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平原河网区渠系双向水动力优化再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平原河网区渠系双向水动力优化再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8780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平原河网区渠系双向水动力优化再构装置,包括收集池,所述收集池靠近河岸的两侧设置侧拦污栅,所述收集池靠近河岸的两个侧面的顶端高于所述收集池沿水流方向的两个端面的顶端,所述收集池沿水流方向的两个端面的顶端固定设置顶拦污栅,所述收集池沿水流方向的两个端面的顶端转动设置拦污板,所述拦污板用于阻挡水流从顶拦污栅通过,所述收集池沿水流方向连接有取水装置,所述取水装置用于将河道内的水和杂质提升至收集池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平原河网区渠系双向水动力优化再构装置不仅增加了水动力,而且拦截了垃圾等杂质,便于对侧拦污栅和收集池内的杂质定期清理,提高水环境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具体涉及一种平原河网区渠系双向水动力优化再构装置


技术介绍

1、平原河网区通常为居住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区域内的河流通常情况比较复杂,表现为河网密布、坡度平缓、河流水动力条件较差等特点。受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与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平原河网区城市水动力、水环境的问题十分突出,主要表现为:一是城市的高速发展造成入河污染负荷高;二是水系分割严重、连通性较差、水动力弱;三是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水功能区达标率低。

2、通常情况下,通过引清水入河可以改善河流水动力、增加水环境容量,从而达到改善河流水环境的目的。而从域外大量引清水入河受外部水量限制,同时调水经济成本较高等问题对引水治污方法形成了制约。研究表明,提高河流水动力,增加水体更新流动性,可起到提升自净能力、增加水环境容量的作用,是改善河网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思路之一。因此,寻求一种便捷高效提高河流水动力的装置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平原河网区渠系双向水动力优化再构装置。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平原河网区渠系双向水动力优化再构装置,包括收集池,所述收集池靠近河岸的两侧设置侧拦污栅,所述收集池靠近河岸的两个侧面的顶端高于所述收集池沿水流方向的两个端面的顶端,所述收集池沿水流方向的两个端面的顶端固定设置顶拦污栅,所述收集池沿水流方向的两个端面的顶端转动设置拦污板,所述拦污板用于阻挡水流从顶拦污栅通过,所述收集池沿水流方向连接有取水装置,所述取水装置用于将河道内的水和杂质提升至收集池中。

3、本专利技术的收集池布置在河道中央,其两侧的侧拦污栅可保证水流的正常通过并拦截水中的垃圾等杂质;通过取水装置可将上游的水提升至收集池中,通过合闭上游的拦污板并打开下游的拦污板,收集池中的水位高于收集池靠近下游一端的顶部时可通过下游的顶拦污栅流入下游,增加了水动力,而水中杂质则留在收集池中。该平原河网区渠系双向水动力优化再构装置不仅增加了水动力,而且拦截了垃圾等杂质,便于对侧拦污栅和收集池内的杂质定期清理,提高水环境质量。

4、进一步地,所述收集池沿水流方向的两端均设置取水装置,所述收集池沿水流方向的两个端面的顶端高度相同,所述收集池上的两个顶拦污栅的高度相同。

5、本专利技术的顶拦污栅的高度相同,通过开合两个拦污板可双向实现水位差,可针对河道比降小、水动力缺乏的平原河网区,根据不同流向需求改善河流水动力,实现河流渠系双向水动力优化。

6、进一步地,所述取水装置包括阿基米德取水器,所述阿基米德取水器的一端与收集池连接,所述阿基米德取水器的另一端向水面以下延伸,用于将河道内的水和杂质提升至收集池内。

7、本专利技术的取水装置采用阿基米德取水器,可将位于低处的上游河水提升至收集池内,再将收集池内的水引至下游河道,增加了水动力,拦截了水中的杂质。

8、进一步地,所述阿基米德取水器包括与收集池连接的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螺旋杆,所述河道底部固定设置支座,所述螺旋杆远离收集池一端向水面以下延伸并与支座转动连接,所述螺旋杆的外缘固定设置挡板,所述螺旋杆通过电机驱动,使得河道内的水和杂质随着螺旋杆的转动提升至收集池内。

9、本专利技术采用螺旋杆和挡板,当电机驱动螺旋杆转动时,上游水和杂质在螺旋杆的螺旋状叶片和挡板的作用下向上提升至收集池中。

10、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收集池连接,所述支架上设置浮体,所述浮体能够随着水位的升降沿支架上下滑动。

1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浮体,使得浮体随着河道水位变化而上下滑动,从而提高取水装置的取水效率。

12、进一步地,所述浮体呈喇叭状,所述浮体的喇叭口朝向螺旋杆远离收集池一端。

13、本专利技术的浮体设置为喇叭状,能增加收集面积,提高垃圾收集效率。

14、进一步地,所述收集池沿水流方向的两个端面上设置多个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顶端向收集池的上方延伸,所述支架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安装杆的顶端转动连接。

