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车门把手组件、车门及车辆制造技术_技高网

车门把手组件、车门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9914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门把手组件、车门及车辆,其中,车门把手组件,包括:座体;把手,具有齐平位置以及准备位置;前臂,前臂设置有第一前臂枢转轴和第二前臂枢转轴;后臂,设置有第一后臂枢转轴,后臂的第二端通过第二后臂枢转轴可枢转地设置于导向结构处;推杆,包括第一顶推结构和第二顶推结构,前臂上设置有配合曲面,第一顶推结构与配合曲面顶推配合,第二顶推结构与第二后臂枢转轴顶推配合以使把手由齐平位置顶推至准备位置,第一前臂枢转轴、第一后臂枢转轴、第二后臂枢转轴与第一顶推结构和配合曲面顶推配合的顶推点M的连线构成平行四边形N。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车门把手组件的零部件多、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工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门把手组件、车门及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逐年增长,新能源汽车外门把手也逐渐向电动隐藏式外门把手方向发展。电动隐藏式门把手通过伸缩的方式与车身融为一体,可以有效地降低外门把手外露带来的风阻,一定程度上节约能源。另一方面,当钥匙靠近车辆时,隐藏式门把手会自动伸出迎宾,等待车主进入行驶后收回,也迎合了电动车所需的仪式感和科技感。

2、目前市面上隐藏式门把手组件一般包括座体、推杆、被推杆推动摆动的前臂和后臂以及被前臂和后臂推动移动的把手。其中,受到把手本身形状的影响,前臂和后臂可以设置为相同形状也可以设置为不同形状。对于具有形状不同的前臂和后臂的门把手组件来说,推杆一般是通过其他活动的传动件来推动前臂摆动,以使前臂和后臂能够推动把手水平推出。上述结构会导致零部件较多、装配工艺繁琐、成本高。此外,市面上的门把手组件一般破冰能力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门把手组件、车门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门把手组件的零部件多、成本高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门把手组件,包括:座体,具有避让口;把手,具有与避让口处齐平的齐平位置以及向外伸出于避让口的准备位置;前臂,前臂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前臂枢转轴与把手的前端枢转连接,前臂的第二端通过第二前臂枢转轴与座体枢转连接;后臂,后臂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后臂枢转轴与把手的后端枢转连接,座体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导向结构,后臂的第二端通过第二后臂枢转轴可枢转地设置于导向结构处,以使第二后臂枢转轴可沿前后方向可移动;推杆,包括杆本体以及设置于推杆前端的第一顶推结构和设置于推杆后端的第二顶推结构,前臂上设置有配合曲面,第一顶推结构与配合曲面顶推配合,第二顶推结构与第二后臂枢转轴顶推配合以使把手由齐平位置顶推至准备位置,第一前臂枢转轴、第一后臂枢转轴、第二后臂枢转轴与第一顶推结构和配合曲面顶推配合的顶推点m的连线构成平行四边形n以使把手被水平推出。

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把手上设置有封闭的把手孔,第一前臂枢转轴设置于把手孔的前侧,第二前臂枢转轴设置于把手的前侧,第一后臂枢转轴位于把手的内侧的后端,第二后臂枢转轴位于把手的内侧。

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前臂包括前臂本体以及固定设置于前臂本体下方的配合块,配合曲面位于配合块上。

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前臂与把手和座体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弹性复位结构和第二弹性复位结构,把手在第一弹性复位结构和第二弹性复位结构的复位作用下能够由准备位置回复至齐平位置。

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导向结构包括导向槽,第二后臂枢转轴可枢转地穿设于导向槽内。

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把手还具有后端翘起的打开位置,车门把手组件还包括:拉锁固定装置,包括活动地设置于座体上的拉锁固定块,拉锁固定块具有固定块初始位置以及使车门解锁的解锁位置,在把手由准备位置向打开位置移动的情况下,第二后臂枢转轴顶推拉锁固定块以使拉锁固定块由初始位置移动至解锁位置。

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拉锁固定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拉锁固定块与座体之间的固定块复位件,在把手失去外力的情况下,拉锁固定块在固定块复位件的复位作用下由解锁位置回复至初始位置,后臂在拉锁固定块的驱动力下移动以带动把手由打开位置回复至准备位置。

