收集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收集机构(3)包括固定连接于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燃机热量收集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转换机构(5)包括固定连接于副底板(107)顶部一侧后端的第一底座(501),所述第一底座(5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筒(502),所述气筒(502)内滑动连接有活塞(503),所述活塞(5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推杆(504),所述副底板(107)的顶部且位于气筒(502)的另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505),所述第一推杆(50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506),所述连接头(506)内转动连接有活动杆(507),所述副底板(107)的顶部另一侧后端固定连接有底架(508),所述底架(508)上转动连接有转轴(509),所述转轴(509)的外壁前端固定连接有联轴器(510),所述转轴(509)的外壁后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11),所述连接块(511)的后端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轴(512),所述副底板(107)的顶部位于底架(508)的前端位置固定连接有机座(513),所述机座(5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发电机(514),所述气筒(502)的外壁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515),所述固定座(5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阀壳(516),所述气筒(502)与阀壳(516)的底部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管(517)和第二气管(518),所述水箱(301)的后端与阀壳(516)的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气管(519),所述阀壳(516)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气管(517)和第二气管(518)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第四气管(520),所述阀壳(516)内滑动连接有换向阀(521),所述换向阀(5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推杆(522),所述副底板(107)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支撑架(505)的后端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523),所述副底板(107)的顶部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架(524)和第二固定架(525),所述第一固定架(524)和第二固定架(525)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轴(526),两个所述第二连接轴(526)的前端均转动连接有活动板(527),两个所述活动板(527)的后端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活动块(52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燃机热量收集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505)与第一推杆(504)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头(50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块(5061),所述第一连接轴(512)与活动杆(507)转动连接,所述发电机(514)输入轴的前端与联轴器(5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气管(519)的一端贯穿出第四气管(520),所述第二支撑架(523)与第二推杆(522)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燃机热量收集排气装置,包括安装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1)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2),所述安装机构(1)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热量收集机构(3),所述热量收集机构(3)的前端另一侧安装有第二连接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燃机热量收集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1)包括主底板(101),所述主底板(101)的顶部四角均开设有两个安装孔(102),所述主底板(1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主外壳(103),所述主外壳(103)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主顶板(104),所述主外壳(103)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气管(105),所述进气管(105)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主外壳(103)的外壁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气管(106),所述主顶板(104)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副底板(107),所述副底板(10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副外壳(108),所述副外壳(108)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副顶板(10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燃机热量收集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收集机构(3)包括固定连接于主底板(101)顶部一侧的水箱(301),所述水箱(30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密封盖(302),所述水箱(30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303),且进水管(303)贯穿出主外壳(103)的后端,所述水箱(301)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管头(304)和第二安装管头(305),所述第一安装管头(304)的前端与第一连接管(2)的另一端通过多个螺栓和相对应的螺母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管头(305)的前端与第二连接管(4)的一端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所述水箱(301)内安装有导热管(306),所述导热管(306)的一端与第一安装管头(304)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导热管(306)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管头(305)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导热管(306)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散热鳞片(307),且多个散热鳞片(307)在导热管(306)上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燃机热量收集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转换机构(5)包括固定连接于副底板(107)顶部一侧后端的第一底座(501),所述第一底座(5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筒(502),所述气筒(502)内滑动连接有活塞(503),所述活塞(5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推杆(504),所述副底板(107)的顶部且位于气筒(502)的另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505),所述第一推杆(50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506),所述连接头(506)内转动连接有活动杆(507),所述副底板(107)的顶部另一侧后端固定连接有底架(508),所述底架(508)上转动连接有转轴(509),所述转轴(509)的外壁前端固定连接有联轴器(510),所述转轴(509)的外壁后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11),所述连接块(511)的后端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轴(512),所述副底板(107)的顶部位于底架(508)的前端位置固定连接有机座(513),所述机座(5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发电机(514),所述气筒(502)的外壁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515),所述固定座(5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阀壳(516),所述气筒(502)与阀壳(516)的底部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管(517)和第二气管(518),所述水箱(301)的后端与阀壳(516)的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气管(519),所述阀壳(516)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气管(517)和第二气管(518)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第四气管(520),所述阀壳(516)内滑动连接有换向阀(521),所述换向阀(5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推杆(522),所述副底板(107)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支撑架(505)的后端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523),所述副底板(107)的顶部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架(524)和第二固定架(525),所述第一固定架(524)和第二固定架(525)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轴(526),两个所述第二连接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增鑫,张甲山,张维利,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百顺消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