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A测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81660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36
本申请涉及一种OTA测试系统,以提升高频数据的采集速率。该系统包括:第三支撑构件,被配置为竖立的圆环形,具有沿其轴向相背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多个低频探头,沿圆周方向依次间隔地排列在第三支撑构件;第一支撑构件,设置于第一侧,包括从第三支撑构件的顶部呈圆弧形延伸至第一支撑构件的底部的第一圆弧形导轨;第二支撑构件,设置于第二侧,包括从第三支撑构件的顶部呈圆弧形延伸至第一支撑构件的底部的第二圆弧形导轨;第一高频探头,可移动地连接到第一圆弧形导轨;第二高频探头,可移动地连接到第二圆弧形导轨;受测物放置台,设置在第一支撑构件、第一圆弧形导轨和第一圆弧形导轨中每一者的圆心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ota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ota(over the air,空中下载技术)测试所用的探头并不能达到很宽的频段,故一般将低频探头与高频探头搭配使用,从而构成具有低频测试和高频测试功能的ota测试系统。

2、然而,传统ota测试系统中高频数据的采集速率很慢。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ota测试系统,以提升高频数据的采集速率。

2、一种ota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3、第三支撑构件,被配置为竖立的圆环形,具有沿该第三支撑构件的轴向相背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4、多个低频探头,沿圆周方向依次间隔地排列并支撑在所述第三支撑构件上;

5、第一支撑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并包括从所述第三支撑构件的顶部呈圆弧形延伸至所述第一支撑构件的底部的第一圆弧形导轨;

6、第二支撑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并包括从所述第三支撑构件的顶部呈圆弧形延伸至所述第一支撑构件的底部的第二圆弧形导轨;

7、第一高频探头,可移动地连接到所述第一圆弧形导轨,所述第一圆弧形导轨引导所述第一高频探头沿第一圆弧路径移动;

8、第二高频探头,可移动地连接到所述第二圆弧形导轨,所述第二圆弧形导轨引导所述第二高频探头沿第二圆弧路径移动;

9、受测物放置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构件、所述第一圆弧形导轨和第一圆弧形导轨中每一者的圆心区域。

10、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圆弧形路径与所述第二圆弧路径位于同一个竖立的虚拟圆周上,所述虚拟圆周与所述第三支撑构件垂直。

11、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虚拟圆周的直径与所述第一支撑构件的内径大体相等。

12、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ota测试系统还包括:

13、第一活动座,可移动地连接到所述第一圆弧形导轨,并包括与所述第一圆弧形导轨平行的第三圆弧形导轨,所述第一高频探头可移动地连接到所述第三圆弧形导轨;

14、第二活动座,可移动地连接到所述第二圆弧形导轨,并包括与所述第二圆弧形导轨平行的第四圆弧形导轨,所述第二高频探头可移动地连接到所述第四圆弧形导轨;

15、当所述第一活动座移动至所述第一圆弧形导轨的顶端、且所述第一高频探头移动至所述第三圆弧形导轨的规定位置时,所述第一高频探头处于所述受测物放置台的正上方;或/和,当所述第二活动座移动至所述第二圆弧形导轨的顶端、且所述第二高频探头移动至所述第四圆弧形导轨的规定位置时,所述第二高频探头处于所述受测物放置台的正上方。

16、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圆弧形导轨位于所述第一圆弧形导轨的内周侧,所述第四圆弧形导轨位于所述第二圆弧形导轨的内周侧;

17、当所述第一活动座移动至所述第一导轨的顶端时,所述第三圆弧形导轨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构件的内周侧;或/和,当所述第二活动座移动至所述第一导轨的顶端时,所述第四圆弧形导轨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构件的内周侧。

18、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ota测试系统还包括:

19、第一马达,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活动座沿所述第一圆弧形导轨移动;

20、第二马达,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活动座沿所述第二圆弧形导轨移动;

21、第三马达,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高频探头沿所述第三圆弧形导轨移动;

22、第四马达,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高频探头沿所述第四圆弧形导轨移动。

23、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圆弧形导轨平行的第一圆弧形齿条,所述第二支撑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圆弧形导轨平行的第二圆弧形齿条,所述第一活动座包括与所述第三圆弧形导轨平行的第三圆弧形齿条,所述第二活动座包括与所述第四圆弧形导轨平行的第四圆弧形齿条;

24、其中,所述第一马达固定到所述第一活动座,所述第二马达固定到所述第二活动座,所述第三马达固定到所述第一高频探头,所述第四马达固定到所述第二高频探头;

25、其中,所述第一马达的输出端连接至与所述第一圆弧齿条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马达的输出端连接至与所述第二圆弧齿条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三马达的输出端连接至与所述第三圆弧齿条啮合的第三齿轮,所述第四马达的输出端连接至与所述第四圆弧齿条啮合的第四齿轮。

26、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构件中的每一者均为圆弧形的板状结构,所述板状结构的板面平行于所述第三支撑构件的轴向;

27、所述第一圆弧形导轨和所述第一圆弧形齿条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构件的沿轴向的同一侧;所述第二圆弧形导轨和所述第二圆弧形齿条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构件的沿轴向的同一侧。

28、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受测物放置台被配置为高度及角度可调。

29、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ota测试系统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包括底座、从所述底座立起且彼此垂直交叉的第一矩形框和第二矩形框,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构件贴靠固定于所述第一矩形框的内周侧,所述第三支撑构件贴靠固定于所述第二矩形框的内周侧。

30、根据本申请提供的ota测试系统,既能够探测受测物在多个角度下的低频辐射数据,又能够探测受测物在多个角度下的高频辐射数据,且第一支撑构件和第二支撑构件并不处在低频探头的采集路径上,故而不会对低频辐射数据的采集造成干扰,第三支撑构件也不处在高频探头的采集路径上,故而也不会对高频辐射数据的采集造成干扰。此外,在进行高频探测的过程中,第一高频探头和第二高频探头可同时工作且互不干扰,这有助于容易且快速地完成数据采集,提升高频数据的采集速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OTA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TA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弧路径与所述第二圆弧路径位于同一个竖立的虚拟圆周上,所述虚拟圆周与所述第三支撑构件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OTA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圆周的直径与所述第一支撑构件的内径大体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OTA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OTA测试系统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OTA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圆弧形导轨位于所述第一圆弧形导轨的内周侧,所述第四圆弧形导轨位于所述第二圆弧形导轨的内周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OTA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OTA测试系统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OTA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圆弧形导轨平行的第一圆弧形齿条,所述第二支撑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圆弧形导轨平行的第二圆弧形齿条,所述第一活动座包括与所述第三圆弧形导轨平行的第三圆弧形齿条,所述第二活动座包括与所述第四圆弧形导轨平行的第四圆弧形齿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OTA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构件中的每一者均为圆弧形的板状结构,所述板状结构的板面平行于所述第三支撑构件的轴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TA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测物放置台被配置为高度及角度可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TA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OTA测试系统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包括底座、从所述底座立起且彼此垂直交叉的第一矩形框和第二矩形框,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构件贴靠固定于所述第一矩形框的内周侧,所述第三支撑构件贴靠固定于所述第二矩形框的内周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ota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ta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弧路径与所述第二圆弧路径位于同一个竖立的虚拟圆周上,所述虚拟圆周与所述第三支撑构件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ota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圆周的直径与所述第一支撑构件的内径大体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ota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ota测试系统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ota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圆弧形导轨位于所述第一圆弧形导轨的内周侧,所述第四圆弧形导轨位于所述第二圆弧形导轨的内周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ota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ota测试系统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ota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圆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鲁豫张璐凡泽兴梁策策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朗普达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