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沥青混合料测试,特别是涉及沥青混合料疲劳测试装置、车辙试验及加速加载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1、沥青混合料路面在使用中,长期受到车辆荷载作用,当路面荷载重复超过一定次数以后,这样就会出现裂纹等病害,疲劳裂缝的产生进而会导致一系列的病害,如水分下渗、坑槽、剥落、松散等,从而导致路面的舒适性和耐久性降低,如何提升路面的抗疲劳性能,延长路面寿命一直是道路工作者的主要研究方向。
2、授权公告号为cn110501243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辙试验仪的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测试方法”其利用车辙试验仪模拟实际路面移动轮载,提供与实际沥青混凝土路面受力状况及结构条件相近的室内试验条件,同时结合耗散能相关理论及分析方法评价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开裂性能,实现了传统车辙试验仪用于评价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新功能。其采用的车辙仪为采用碾压轮往复移动的方式对测试件进行加载;然而,实际路面上由于车道分离设置,因此,同一路面上的车轮的行走方向是一致的;车辆的行走方向决定了路面所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路面所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则决定了路面结构的上下相邻的两个分层之间的水平剪切力的方向,上述剪切力的方向对于路面疲劳寿命具有较大的影响;而且,现有的机动车多为后轮驱动、前轮从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路面往往先受到从动轮的碾压,再受到驱动轮的碾压,驱动轮对地面施加的摩擦力和从动轮对地面施加的摩擦力的大小差异很大,具体的,从动轮对地面所施加的摩擦力较小,从动轮对地面所施加的荷载主要是压力,主动轮向地面所施加的摩擦力较大,主动轮对地面所施加的荷载是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测试装置难以较好的模拟实际路面所受到的移动轮载,导致现有测试装置对沥青混合料试样的抗疲劳开裂性能的测试结果不够准确。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沥青混合料疲劳测试装置,包括:
3、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用于放置待测试样的支撑台;
4、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上下滑动导向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且所述连接架的上端高于所述支撑台;
5、履带行驶机构,所述履带行驶机构包括机架、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驱动轮组和缠绕在所述驱动轮组外侧的履带本体,所述机架固定在所述连接架的上端;
6、多个第一轮架,各所述第一轮架依次间隔固定在所述履带本体的外侧,各所述第一轮架远离所述履带本体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碾压轮;
7、多个第二轮架,所述履带本体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轮架之间的位置处均固定有一个所述第二轮架,各所述第二轮架远离所述履带本体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碾压轮,各所述第二轮架均连接有转动阻尼器,各所述转动阻尼器分别与各所述第二碾压轮连接以向各所述第二碾压轮施加转动阻尼;
8、配重机构,所述配重机构与所述连接架连接。
9、作为优选方案,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轮架与所述履带本体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
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沥青混合料疲劳测试装置包括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架,所述顶升机构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架。
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沥青混合料疲劳测试装置包括光感测距传感器,所述光感测距传感器连接在各所述第一轮架或各所述第二轮架的其中一个的一侧,设有所述光感测距传感器的所述第一轮架或所述第二轮架转动至与所述待测试样相对的位置处时,所述光感传感器的测量光线朝向所述待测试样表面。
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架包括多个平行间隔布置的支撑柱,各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均与所述机架固定,各所述支撑柱的下端均向下穿过所述支撑台并连接有用于放置配重块的承重板。
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驱动轮组包括张紧轮,所述机架上设有沿所述履带本体的厚度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滑槽中设有滑动件,所述张紧轮转动连接在所述滑动件上,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滑动件移动的驱动机构。
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驱动轮组包括位于所述履带行驶机构下部且水平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导向轮,各所述第一导向轮与所述待测试样的中部上下相对布置,设各所述第一导向轮的沿所述履带本体的长度方向的分布长度为第一长度,所述待测试样的长度为第二长度,所述第一长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长度的二分之一。
1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履带本体包括多个依次铰接的钢板,所述第一轮架和所述第二轮架分别固定在其中一个所述钢板上。
16、一种车辙试验方法,采用上述的沥青混合料疲劳测试装置,所述车辙试验方法包括:
17、步骤s1a、向上撑起连接架,使得各第一碾压轮和各第二碾压轮均与支撑台间隔布置,在支撑台上放入待测试样;
18、步骤s2a、落下连接架,使得位于各第一碾压轮和各第二碾压轮与待测试样的中部抵接;
19、步骤s3a、调整配重机构的配重;
20、步骤s4a、利用驱动轮组驱动履带本体转动,使得各第一碾压轮和各第二碾压轮匀速碾压待测试样。
21、一种加速加载试验方法,采用上述的沥青混合料疲劳测试装置,所述加速加载试验方法包括:
22、步骤s1b、向上撑起连接架,使得各第一碾压轮和各第二碾压轮均与支撑台间隔布置,在支撑台上放入待测试样;
23、步骤s2b、落下连接架,使得位于各第一碾压轮和各第二碾压轮与待测试样的中部抵接;
