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外科微创手术的持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7694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外科微创手术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外科微创手术的持针器,包括持针器和手柄,特征在于:手柄与持针器的持针器杆连接,并通过持针器杆控制两个夹头的开合,所述手柄的铰接部置有控制旋钮,所述持针器的两个夹头上下活动角度受所述控制旋钮控制。持针器的两个夹头活动角度可达到90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持针器夹头在手柄铰接部控制旋钮的控制下可出现各个角度,因此在加持缝针时可对各种角度的伤口进行缝合,比如上下缝合。因夹头可变换角度,使微创手术中的缝线打结更简便容易,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小麻醉剂的用量,从而增加手术的安全性,降低病人的手术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科微创手术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外科微创手 术的持针器的结构改进。
技术介绍
在外科微创手术中,尤其是腔镜手术中缝合是手术中重要的环节。目前缝合是采 用持针器夹着带线的针在腔镜下缝合打结。由于该手术的缝合是在腔镜内进行,非常不容 易操作,而且现有的持针器都是直上直下地进入伤口,要控制好针线的走向非常困难,进行 左右方向的缝合也需要较长时间的操作训练。采用现有的持针器打结需要占用很多手术时间,主要是持针器是垂直创面的方向 进入伤口,两把钳角度小于70度,造成绕线打结很困难。因持针器进入伤口角度关系,在上 下伤口缝合时难度更大,造成手术时间的延长。而病人的麻醉及手术时间长会造成手术风 险的提高,这也是目前腹腔镜技术比较难掌握的原因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外科微创手术的持针器,使缝合打结 技术变得容易。大大缩短手术时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外科微创手术的持针 器,包括持针器和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与所述持针器的持针器杆连接,并通过持针 器杆控制两个夹头的开合,所述手柄的铰接部置有控制旋钮,所述持针器的两个夹头上下 活动角度受所述控制旋钮控制。所述持针器的两个夹头活动角度可达到90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持针器夹头在手柄铰接部控制旋钮的控制下可出现各个 角度,因此在加持缝针时可对各种角度的伤口进行缝合,比如上下缝合。因夹头可变换角 度,使微创手术中的缝线打结更简便容易,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小麻醉剂的用量,从而增 加手术的安全性,降低病人的手术风险。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持针器两夹头部分转动角度示意图。图中1、2_夹头;3-持针器杆;4-控制旋钮;5-手柄。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示于图1,由图可见,一种用于外科微创手术的持针器,包括持 针器和手柄5,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5与所述持针器的持针器杆3相互连接,并通过持针器杆3控制两个夹头1、2的开合,所述手柄5的铰接部置有控制旋钮4,所述持针器两个夹 头1、2上下活动角度受所述控制旋钮4控制。图2为持针器两夹头部分转动角度示意图,图示所述持针器两个夹头1、2的上下 活动角度可达到90度。本专利技术在持针器手柄处设计旋钮,控制夹头上、下活动,在加持缝针时可调节夹头 的角度,以利于缝合各种方向的伤口。如上下的伤口,斜方向的伤口。使微创手术中在狭小 的空间内的缝合更简便容易,也因钳头部可以转动,增加腔内两把钳子的角度,使腔内打结 变得容易。以上对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旨在于为了描述和说明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技术方案,但应 当理解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上文讨论的具体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任何显而易见的变 换或替代也应当被认为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外科微创手术的持针器,包括持针器和手柄(5),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5)与所述持针器的持针器杆(3)连接,并通过持针器杆3控制两个夹头(1、2)的开合,所述手柄(5)的铰接部置有控制旋钮(4),所述持针器两个夹头(1、2)上下活动角度受所述控制旋钮(4)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用于外科微创手术的持针器,包括持针器和手柄(5),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5)与所述持针器的持针器杆(3)连接,并通过持针器杆3控制两个夹头(1、2)的开合,所述手柄(5)的铰接部置有控制旋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超段孝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祥秀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