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全承载式底骨架的结构及工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全承载式底骨架的结构及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0113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承载式底骨架的结构及工艺,包括底架,所述底架的后侧固定安装有尾横梁总成。该种全承载式底骨架的结构及工艺,通过斜拉杆的设置有效的增强了压缩机托盘与尾横梁总成之间的安装强度,且与压缩机托盘、尾横梁总成两者直接连接不同,上述斜拉杆通过右侧座沿压缩机托盘的右侧加横向加强,因此,尾横梁总成可通过斜拉杆对右侧座及压缩机托盘施加约束,以此抵抗底架的偏移对压缩机托盘带来的挤压,反之,尾横梁总成也可通过斜拉杆对右侧座及压缩机托盘进行限制,以此抵抗底架及压缩机托盘的偏移,大幅提高了底架、尾横梁总成、左侧安装支架总成及压缩机托盘之间的连接状态的受力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件,具体为一种全承载式底骨架的结构及工艺


技术介绍

1、车架是跨接在汽车前后车桥上的框架式结构,一般由纵梁和横梁组成,其中横梁用来保证车架的扭转刚度和承受纵向载荷,还可以支撑汽车上的主要部件。而汽车悬置支架是指动力总成与车架之间的弹性连接部件,是发动机振动传递到车身的关键路径之一。

2、在大、中巴客车的传统车架中,压缩机支架和水箱支架通常是通过螺栓固定在车架尾端左右两侧。

3、现有专利(公开号:cn108482487a)公开了一种全承载客车底架用的新式尾横梁结构,涉及汽车零部件
,包括尾横梁总成、压缩机总成和水箱支架总成,尾横梁总成的内侧设有相互对称的左悬置加强板和右悬置加强板,左悬置加强板和右悬置加强板分别与车架的左纵梁和右纵梁连接。尾横梁总成的左侧装配有压缩机总成,右侧装配有水箱支架总成。上述结构通过将压缩机支架与尾横梁总成进行共x轴的连接,以提高压缩机支架、车架尾横梁和水箱支架三者组合结构的z向抗弯刚度和车架尾端的扭转刚度,但是其压缩机底座的安装连接容易受到压缩机横梁与左纵梁的相对、相背移动的影响,导致连接状态的受力稳定性变差,且碰撞时压缩机跟随前移容易损伤其他部件。

4、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全承载式底骨架的结构及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承载式底骨架的结构及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压缩机底座的安装连接容易受到压缩机横梁与左纵梁的相对、相背移动的影响,导致连接状态的受力稳定性变差,且碰撞时压缩机跟随前移容易损伤其他部件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承载式底骨架的结构,包括底架,所述底架的后侧固定安装有尾横梁总成,且尾横梁总成由相互固定连接的上横梁和下横梁组成。

2、所述尾横梁总成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支架总成,右侧所述安装支架总成用于安装水箱,左侧所述安装支架总成用于安装压缩机。

3、所述底架与左侧安装支架总成之间安装有压缩机托盘,且压缩机托盘与尾横梁总成之间设置有反向对抗器。

4、优选的,所述反向对抗器包括设置在底架与尾横梁总成夹角处的加强板,且加强板与底架、尾横梁总成夹进行固定连接。

5、所述加强板相对压缩机托盘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两组夹板,单组所述夹板由两块夹板构成,且两组夹板分别位于加强板的上下两侧,两组所述夹板与尾横梁总成进行固定连接。

6、左侧所述安装支架总成与底架之间固定设置有连杆,且连杆上固定安装有左侧座,上侧所述夹板前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右侧座。

7、所述压缩机托盘左侧的尾部与左侧安装支架总成固定连接,且压缩机托盘右侧的尾部夹固在上侧单组夹板内部,所述压缩机托盘的左右侧边分别安装在左侧座和右侧座上。

8、上侧单组所述夹板上设置有与压缩机托盘相配合的移位组件。

9、所述右侧座和尾横梁总成上均固定设置有定位座,且两个定位座之间固定连接有斜拉杆。

10、优选的,所述移位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上侧单组所述夹板上的簧碗,且簧碗位于该组夹板的下侧夹板上,所述簧碗与两个夹板的内侧连通,且簧碗的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上推压缩机托盘贴合在该组夹板的上侧夹板上。

11、该组所述夹板的上侧夹板上沿前后方向开设有预断槽。

12、所述左侧座和右侧座上均设置有用于固定压缩机托盘的释放器。

13、优选的,所述释放器包括分别开设于左侧座和右侧座上的圆槽,且圆槽内活动设置有两个半圆座,所述圆槽的槽壁上开设有环状的凹槽,所述半圆座的外圈设置有凸环,且两个半圆座组合为圆形结构并通过凸环沿环槽转动连接在圆槽内。

14、两个所述半圆座之间开设有与压缩机托盘相配合的夹口。

15、所述圆槽相对后部的斜下侧开设有供半圆座脱离的缺口。

16、优选的,所述连杆与底架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杆,且加强杆呈倾斜设置与连杆、底架构成三角结构。

17、优选的,所述连杆与左侧座之间通过支撑架进行连接。

18、优选的,所述夹口与压缩机托盘之间开设有相互配合的卡齿。

19、一种全承载式底骨架的结构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20、s1、将尾横梁总成安装在底架的后部,然后将安装支架总成安装在尾横梁总成的左右两侧,安装完成后将加强板及夹板安装在底架、尾横梁总成上,最后将压缩机托盘安装在左侧座、右侧座、上侧单组夹板及左侧安装支架总成,再利用斜拉杆将右侧座与尾横梁总成连接即可;

