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无人机防御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用防御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无人机(uav)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气象观测、农业耕作、治安监控、军事侦察和人员营救等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2、现在大多数的无人机的桨叶都是直接裸露工作而没有防护措置,在飞行状态或者在待机状态都很容易受到外来威胁而容易损坏。
3、因此,针对上述问题,予以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用防御装置,针对四旋翼无人机,其通过支架模块和防护模块对无人机的桨叶进行防护,从而对外来威胁用一定的防护作用,使得桨叶不易损坏,其具有结构稳定、安全性高和实用性高等优点。
2、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无人机用防御装置,安装于无人机,包括支架模块和防护模块,所述防护模块与所述支架模块连接,其中:
3、所述支架模块包括第一连接支架、第二连接支架、第三连接支架、第四连接支架和中心支架,所述第一连接支架、所述第二连接支架、所述第三连接支架和所述第四连接支架均与所述中心支架固定连接;
4、所述第一连接支架、所述第二连接支架、所述第三连接支架和所述第四连接支架均设有连接杆和连接头,所述连接头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中心支架连接并且所述连接头设有连接凸块;
5、所述防护模块包括第一防护罩、第二防护罩、第三防护罩和第四防护罩,所述第一防护罩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远离所述中心支架的一端连接并且所述第二防护罩与所述第二连接
6、所述第一防护罩、所述第二防护罩、所述第三防护罩和所述第四防护罩均设有第一圆弧结构、第二圆弧结构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圆弧结构围绕所述连接结构并且与所述连接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圆弧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圆弧结构的一侧(下方)并且所述第二圆弧结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圆弧结构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结构设有连接孔部。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支架的连接凸块与所述第一防护罩的连接孔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支架的连接凸块与所述第二防护罩的连接孔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支架的连接凸块与所述第三防护罩的连接孔部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支架的连接凸块与所述第四防护罩的连接孔部连接。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圆弧结构和所述第二圆弧结构之间设有加强杆。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无人机用防御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连接头设有调节电机,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调节电机电性连接并且所述调节电机的驱动端与所述连接孔部连接。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电路板和保护壳,所述电路板固定安装于所述中心支架并且所述保护壳盖于所述电路板(用于保护电路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用防御装置,安装于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模块和防护模块,所述防护模块与所述支架模块连接,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防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的连接凸块与所述第一防护罩的连接孔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支架的连接凸块与所述第二防护罩的连接孔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支架的连接凸块与所述第三防护罩的连接孔部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支架的连接凸块与所述第四防护罩的连接孔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防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弧结构和所述第二圆弧结构之间设有加强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防御装置,其特征在于,无人机用防御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连接头设有调节电机,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调节电机电性连接并且所述调节电机的驱动端与所述连接孔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防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电路板和保护壳,所述电路板固定安装于所述中心支架并且所述保护壳盖于所述电路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用防御装置,安装于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模块和防护模块,所述防护模块与所述支架模块连接,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防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的连接凸块与所述第一防护罩的连接孔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支架的连接凸块与所述第二防护罩的连接孔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支架的连接凸块与所述第三防护罩的连接孔部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支架的连接凸块与所述第四防护罩的连接孔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张宇超,吴珠伟,吴斌,沈晓荣,陈源迪,罗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瑞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