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桥梁工程,尤其涉及一种蓄能型桥梁防撞结构及装置。
技术介绍
1、跨航道桥梁是路线跨越航道的关键工程,但是跨越航道的桥梁势必会使得航道变窄。随着交通行业的飞速发展,船舶与跨越航道的桥梁间的矛盾也在逐日加剧,桥梁船撞事故时有发生。桥梁结构受到船舶撞击后,会造成桥墩表面混凝土剥落,钢筋裸露,甚至会使墩柱整体产生剪切破坏,严重影响桥墩承载力,致使当地区域的水陆交通瘫痪。因此急需通过合理地方式来解决这桥梁和船舶间的这一矛盾。
2、为桥梁穿上保护衣--防撞装置,是目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基于自身变形耗能、延缓碰撞过程而设计,根据自身特点和适用范围进行分类。对于传统防撞装置,目前多以复合材料、钢结构为主体,同时配合阻尼元件为辅助结构。然而,传统辅助结构耐撞性能较差,耗能形式单一,致使复合材料、钢结构主体承担碰撞过程中的主要撞击力,材料整体塑性变形严重,对于后期的维修养护造成很大困难。以上各种不利因素使得通过材料失效变形耗能的传统防撞设施在碰撞后需要整体更换,导致维修和更换成本增加,在工程应用中带来较多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蓄能型桥梁防撞结构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防撞结构耐撞性能较低、更换、拆解维护复杂的缺陷。
2、本技术提供一种蓄能型桥梁防撞结构,包括内部填充有阻尼介质的防撞囊体,所述防撞囊体朝向桥墩的一侧设有蓄能器,所述蓄能器内部设有用于缓存所述阻尼介质的可变空间,所述防撞囊体的内部与所述蓄能器的可变空间相连通。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能型桥梁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填充有阻尼介质的防撞囊体,所述防撞囊体朝向桥墩的一侧设有蓄能器,所述蓄能器内部设有用于缓存所述阻尼介质的可变空间,所述防撞囊体的内部与所述蓄能器的可变空间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型桥梁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开设有导气口和导液口,所述导液口与所述防撞囊体相连通;所述壳体的内部还容置有气囊,所述气囊与所述导气口相连通;所述壳体的内壁与所述气囊的外壁形成所述可变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能型桥梁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口设置有启闭阀件,以使所述阻尼介质在所述防撞囊体和所述可变空间之间双向流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能型桥梁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启闭阀件为利用支撑弹簧复位的菌形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型桥梁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在轴向上还滑动设置有弹簧活塞,以将所述壳体分隔成气腔室和所述可变空间;所述气腔室开设有导气口,所述可变空间通过导液口与所述防撞囊体相连通。
6.根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蓄能型桥梁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板内设有波纹板夹层,所述波纹板夹层之间填充有吸能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蓄能型桥梁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的外部还罩设有防护箱,所述防撞囊体通过弹性紧固件安装于所述防护箱外,所述外护板吊装于所述防护箱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蓄能型桥梁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朝向所述桥墩的一侧还设有阻尼元件。
10.一种蓄能型桥梁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桥墩的前端和后端均布设有多个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蓄能型桥梁防撞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能型桥梁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填充有阻尼介质的防撞囊体,所述防撞囊体朝向桥墩的一侧设有蓄能器,所述蓄能器内部设有用于缓存所述阻尼介质的可变空间,所述防撞囊体的内部与所述蓄能器的可变空间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型桥梁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开设有导气口和导液口,所述导液口与所述防撞囊体相连通;所述壳体的内部还容置有气囊,所述气囊与所述导气口相连通;所述壳体的内壁与所述气囊的外壁形成所述可变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能型桥梁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口设置有启闭阀件,以使所述阻尼介质在所述防撞囊体和所述可变空间之间双向流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能型桥梁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启闭阀件为利用支撑弹簧复位的菌形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型桥梁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在轴向上还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文通,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力拓桥科防撞设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