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轮及车辆。
技术介绍
1、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车轮通常会存在空腔噪音,而车轮空腔噪音主要是由路面激励使轮胎和轮辋间的空腔气体产生共振而形成的,尤其是车辆某一速度段时的激励频率接近共振频率时,噪音更明显。
2、因此,为了解决车轮噪音的问题,现有技术中,车轮通常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在轮胎的内侧壁粘贴吸音棉,第二种形式是在轮辋上粘贴吸音棉。
3、以上这两种形式的车轮虽然能在解决空腔鸣音上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对于这两种形式的车轮而言,在吸音棉通过底胶粘贴固定后,需要在室内试验底胶在不同温度下的黏贴可靠性,验证周期长,费用高。而且,如果轮胎出现破损漏气时,通常会先通过补胎剂(通常为胶液)临时修补破损处,补胎剂会有一部分进入吸音棉里面,到了维修场地维修时,需专业人员将吸音棉拆卸下后才能清洗吸音棉中的补胎剂并干燥吸音棉,但是由于吸音棉是通过底胶粘贴固定的,拆卸时比较困难,维修成本较大,而且拆卸吸音棉时也容易损坏吸音棉。特别地,对于以上第二种形式的车轮而言,由于吸音棉是粘贴固定在轮辋上的,其降噪效果虽然也有,但是相比粘贴在轮胎上要差一些,为了提高降噪效果,通常需要将吸音棉设计地厚一些,这就可能会影响吸音棉的黏贴可靠性,底胶存在脱落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轮,包括轮胎、轮辋以及吸音棉,所述轮胎套设于所述轮辋上,并且所述轮胎与所述轮辋之间围合形成车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轮,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但不局限于以下技术效果:
4、当轮胎安装在轮辋上之前,可先将吸音棉安装于轮胎内,再将轮胎和其内部的吸音棉一起安装套设于轮辋上,以实现轮胎与轮辋围合形成车轮内腔。由于吸音棉平行于轮胎断面的截面的部分边缘是与车轮内腔的内壁抵接并发生变形的,吸音棉可通过其部分位置变形后与车轮内腔的内壁之间的摩擦力而实现固定,也就是说通过吸音棉部分位置变形后的受力作为限位力实现在车轮内腔中的定位,从而避免了底胶的使用,省去了粘贴工艺,节约了车轮生产时间和人力成本,节约用胶成本。也不会存在底胶脱落风险,也不需要试验底胶在不同温度下的黏贴可靠性,节省了验证成本及验证时间。如果轮胎因遇到扎钉等情况而破损漏气后,可先通过补胎剂临时修补轮胎的破损位置,即使有部分补胎剂进入吸音棉里面,在后续专业人员维修轮胎时,也容易将吸音棉取出清洗和干燥,同时也不会造成吸音棉破损,降低维修难度与维修成本。而该吸音棉平行于轮胎断面的截面的其他部分边缘与车轮内腔的内壁之间又具有充气空间,能保证该车轮可充入气体。
5、进一步地,所述车轮还包括气门嘴,所述吸音棉沿所述车轮内腔的周向延伸并形成缺口,所述气门嘴安装于所述轮辋上,且所述气门嘴与所述缺口对应设置。
6、进一步地,沿所述车轮内腔的周向,所述吸音棉为分段式结构。
7、进一步地,所述轮胎的内壁包括弧形内底面和两个相对设置的弧形内侧面,两个所述弧形内侧面分别与所述弧形内底面的两端连接,其中,所述弧形内底面距所述轮辋最远的位置为第一位置;
8、所述吸音棉平行于所述轮胎内壁的截面形状为第一椭圆形,所述第一椭圆形分别抵接于所述弧形内底壁和两个所述弧形内侧壁,且所述第一位置到所述轮辋的垂直线段与所述第一椭圆形的短轴重合,其中,所述第一椭圆形与所述轮胎的内壁的抵接位置处均发生变形。
9、进一步地,所述轮胎的内壁包括弧形内底面和两个相对设置的弧形内侧面,两个所述弧形内侧面分别与所述弧形内底面的两端连接,其中,所述弧形内底面距所述轮辋最远的位置为第一位置;
10、所述吸音棉平行于所述轮胎断面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所述三角形的两个顶点分别抵接于对应的所述弧形内侧面处,所述三角形的另一个顶点抵接于所述第一位置处,其中,所述三角形与所述轮胎内壁的抵接位置处均发生变形。
11、进一步地,所述轮胎的内壁包括弧形内底面和两个相对设置的弧形内侧面,两个所述弧形内侧面分别与所述弧形内底面的两端连接,其中,两个所述弧形内侧面相距最远的位置分别为第二位置;
12、所述吸音棉平行于所述轮胎断面的截面形状为第二椭圆形,所述第二椭圆形于其长轴方向上的两端分别抵接于两个所述第二位置处,其中,所述第二椭圆形与所述轮胎内壁的抵接位置处均发送变形。
13、进一步地,所述轮胎的内壁包括弧形内底面和两个相对设置的弧形内侧面,两个所述弧形内侧面分别与所述弧形内底面的两端连接,所述弧形内底面距所述轮辋最远的位置为第一位置,两个所述弧形内侧面相距最远的位置分别为第二位置;
14、所述吸音棉平行于所述轮胎断面的截面形状为十字形,所述十字形的四个端部中的相对两端分别抵接于两个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十字形的四个端部中的其他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位置以及所述轮辋,其中,所述十字形与所述轮胎内壁以及所述轮辋的抵接位置处均发送变形。
15、进一步地,所述轮胎的内壁包括弧形内底面和两个相对设置的弧形内侧面,两个所述弧形内侧面分别与所述弧形内底面的两端连接,两个所述弧形内侧面相距最远的位置分别为第二位置;
16、所述吸音棉平行于所述轮胎断面的截面形状为t字形,所述t字形的三个端部中的相对两端分别抵接于两个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t字形的三个端部中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轮辋,其中,所述t字形与所述轮胎内壁以及所述轮辋的抵接位置处均发送变形。