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导向结构包括导向槽,第二后臂枢转轴可枢转地穿设于导向槽内,导向槽包括前后延伸的第一槽段以及圆弧形的第二槽段,拉锁固定块可转动地设置于座体上,第二槽段的圆心与拉锁固定块的旋转中心重合,在把手位于齐平位置与准备位置之间的情况下,第二后臂枢转轴位于第一槽段内,在把手位于准备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的情况下,第二后臂枢转轴位于第二槽段内。

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车门把手组件还包括:碰撞锁止块,可转动地设置于座体上,碰撞锁止块具有锁住拉锁固定块的锁止位置以及与拉锁固定块互不干涉的避让位置,在车门把手组件受到碰撞力的作用下,碰撞锁止块在惯性力的作用下由避让位置移动至锁止位置以止挡拉锁固定块向解锁位置运动。

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车门把手组件还包括:前后间隔布置于座体上的第一微动开关以及第二微动开关,推杆还包括设置于杆本体上的配合凸起,在把手位于齐平位置的情况下,配合凸起与第一微动开关配合,把手位于准备位置的情况下,配合凸起与第二微动开关配合。

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座体包括具有安装开口的盒体、盖设于安装开口处的盖体以及设置于盒体上的安装结构,避让口位于盒体的与安装开口相对的侧壁上。

1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安装结构包括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的安装座、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于第一安装孔内的调节件以及设置于调节件上并与车门连接的连接件,第一安装孔沿把手伸出的方向延伸。

1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调节件包括调节块、压板、设置于调节块与压板之间的弹性件,调节块包括中心块以及围设在中心块周向外侧的变形件,变形件上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第一安装孔的内壁上设置有与第一卡接结构相对的第二卡接结构,变形件具有使第一卡接结构与第二卡接结构配合的配合位置以及使第一卡接结构与第二卡接结构分离的分离位置。

1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变形件与中心块之间形成卡口,压板包括压板本体以及设置于压板本体上的卡扣,卡扣与卡口卡接配合,卡扣的与卡口配合的表面为倾斜面,第一卡接结构位于变形件的外表面的卡口处,连接件穿设于调节块和压板上,连接件驱动压板朝向调节块移动以使变形件的卡口处外扩以使变形件由分离位置切换至配合位置。

1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调节件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连接件穿设于第二安装孔内,第二安装孔的孔径大于连接件的直径。

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门,包括:车门把手组件,车门把手组件为上述的车门把手组件。

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最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门,车门为上述的车门。

19、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当需要把手向外伸出至准备位置时,推杆向前移动。在推杆移动的过程中,第一顶推结构与配合曲面顶推配合,第二顶推结构与第二后臂枢转轴顶推配合,以使前臂和后臂同时摆动,以驱动把手伸出。更重要的是,在上述推杆移动的整个过程中,第一前臂枢转轴、第一后臂枢转轴、第二后臂枢转轴与第一顶推结构和配合曲面顶推配合的顶推点m的连线始终为平行四边形n,因此能够达到把手水平推出的目的。上述结构通过优化推杆与前臂接触点结构形状,达到不等长前后臂也可以接近平行伸缩,提高把手前后端伸缩同步性。此外,在能够达到上述目的的同时,省去了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传动件,因此能够减少零部件数量,简化装配工艺,降低生产成本。

