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流自锁保护电路及应用该电路的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9251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21
一种过流自锁保护电路及应用该电路的马达,包括驱动模块,输出端与场效应管Q3连接,场效应管Q3与马达连接,通过该驱动模块驱动场效应管Q3导通或关闭;电流检测放大模块,与场效应管Q3连接,用于接收从马达采集到的电流,将该电流转换成电压,并将电压信号放大后输出;过流保护比较模块,与电流检测放大模块连接,用于接收电流检测放大模块放大处理后的电压信号,与设定的电流保护电压阈值比较,输出过流信号;过流自锁模块,与过流保护比较模块连接,用于接收过流信号,根据过流信号向驱动模块输出自锁信号。本技术利用硬件电路对场效应管Q3进行驱动控制,解决了单片机软件失控情形下,对马达进行过流保护,具有自锁特性,提升马达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护电路,具体地说是一种过流自锁保护电路及应用该电路的马达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产品的安全要求越来越高,直流电机(也称马达)广泛应用在日常产品中,比如吸尘器、手电钻、电动螺丝刀等,利用电机起到驱动作用,实现相应功能的实现。电机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确保电流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如果因电路故障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电流过大,则会对电机产生损坏,使电机无法正常工作,甚至使电机完全损坏。在这些产品的使用过程中,电流过流现象时不时会发生,因此,电机控制板能否对马达过流保护起到精确的控制作用很关键,能够及时且精确的检测并且控制过流电流,就能够对马达起到保护作用,能够延长马达的寿命同时保护mosfet即场效应管不被损坏。因此,在马达中如何进行过流的精确检测,对于马达的正常使用较为重要,马达过流如果保护失效容易导致mosfet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过流自锁保护电路及应用该电路的马达。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过流自锁保护电路,包括:

4、驱动模块,输出端与场效应管q3连接,场效应管q3与马达连接,通过场效应管q3导通或关闭马达,通过该驱动模块驱动场效应管q3导通或关闭;

5、电流检测放大模块,与场效应管q3连接,用于接收从马达采集到的电流,将该电流转换成电压,并将电压信号放大后输出;

6、过流保护比较模块,与电流检测放大模块连接,用于接收电流检测放大模块放大处理后的电压信号,与设定的电流保护电压阈值比较,输出过流信号;

7、过流自锁模块,与过流保护比较模块连接,用于接收过流信号,根据过流信号向驱动模块输出自锁信号。

8、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驱动模块包括三极管q4、三极管q5、三极管q6和三极管q7,三极管q4和三极管q5的发射极连接并且通过电阻r10与场效应管q3的栅极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7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5的基极相、三极管q7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6的集电极共同连接,三极管q7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6的基极和三极管q7的基极分别向外输出连接。

9、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7的集电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11、电容c11和电阻r12,其中电容c11接地。

10、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三极管q7的基极连接有电阻r13和电阻r15,电阻r13与输入电源连接;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有电阻r14和电阻r16,电阻r14接地。

11、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场效应管q3的漏极与马达连接,场效应管q3的源极通过电阻r9接地。

12、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电流检测放大模块包括处理芯片,处理芯片与输入电源连接并且连接有电容c5,该电容c5接地,电阻r9的两端分别与处理芯片连接,处理芯片连接有电阻r8,电阻r8与过流保护比较模块连接,电阻r8还通过电容c4接地。

13、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过流保护比较模块包括比较器u1,该比较器u1的正相输入端与电阻r8连接,该比较器u1的反相输入端与电阻r6、电阻r7和电容c3连接,其中电容c3并联连接在电阻r7的两端,电阻r7接地,电阻r6和电阻r7串联连接,电阻r6接输入电源,比较器u1的输出端与过流自锁模块连接。

14、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过流自锁模块包括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该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3、电阻r5与比较器u1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有电阻r1,电阻r1与电阻r2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电阻r2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3和电阻r5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有电容c1和电阻r4,电容c1和电阻r4并联连接,并且电容c1和电阻r4还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

15、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马达上并联连接有若干电容。

16、一种马达,包括以上所述的过流自锁保护电路。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上有益技术效果:

18、1、采用硬件电路进行驱动控制,避免软件控制的失控问题,过流保护更加稳定可靠,可应用于各类型的直流马达产品中;

19、2、采用由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及部分电阻构成的过流自锁模块,实现较低的制造成本实现对于马达的自锁控制;

20、3、通过将采集电到有马达的电流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并且放大处理,再经过与设定的阈值比较,从而可输出精确的自锁信号,确保准确的实现对马达的自锁控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流自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流自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三极管Q4、三极管Q5、三极管Q6和三极管Q7,三极管Q4和三极管Q5的发射极连接并且通过电阻R10与场效应管Q3的栅极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7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5的基极相、三极管Q7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6的集电极共同连接,三极管Q7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6的基极和三极管Q7的基极分别向外输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流自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7的集电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11、电容C11和电阻R12,其中电容C11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流自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7的基极连接有电阻R13和电阻R15,电阻R13与输入电源连接;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有电阻R14和电阻R16,电阻R14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流自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效应管Q3的漏极与马达连接,场效应管Q3的源极通过电阻R9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流自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放大模块包括处理芯片,处理芯片与输入电源连接并且连接有电容C5,该电容C5接地,电阻R9的两端分别与处理芯片连接,处理芯片连接有电阻R8,电阻R8与过流保护比较模块连接,电阻R8还通过电容C4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流自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保护比较模块包括比较器U1,该比较器U1的正相输入端与电阻R8连接,该比较器U1的反相输入端与电阻R6、电阻R7和电容C3连接,其中电容C3并联连接在电阻R7的两端,电阻R7接地,电阻R6和电阻R7串联连接,电阻R6接输入电源,比较器U1的输出端与过流自锁模块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流自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自锁模块包括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该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3、电阻R5与比较器U1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有电阻R1,电阻R1与电阻R2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电阻R2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3和电阻R5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有电容C1和电阻R4,电容C1和电阻R4并联连接,并且电容C1和电阻R4还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流自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上并联连接有若干电容。

10.一种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流自锁保护电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流自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流自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三极管q4、三极管q5、三极管q6和三极管q7,三极管q4和三极管q5的发射极连接并且通过电阻r10与场效应管q3的栅极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7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5的基极相、三极管q7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6的集电极共同连接,三极管q7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6的基极和三极管q7的基极分别向外输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流自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7的集电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11、电容c11和电阻r12,其中电容c11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流自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7的基极连接有电阻r13和电阻r15,电阻r13与输入电源连接;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有电阻r14和电阻r16,电阻r14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流自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效应管q3的漏极与马达连接,场效应管q3的源极通过电阻r9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流自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放大模块包括处理芯片,处理芯片与输入电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作勤肖银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朗科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