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转向灯结构及电单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7228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19
本技术提供一种车用转向灯结构及电单车,包括后置转向灯组件以及用于连接电单车的车体尾部的安装机构,安装机构包括基板和用于连接电单车的车体尾部的连接管,基板上开设有供后置转向灯组件的导线贯穿的贯穿孔,贯穿孔与连接管连通,基板包括沿自身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连接管连接在第一面,连接管的圆周外壁上形成有外螺纹,后置转向灯组件安装在第二面,后置转向灯组件包括后置左转向灯和后置右转向灯,后置左转向灯和后置右转向灯的导线均通过贯穿孔进入连接管,并伸出至连接管外。本申请的车用转向灯结构能够实现快速安装拆卸,为电单车增加转向指示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单车,尤其是一种车用转向灯结构及电单车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绿色出行意识逐渐增强,共享电单车应运而生,电单车出行具有轻巧、方便、快捷、便宜等特点,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2、目前,共享电单车的车体上并未安装有转向灯,用户在骑行共享电单车在转弯或者变道时,安全隐患较高,非常容易出现交通事故。如果直接将现有的箭头指示灯安装在共享电单车的车体上,缺乏行之有效的安装机构,无法保证箭头指示灯安装后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如果在共享电单车上安装摩托车/家用电动车的转向灯,这种转向灯通常和车体一体成型或者难以拆卸的形式,则存在不便安装和拆卸的问题。

3、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车用转向灯结构及电单车以解决或至少缓解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转向灯结构及电单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共享电单车的车体上并未安装有转向灯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用后置转向灯结构,包括后置转向灯组件以及用于连接电单车的车体尾部的安装机构;其中,

3、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基板和用于连接电单车的车体尾部的连接管;其中,

4、所述基板上开设有供所述后置转向灯组件的导线贯穿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与所述连接管连通;所述基板包括沿自身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连接管连接在所述第一面,所述连接管的圆周外壁上形成有外螺纹;

5、所述后置转向灯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面,所述后置转向灯组件包括后置左转向灯和后置右转向灯,所述后置左转向灯和所述后置右转向灯的导线均通过所述贯穿孔进入所述连接管,并伸出至所述连接管外。

6、优选地,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二面朝向所述第一面凹陷有与所述后置左转向灯相匹配的第一凹槽、与所述后置右转向灯相匹配的第二凹槽;其中,

7、所述贯穿孔包括连通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连接管的第一贯穿孔和连通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连接管的第二贯穿孔;其中,

8、所述后置左转向灯的导线通过所述第一贯穿孔进入所述连接管内,所述后置右转向灯的导线通过所述第二贯穿孔进入所述连接管内。

9、优选地,所述基板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一沉孔和连通所述第二凹槽的第二沉孔,所述后置左转向灯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沉孔对应的第一连接孔,所述后置右转向灯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沉孔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后置左转向灯通过螺钉贯穿第一沉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孔安装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后置右转向灯通过螺钉贯穿所述第二沉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安装在所述第二凹槽内,螺钉的头部设于所述基板的第一面。

10、优选地,所述基板上还开设有供螺钉贯穿的螺钉孔,以通过螺钉将所述基板连接到所述电单车的车体尾部。

11、优选地,还包括前置转向灯组件,所述前置转向灯组件包括两个分别设于所述电单车的头部两侧的前置转向灯;其中,每个所述前置转向灯均包括灯体和用以连接电单车的车体的连接机构,所述灯体与所述连接机构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开设有供所述灯体的导线贯穿的导线孔。

12、优选地,所述连接机构为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圆周外壁上形成有外螺纹。

13、优选地,所述后置左转向灯的导线通过线夹固定在所述后置左转向灯靠近所述第一面的一面上,所述后置右转向灯的导线通过线夹固定在所述后置右转向灯靠近所述第一面的一面上。

14、优选地,所述连接管和所述基板一体成型。

15、优选地,所述安装管和所述灯体一体成型。

16、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单车,包括车体,还包括如上述的车用转向灯结构,所述车体的尾部开设有与所述连接管对应的第一螺纹孔、与所述螺钉孔对应的第三连接孔,所述车体的头部两侧分别开设有与所述安装管一一对应布设的第二螺纹孔;其中,所述连接管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螺纹孔内,所述基板通过螺钉贯穿所述螺钉孔和所述第三连接孔与所述车体连接,所述安装管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螺纹孔内。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8、本申请的车用转向灯结构能够实现快速安装拆卸,为电单车增加转向指示功能。具体的,在安装时,将后置左转向灯和后置右转向灯分别安装在基板的第二面上(例如沿着基板的长度方向左右对称设置),后置左转向灯和后置右转向灯的导线均通过所述贯穿孔进入所述连接管,并伸出至所述连接管外,再通过电单车的车体的第一螺纹孔与电单车的车体中的中控(图未示出)连接,通过不断旋转连接管即可将基板牢固地连接在电单车的车体上,螺纹连接为可拆卸连接,从而方便拆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转向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置转向灯组件以及用于连接电单车的车体尾部的安装机构;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转向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二面朝向所述第一面凹陷有与所述后置左转向灯相匹配的第一凹槽、与所述后置右转向灯相匹配的第二凹槽;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转向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一沉孔和连通所述第二凹槽的第二沉孔,所述后置左转向灯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沉孔对应的第一连接孔,所述后置右转向灯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沉孔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后置左转向灯通过螺钉贯穿第一沉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孔安装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后置右转向灯通过螺钉贯穿所述第二沉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安装在所述第二凹槽内,螺钉的头部设于所述基板的第一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转向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还开设有供螺钉贯穿的螺钉孔,以通过螺钉将所述基板连接到所述电单车的车体尾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转向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置转向灯组件,所述前置转向灯组件包括两个分别设于所述电单车的头部两侧的前置转向灯;其中,每个所述前置转向灯均包括灯体和用以连接电单车的车体的连接机构,所述灯体与所述连接机构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开设有供所述灯体的导线贯穿的导线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用转向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为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圆周外壁上形成有外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转向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置左转向灯的导线通过线夹固定在所述后置左转向灯靠近所述第一面的一面上,所述后置右转向灯的导线通过线夹固定在所述后置右转向灯靠近所述第一面的一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转向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和所述基板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用转向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管和所述灯体一体成型。

10.一种电单车,包括车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用转向灯结构,所述车体的尾部开设有与所述连接管对应的第一螺纹孔、与所述螺钉孔对应的第三连接孔,所述车体的头部两侧分别开设有与所述安装管一一对应布设的第二螺纹孔;其中,所述连接管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螺纹孔内,所述基板通过螺钉贯穿所述螺钉孔和所述第三连接孔与所述车体连接,所述安装管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螺纹孔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转向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置转向灯组件以及用于连接电单车的车体尾部的安装机构;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转向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二面朝向所述第一面凹陷有与所述后置左转向灯相匹配的第一凹槽、与所述后置右转向灯相匹配的第二凹槽;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转向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一沉孔和连通所述第二凹槽的第二沉孔,所述后置左转向灯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沉孔对应的第一连接孔,所述后置右转向灯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沉孔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后置左转向灯通过螺钉贯穿第一沉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孔安装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后置右转向灯通过螺钉贯穿所述第二沉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安装在所述第二凹槽内,螺钉的头部设于所述基板的第一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转向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还开设有供螺钉贯穿的螺钉孔,以通过螺钉将所述基板连接到所述电单车的车体尾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转向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置转向灯组件,所述前置转向灯组件包括两个分别设于所述电单车的头部两侧的前置转向灯;其中,每个所述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峰周杨波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喜宝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