24、步骤s3b、通过调整驱动轮组的转速实现对记载速度的调节;通过对各转动阻尼器的阻尼值和配重机构的配重量的调整来实现加载值的调节。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26、本专利技术的沥青混合料疲劳测试装置,包括支撑架、连接架、履带行驶机构、多个第一轮架、多个第二轮架和配重机构,支撑架上设有用于放置待测试样的支撑台,连接架上下滑动导向连接在支撑架上,且连接架的上端高于支撑台;履带行驶机构包括机架、连接在机架上的驱动轮组和缠绕在驱动轮组外侧的履带本体,机架固定在连接架的上端;各第一轮架依次间隔固定在履带本体的外侧,各第一轮架远离履带本体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碾压轮;履带本体的外侧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轮架之间的位置处均固定有一个第二轮架,各第二轮架远离履带本体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碾压轮,由于机架与支撑架无法水平滑动,通过驱动轮组带动履带本体转动时,待测试样保持固定,第一碾压轮和第二碾压轮转动,履带本体连续转动,能够实现对待测试样施加同方向的碾压载荷;各第二轮架均连接有转动阻尼器,各转动阻尼器分别与各第二碾压轮连接以向各第二碾压轮施加转动阻尼,使得第二碾压轮在向待测试样施加压力的同时还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沥青混合料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合料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轮架(41)与所述履带本体(32)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合料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混合料疲劳测试装置包括顶升机构(7),所述顶升机构(7)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架(1),所述顶升机构(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架(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合料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混合料疲劳测试装置包括光感测距传感器(6),所述光感测距传感器(6)连接在各所述第一轮架(41)或各所述第二轮架(42)的其中一个的一侧,设有所述光感测距传感器(6)的所述第一轮架(41)或所述第二轮架(42)转动至与所述待测试样(100)相对的位置处时,所述光感传感器的测量光线朝向所述待测试样(100)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合料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2)包括多个平行间隔布置的支撑柱(21),各所述支撑柱(21)的上端均与所述机架(31)固定,各所述支撑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合料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组包括张紧轮(331),所述机架(31)上设有沿所述履带本体(32)的厚度方向延伸的滑槽(3111),所述滑槽(3111)中设有滑动件,所述张紧轮(331)转动连接在所述滑动件上,所述机架(31)上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滑动件移动的驱动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合料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组包括位于所述履带行驶机构(3)下部且水平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导向轮(332),各所述第一导向轮(332)与所述待测试样(100)的中部上下相对布置,设各所述第一导向轮(332)的沿所述履带本体(32)的长度方向的分布长度为第一长度,所述待测试样(100)的长度为第二长度,所述第一长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长度的二分之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合料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本体(32)包括多个依次铰接的钢板,所述第一轮架(41)和所述第二轮架(42)分别固定在其中一个所述钢板上。
9.一种车辙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沥青混合料疲劳测试装置,所述车辙试验方法包括:
10.一种加速加载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沥青混合料疲劳测试装置,所述加速加载试验方法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混合料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合料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轮架(41)与所述履带本体(32)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合料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混合料疲劳测试装置包括顶升机构(7),所述顶升机构(7)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架(1),所述顶升机构(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架(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合料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混合料疲劳测试装置包括光感测距传感器(6),所述光感测距传感器(6)连接在各所述第一轮架(41)或各所述第二轮架(42)的其中一个的一侧,设有所述光感测距传感器(6)的所述第一轮架(41)或所述第二轮架(42)转动至与所述待测试样(100)相对的位置处时,所述光感传感器的测量光线朝向所述待测试样(100)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合料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2)包括多个平行间隔布置的支撑柱(21),各所述支撑柱(21)的上端均与所述机架(31)固定,各所述支撑柱(21)的下端均向下穿过所述支撑台(11)并连接有用于放置配重块的承重板(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合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幸杰,裴俊峰,时相永,胡金龙,张杏丽,时兰鹤,徐文晓,许旭,赵文军,代海燕,王春玲,郭崇阳,李梦洋,贺克飞,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交科院检验检测认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