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标志支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1621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3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测量标志支架结构,包括第一平台以及第二平台,所述第一平台的中心设置有连接件,所述第一平台上绕其中轴线呈环形的设置有调平组件;所述第二平台通过支撑件固定于所述第一平台的正上方,所述第二平台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固定天线组件的固定件。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设置的第一平台能够通过连接件与建筑基座连接,以保证第一平台的初步固定,然后通过调平组件将第一平台调平后实现永久固定,第二平台和第一平台平行布置即可保证天线组件和人工测量棱镜处于同一竖直轴线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测量标志,具体涉及一种测量标志支架结构


技术介绍

1、测量标志是标定地面测量控制点位置的标石、觇标以及其他用于测量的标记物的通称。是测绘部门在测量时建立和测量后留存在地面、地下或者建筑物上的各种标志。每一个测量标志都经过精确的测量、计算,求出它在地面上的平面位置和海拔高程数据。

2、现有技术中的测量标志包括gnss天线,在测量时还需要放置人工测量棱镜,为了保证测量精度,需要保持gnss天线和人工测量棱镜位于同一竖直轴线上,现有的支架无法满足这个需求,无法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测量标志支架结构,能够进行垂直度的调节,以保证测量精度。

2、本技术提供一种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测量标志支架结构,包括第一平台以及第二平台,所述第一平台的中心设置有连接件,所述第一平台上绕其中轴线呈环形的设置有调平组件;所述第二平台通过支撑件固定于所述第一平台的正上方,所述第二平台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固定天线组件的固定件。

3、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设置的第一平台能够通过连接件与建筑基座连接,以保证第一平台的初步固定,然后通过调平组件将第一平台调平后实现永久固定,第二平台和第一平台平行布置即可保证天线组件和人工测量棱镜处于同一竖直轴线上。

4、进一步,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螺柱,所述第一平台的中心设置有供所述第一螺柱穿出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螺柱穿出所述第一平台的上表面后通过第一螺母固定。第一螺柱伸出第一平台的部分还用于连接人工棱镜。在第一螺柱伸出第一平台上表面的部分设置有与人工棱镜匹配连接的螺纹段。

5、进一步,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二螺柱,所述第二平台的中心设置有供所述第二螺柱穿出的第二安装孔。第二螺柱用于固定天线组件。

6、进一步,所述调平组件包括调节螺孔,所述调节螺孔垂直贯穿所述第一平台,所述调节螺孔内螺接有调平螺钉。通过逆时针或者顺时针的拧动调平螺钉,即可实现将第一平台对应的部分抬高或者降低。

7、进一步,所述调平组件具有三个,三个所述调节螺孔等间距设置。均匀分布的多个调平螺钉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将第一平台调整至水平状态。

8、进一步,所述支撑件为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具有多个且等间距的固定于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相对的表面的边沿。支撑杆的长度相同,以保证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的平行度。

9、进一步,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均呈为圆盘。

10、进一步,所述调平螺钉为内六角螺钉,方便拧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量标志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量标志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螺柱(120),所述第一平台(100)的中心设置有供所述第一螺柱(120)穿出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螺柱(120)穿出所述第一平台(100)的上表面后通过第一螺母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量标志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二螺柱(210),所述第二平台(200)的中心设置有供所述第二螺柱(210)穿出的第二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量标志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支撑杆(300),所述支撑杆(300)具有多个且等间距的固定于所述第一平台(100)和所述第二平台(200)相对的表面的边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量标志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台(100)和所述第二平台(200)均呈为圆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量标志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平螺钉(111)为内六角螺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量标志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量标志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螺柱(120),所述第一平台(100)的中心设置有供所述第一螺柱(120)穿出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螺柱(120)穿出所述第一平台(100)的上表面后通过第一螺母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量标志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二螺柱(210),所述第二平台(200)的中心设置有供所述第二螺柱(2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平邹双朝李根易华申庚午段利君吴月权董阳黎建洲余信江王恺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长龙山抽水蓄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