15、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杆上设置瓦片,所述瓦片向收集池内倾斜,用于将取水装置收集到的水和杂质引至收集池中。

16、进一步地,所述拦污板通过合页铰链与收集池的顶端转动连接,

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收集池布置在河道中央,其两侧的侧拦污栅可保证水流的正常通过并拦截水中的垃圾等杂质;通过取水装置可将上游的水提升至收集池中,通过合闭上游的拦污板并打开下游的拦污板,收集池中的水位高于收集池靠近下游一端的顶部时可通过下游的顶拦污栅流入下游,增加了水动力,而水中杂质则留在收集池中。该平原河网区渠系双向水动力优化再构装置不仅增加了水动力,而且拦截了垃圾等杂质,便于对侧拦污栅和收集池内的杂质定期清理,提高水环境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原河网区渠系双向水动力优化再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池(3),所述收集池(3)靠近河岸的两侧设置侧拦污栅(2),所述收集池(3)靠近河岸的两个侧面的顶端高于所述收集池(3)沿水流方向的两个端面的顶端,所述收集池(3)沿水流方向的两个端面的顶端固定设置顶拦污栅(5),所述收集池(3)沿水流方向的两个端面的顶端转动设置拦污板(6),所述拦污板(6)用于阻挡水流从顶拦污栅(5)通过,所述收集池(3)沿水流方向连接有取水装置(4),所述取水装置(4)用于将河道(1)内的水和杂质提升至收集池(3)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原河网区渠系双向水动力优化再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池(3)沿水流方向的两端均设置取水装置(4),所述收集池(3)沿水流方向的两个端面的顶端高度相同,所述收集池(3)上的两个顶拦污栅(5)的高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原河网区渠系双向水动力优化再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水装置(4)包括阿基米德取水器,所述阿基米德取水器的一端与收集池(3)连接,所述阿基米德取水器的另一端向水面以下延伸,用于将河道(1)内的水和杂质提升至收集池(3)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原河网区渠系双向水动力优化再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阿基米德取水器包括与收集池(3)连接的支架(7)、设置在支架(7)上的螺旋杆(8),所述河道(1)底部固定设置支座,所述螺旋杆(8)远离收集池(3)一端向水面以下延伸并与支座转动连接,所述螺旋杆(8)的外缘固定设置挡板(9),所述螺旋杆(8)通过电机驱动,使得河道(1)内的水和杂质随着螺旋杆(8)的转动提升至收集池(3)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原河网区渠系双向水动力优化再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7)的一端与收集池(3)连接,所述支架(7)上设置浮体(10),所述浮体(10)能够随着水位的升降沿支架(7)上下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原河网区渠系双向水动力优化再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10)呈喇叭状,所述浮体(10)的喇叭口朝向螺旋杆(8)远离收集池(3)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原河网区渠系双向水动力优化再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池(3)沿水流方向的两个端面上设置多个安装杆(11),所述安装杆(11)的顶端向收集池(3)的上方延伸,所述支架(7)包括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的一端与安装杆(11)的顶端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原河网区渠系双向水动力优化再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11)上设置瓦片(13),所述瓦片(13)向收集池(3)内倾斜,用于将取水装置(4)收集到的水和杂质引至收集池(3)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原河网区渠系双向水动力优化再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污板(6)通过合页铰链(14)与收集池(3)的顶端转动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原河网区渠系双向水动力优化再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池(3),所述收集池(3)靠近河岸的两侧设置侧拦污栅(2),所述收集池(3)靠近河岸的两个侧面的顶端高于所述收集池(3)沿水流方向的两个端面的顶端,所述收集池(3)沿水流方向的两个端面的顶端固定设置顶拦污栅(5),所述收集池(3)沿水流方向的两个端面的顶端转动设置拦污板(6),所述拦污板(6)用于阻挡水流从顶拦污栅(5)通过,所述收集池(3)沿水流方向连接有取水装置(4),所述取水装置(4)用于将河道(1)内的水和杂质提升至收集池(3)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原河网区渠系双向水动力优化再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池(3)沿水流方向的两端均设置取水装置(4),所述收集池(3)沿水流方向的两个端面的顶端高度相同,所述收集池(3)上的两个顶拦污栅(5)的高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原河网区渠系双向水动力优化再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水装置(4)包括阿基米德取水器,所述阿基米德取水器的一端与收集池(3)连接,所述阿基米德取水器的另一端向水面以下延伸,用于将河道(1)内的水和杂质提升至收集池(3)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原河网区渠系双向水动力优化再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阿基米德取水器包括与收集池(3)连接的支架(7)、设置在支架(7)上的螺旋杆(8),所述河道(1)底部固定设置支座,所述螺旋杆(8)远离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少锋刘昱常达李柯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