21、s2、斜拉杆的设置有效的增强了压缩机托盘与尾横梁总成之间的安装强度,且与压缩机托盘、尾横梁总成两者直接连接不同,上述斜拉杆通过右侧座沿压缩机托盘的右侧加横向加强,因此,左侧安装支架总成与底架进行相对移动,即左侧安装支架总成与底架之间夹角缩小,并对压缩机托盘施加压力时,尾横梁总成可通过斜拉杆对右侧座及压缩机托盘施加约束,以此抵抗底架的偏移对压缩机托盘带来的挤压,反之,左侧安装支架总成与底架进行相背移动,即左侧安装支架总成与底架之间夹角增大,并对压缩机托盘施加拉力时,尾横梁总成也可通过斜拉杆对右侧座及压缩机托盘进行限制,以此抵抗底架及压缩机托盘的偏移;

22、s3、此种尾横梁总成与压缩托盘之间的安装结构,在车辆后部受到碰撞时,左侧安装支架总成以及与其连接的尾横梁总成部分受力前移,并传导至夹板上,上方单组夹板中的上侧夹板受力并沿预断槽进行断裂,压缩机托盘相对夹板的一角失去约束,簧碗内的弹簧沿该角对压缩机托盘施加上推力,配合左侧安装支架总成的形变推动,使得压缩机托盘向左前侧方向发生倾斜,并将其上安装的压缩机向车体外部推出;

23、s4、在碰撞触发压缩机托盘倾斜后,盘体首先沿夹口带动左右两侧的两组半圆座沿两侧圆槽发生偏转,直至其中一个半圆座转动斜下侧至与缺口对位,该半圆座沿缺口脱离圆槽,使得压缩机托盘的前半部分失去约束,配合弹簧的上推,控制压缩机托盘沿其与左侧安装支架总成的连接点向斜前方坠转。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25、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斜拉杆的设置有效的增强了压缩机托盘与尾横梁总成之间的安装强度,且与压缩机托盘、尾横梁总成两者直接连接不同,上述斜拉杆通过右侧座沿压缩机托盘的右侧加横向加强,因此,左侧安装支架总成与底架进行相对移动,并对压缩机托盘施加压力时,尾横梁总成可通过斜拉杆对右侧座及压缩机托盘施加约束,以此抵抗底架的偏移对压缩机托盘带来的挤压,反之,左侧安装支架总成与底架进行相背移动,并对压缩机托盘施加拉力时,尾横梁总成也可通过斜拉杆对右侧座及压缩机托盘进行限制,以此抵抗底架及压缩机托盘的偏移,大幅提高了底架、尾横梁总成、左侧安装支架总成及压缩机托盘之间的连接状态的受力稳定性。

26、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左侧安装支架总成以及与其连接的尾横梁总成部分受力前移,并传导至夹板上,上方单组夹板中的上侧夹板受力并沿预断槽进行断裂,压缩机托盘相对夹板的一角失去约束,簧碗内的弹簧沿该角对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承载式底骨架的结构,包括底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的后侧固定安装有尾横梁总成(2),且尾横梁总成(2)由相互固定连接的上横梁和下横梁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承载式底骨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对抗器(5)包括设置在底架(1)与尾横梁总成(2)夹角处的加强板(51),且加强板(51)与底架(1)、尾横梁总成(2)夹进行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承载式底骨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组件(56)包括固定设置在上侧单组所述夹板(52)上的簧碗(561),且簧碗(561)位于该组夹板(52)的下侧夹板(52)上,所述簧碗(561)与两个夹板(52)的内侧连通,且簧碗(561)的内部设置有弹簧(562),所述弹簧(562)上推压缩机托盘(4)贴合在该组夹板(52)的上侧夹板(5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承载式底骨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器(564)包括分别开设于左侧座(54)和右侧座(55)上的圆槽(5641),且圆槽(5641)内活动设置有两个半圆座(5642),所述圆槽(5641)的槽壁上开设有环状的凹槽(5643),所述半圆座(5642)的外圈设置有凸环(5644),且两个半圆座(5642)组合为圆形结构并通过凸环(5644)沿环槽转动连接在圆槽(5641)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承载式底骨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53)与底架(1)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杆,且加强杆呈倾斜设置与连杆(53)、底架(1)构成三角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承载式底骨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53)与左侧座(54)之间通过支撑架进行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承载式底骨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口(5645)与压缩机托盘(4)之间开设有相互配合的卡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全承载式底骨架的结构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承载式底骨架的结构,包括底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的后侧固定安装有尾横梁总成(2),且尾横梁总成(2)由相互固定连接的上横梁和下横梁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承载式底骨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对抗器(5)包括设置在底架(1)与尾横梁总成(2)夹角处的加强板(51),且加强板(51)与底架(1)、尾横梁总成(2)夹进行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承载式底骨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组件(56)包括固定设置在上侧单组所述夹板(52)上的簧碗(561),且簧碗(561)位于该组夹板(52)的下侧夹板(52)上,所述簧碗(561)与两个夹板(52)的内侧连通,且簧碗(561)的内部设置有弹簧(562),所述弹簧(562)上推压缩机托盘(4)贴合在该组夹板(52)的上侧夹板(5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承载式底骨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器(564)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荣毅超高学浴杜兴刚吕玉松叶兵聂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清华长三角军民协同创新研究院嘉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