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调蓄渗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6430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1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雨水调蓄渗透装置,包括渗水井,渗水井的一侧设置有沉砂井,渗水井与沉砂井之间设置有过水口,过水口位于渗水井的一端高于位于沉砂井的一端;渗水井内倾斜设置有第一过滤板,第一过滤板的低端位于过水口处。通过在渗水井的一侧设置连通的沉砂井,利用倾斜的第一过滤板将雨水中的杂质冲刷至沉砂井中,而大多数的雨水穿过第一过滤板进入渗水井内,从而减缓渗水井的堵塞,减少了维护次数,提高了雨水回收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雨水回收,尤其涉及一种雨水调蓄渗透装置


技术介绍

1、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主要是通过设置雨水调蓄池,在下雨时蓄水,在不下雨时放水,来达到对雨水的调蓄功能。

2、然而,现有的雨水调蓄渗透装置在长期使用后易发生堵塞,使得雨水无法及时下渗而排走,降低了雨水的回收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雨水调蓄渗透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2、一种雨水调蓄渗透装置,包括渗水井,渗水井的一侧设置有沉砂井,渗水井与沉砂井之间设置有过水口,过水口位于渗水井的一端高于位于沉砂井的一端;渗水井内倾斜设置有第一过滤板,第一过滤板的低端位于过水口处。

3、进一步地,渗水井的顶部设置有格栅,沉砂井的顶部设置有盖板。

4、进一步地,渗水井的侧面安装有渗透管,渗透管上开设有若干渗透孔。

5、进一步地,渗透管位于渗水井内的一端及渗透管的外侧均包覆有过滤网。

6、进一步地,渗水井与沉砂井之间设置有溢流口,溢流口低于过水口,且溢流口高于沉砂井的底部。

7、进一步地,溢流口处设置有第二过滤板。

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9、通过在渗水井的一侧设置连通的沉砂井,利用倾斜的第一过滤板将雨水中的杂质冲刷至沉砂井中,而大多数的雨水穿过第一过滤板进入渗水井内,从而减缓渗水井的堵塞,减少了维护次数,提高了雨水回收的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雨水调蓄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渗水井,所述渗水井的一侧设置有沉砂井,所述渗水井与所述沉砂井之间设置有过水口,所述过水口位于所述渗水井的一端高于位于所述沉砂井的一端;所述渗水井内倾斜设置有第一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的低端位于所述过水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调蓄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井的顶部设置有格栅,所述沉砂井的顶部设置有盖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调蓄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井的侧面安装有渗透管,所述渗透管上开设有若干渗透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雨水调蓄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管位于所述渗水井内的一端及所述渗透管的外侧均包覆有过滤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调蓄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井与所述沉砂井之间设置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低于所述过水口,且所述溢流口高于所述沉砂井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雨水调蓄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口处设置有第二过滤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调蓄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渗水井,所述渗水井的一侧设置有沉砂井,所述渗水井与所述沉砂井之间设置有过水口,所述过水口位于所述渗水井的一端高于位于所述沉砂井的一端;所述渗水井内倾斜设置有第一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的低端位于所述过水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调蓄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井的顶部设置有格栅,所述沉砂井的顶部设置有盖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调蓄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井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更成严玮玮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伟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