20、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20)上设置有封闭的把手孔(21),所述第一前臂枢转轴(31)设置于所述把手孔(21)的前侧,所述第二前臂枢转轴(32)设置于所述把手(20)的前侧,所述第一后臂枢转轴(41)位于所述把手(20)的内侧的后端,所述第二后臂枢转轴(42)位于所述把手(20)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臂(30)包括前臂本体(33)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前臂本体(33)下方的配合块(34),所述配合曲面(341)位于所述配合块(34)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臂(30)与所述把手(20)和所述座体(10)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弹性复位结构(60)和第二弹性复位结构(70),所述把手(20)在所述第一弹性复位结构(60)和所述第二弹性复位结构(70)的复位作用下能够由所述准备位置回复至所述齐平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112)包括导向槽,所述第二后臂枢转轴(42)可枢转地穿设于所述导向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20)还具有后端翘起的打开位置,所述车门把手组件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锁固定装置(80)还包括设置于拉锁固定块(81)与所述座体(10)之间的固定块复位件(82),在所述把手(20)失去外力的情况下,所述拉锁固定块(81)在所述固定块复位件(82)的复位作用下由所述解锁位置回复至所述初始位置,所述后臂(40)在所述拉锁固定块(81)的驱动力下移动以带动所述把手(20)由所述打开位置回复至所述准备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112)包括导向槽,所述第二后臂枢转轴(42)可枢转地穿设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导向槽包括前后延伸的第一槽段(1121)以及圆弧形的第二槽段(1122),所述拉锁固定块(81)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座体(10)上,所述第二槽段(1122)的圆心与所述拉锁固定块(81)的旋转中心重合,在所述把手(20)位于所述齐平位置与所述准备位置之间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后臂枢转轴(42)位于所述第一槽段(1121)内,在所述把手(20)位于所述准备位置与所述打开位置之间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后臂枢转轴(42)位于所述第二槽段(1122)内。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把手组件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把手组件还包括:前后间隔布置于所述座体(10)上的第一微动开关(101)以及第二微动开关(102),所述推杆(5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杆本体(51)上的配合凸起(54),在所述把手(20)位于所述齐平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配合凸起(54)与所述第一微动开关(101)配合,所述把手(20)位于所述准备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配合凸起(54)与所述第二微动开关(102)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10)包括具有安装开口的盒体(11)、盖设于所述安装开口处的盖体(12)以及设置于所述盒体(11)上的安装结构(13),所述避让口(111)位于所述盒体(11)的与所述安装开口相对的侧壁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13)包括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31)的安装座(132)、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31)内的调节件(133)以及设置于所述调节件(133)上并与车门连接的连接件(134),所述第一安装孔(131)沿所述把手(20)伸出的方向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133)包括调节块(135)、压板(136)、设置于所述调节块(135)与所述压板(136)之间的弹性件(137),所述调节块(135)包括中心块(1351)以及围设在所述中心块(1351)周向外侧的变形件(1352),所述变形件(1352)上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1353),所述第一安装孔(131)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1353)相对的第二卡接结构(138),所述变形件(1352)具有使所述第一卡接结构(1353)与所述第二卡接结构(138)配合的配合位置以及使所述第一卡接结构(1353)与所述第二卡接结构(138)分离的分离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20)上设置有封闭的把手孔(21),所述第一前臂枢转轴(31)设置于所述把手孔(21)的前侧,所述第二前臂枢转轴(32)设置于所述把手(20)的前侧,所述第一后臂枢转轴(41)位于所述把手(20)的内侧的后端,所述第二后臂枢转轴(42)位于所述把手(20)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臂(30)包括前臂本体(33)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前臂本体(33)下方的配合块(34),所述配合曲面(341)位于所述配合块(34)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臂(30)与所述把手(20)和所述座体(10)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弹性复位结构(60)和第二弹性复位结构(70),所述把手(20)在所述第一弹性复位结构(60)和所述第二弹性复位结构(70)的复位作用下能够由所述准备位置回复至所述齐平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112)包括导向槽,所述第二后臂枢转轴(42)可枢转地穿设于所述导向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20)还具有后端翘起的打开位置,所述车门把手组件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锁固定装置(80)还包括设置于拉锁固定块(81)与所述座体(10)之间的固定块复位件(82),在所述把手(20)失去外力的情况下,所述拉锁固定块(81)在所述固定块复位件(82)的复位作用下由所述解锁位置回复至所述初始位置,所述后臂(40)在所述拉锁固定块(81)的驱动力下移动以带动所述把手(20)由所述打开位置回复至所述准备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112)包括导向槽,所述第二后臂枢转轴(42)可枢转地穿设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导向槽包括前后延伸的第一槽段(1121)以及圆弧形的第二槽段(1122),所述拉锁固定块(81)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座体(10)上,所述第二槽段(1122)的圆心与所述拉锁固定块(81)的旋转中心重合,在所述把手(20)位于所述齐平位置与所述准备位置之间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后臂枢转轴(42)位于所述第一槽段(1121)内,在所述把手(20)位于所述准备位置与所述打开位置之间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后臂枢转轴(42)位于所述第二槽段(1122)内。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把手组件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把手组件还包括:前后间隔布置于所述座体(10)上的第一微动开关(101)以及第二微动开关(102),所述推杆(5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杆本体(51)上的配合凸起(54),在所述把手(20)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东苏金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龙创汽车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