17、进一步地,所述轮胎的内壁包括弧形内底面和两个相对设置的弧形内侧面,两个所述弧形内侧面分别与所述弧形内底面的两端连接,所述弧形内底面距所述轮辋最远的位置为第一位置;
18、所述吸音棉平行于所述轮胎断面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矩形的相对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位置以及所述轮辋,其中,所述矩形与所述轮胎内壁以及所述轮辋的抵接位置处均发生变形。
19、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前所述的车轮。
20、由于所述车辆的技术改进和技术效果与所述车轮一样,因此不再对所述车辆进行赘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轮胎(1)、轮辋(2)以及吸音棉(3),所述轮胎(1)套设于所述轮辋(2)上,并且所述轮胎(1)与所述轮辋(2)之间围合形成车轮内腔(4),所述吸音棉(3)安装于所述车轮内腔(4)中,所述吸音棉(3)平行于轮胎断面的截面的部分边缘与所述车轮内腔(4)的内壁抵接且变形,所述吸音棉(3)平行于所述轮胎断面的截面的其他部分边缘与所述车轮内腔(4)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充气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门嘴(5),所述吸音棉(3)沿所述车轮内腔(4)的周向延伸并形成缺口(31),所述气门嘴(5)安装于所述轮辋(2)上,且所述气门嘴(5)与所述缺口(31)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车轮内腔(4)的周向,所述吸音棉(3)为分段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1)的内壁包括弧形内底面(11)和两个相对设置的弧形内侧面(12),两个所述弧形内侧面(12)分别与所述弧形内底面(11)的两端连接,其中,所述弧形内底面(11)距所述轮辋(2)最远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1)的内壁包括弧形内底面(11)和两个相对设置的弧形内侧面(12),两个所述弧形内侧面(12)分别与所述弧形内底面(11)的两端连接,其中,所述弧形内底面(11)距所述轮辋(2)最远的位置为第一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1)的内壁包括弧形内底面(11)和两个相对设置的弧形内侧面(12),两个所述弧形内侧面(12)分别与所述弧形内底面(11)的两端连接,其中,两个所述弧形内侧面(12)相距最远的位置分别为第二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1)的内壁包括弧形内底面(11)和两个相对设置的弧形内侧面(12),两个所述弧形内侧面(12)分别与所述弧形内底面(11)的两端连接,所述弧形内底面(11)距所述轮辋(2)最远的位置为第一位置,两个所述弧形内侧面(12)相距最远的位置分别为第二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1)的内壁包括弧形内底面(11)和两个相对设置的弧形内侧面(12),两个所述弧形内侧面(12)分别与所述弧形内底面(11)的两端连接,两个所述弧形内侧面(12)相距最远的位置分别为第二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1)的内壁包括弧形内底面(11)和两个相对设置的弧形内侧面(12),两个所述弧形内侧面(12)分别与所述弧形内底面(11)的两端连接,所述弧形内底面(11)距所述轮辋(2)最远的位置为第一位置;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车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轮胎(1)、轮辋(2)以及吸音棉(3),所述轮胎(1)套设于所述轮辋(2)上,并且所述轮胎(1)与所述轮辋(2)之间围合形成车轮内腔(4),所述吸音棉(3)安装于所述车轮内腔(4)中,所述吸音棉(3)平行于轮胎断面的截面的部分边缘与所述车轮内腔(4)的内壁抵接且变形,所述吸音棉(3)平行于所述轮胎断面的截面的其他部分边缘与所述车轮内腔(4)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充气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门嘴(5),所述吸音棉(3)沿所述车轮内腔(4)的周向延伸并形成缺口(31),所述气门嘴(5)安装于所述轮辋(2)上,且所述气门嘴(5)与所述缺口(31)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车轮内腔(4)的周向,所述吸音棉(3)为分段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1)的内壁包括弧形内底面(11)和两个相对设置的弧形内侧面(12),两个所述弧形内侧面(12)分别与所述弧形内底面(11)的两端连接,其中,所述弧形内底面(11)距所述轮辋(2)最远的位置为第一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1)的内壁包括弧形内底面(11)和两个相对设置的弧形内侧面(12),两个所述弧形内侧面(12)分别与所述弧形内底面(11)的两端连接,其中,所述弧形内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杨斌,唐腊梅,谢征,张伦维,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