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厢行李架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高度可调节的行李架。
技术介绍
1、火车上的行李架通常用来放置行李,避免了行李占用车厢空间,给乘客留出活动空间,但现在的火车上由于行李架较高,一般不易拿取放置,部分乘客需要踩在火车座椅上,将自己的行李放置在行李架上,另一些乘客虽然可站在车厢地板上放置,但如果行李较大较重,而行李架高度又太高,会使乘客消耗大量体力,如果不慎,大件行李可能会在放置途中掉落,以上两种情况均是因为火车上的行李架太高而放置不便带来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专利cn107867303a采用电机、丝杆等配合实现行李上升,但这种在列车内安装过多电机及电力设备,花销大,且电力设备发生故障时不宜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列车上放置行李等物品时,列车的行李架太高,不易放置,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度可调节的行李架,解决可将行李架向下转动,以降低高度避免行李架太高而不容易放置行李的问题。
2、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高度可调节的行李架,包括列车车厢,还包括:
4、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平行设置在所述列车车厢的内侧壁上,所述连接板内开设有容纳槽;
5、若干置物架,所述置物架垂直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底端,所述置物架与所述连接板转动连接,若干所述置物架沿所述列车车厢线性阵列分布,所述置物架内开设有活动槽;
6、若干限位组件,若干所述限位组件等距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每一个所述限位组件与相邻所述置物架对应;<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度可调节的行李架,包括列车车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节的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立柱(11),所述立柱(11)上开设有第一直槽(111),所述立柱(11)固定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活动组件包括转动轴(21)和连接柱(22),所述连接柱(22)同轴心且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动轴(21)的中部,所述连接柱(22)和所述立柱(11)连接,所述连接柱(22)朝向所述立柱(11)的端部开设有第二直槽(221)和转动槽(222),所述第一直槽(111)、所述第二直槽(221)和所述转动槽(222)连通,所述转动轴(21)通过容纳槽穿设所述置物架(2)宽度方向的两端与所述连接板(1)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操作杆(4)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直槽(111)和所述第二直槽(22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节的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4)的底端为立方体结构,所述第一直槽(111)、所述第二直槽(221)和所述转动槽(222)的开口形状及大小均与所述操作杆(4)相适配,所述连接柱(22)相对所述转动槽(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节的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槽(222)为扇形结构,且沿所述第二直槽(221)镜像分布在第二直槽(221)的上端和下端,所述转动轴(21)靠近所述连接柱(22)的端部开设有斜槽,所述斜槽内设置有斜柱,所述容纳槽的顶面朝向所述斜槽的槽口均设置有限位板(23),所述限位板(23)的底面对应所述斜槽设置有止动杆(24),所述止动杆(24)滑动连接在所述斜槽的槽口,所述斜柱滑动连接在所述斜槽内,所述止动杆(24)可伸缩,所述斜柱用于抵触所述止动杆(24)的底端令所述止动杆(24)收缩至限位板(23)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节的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骨架(5),所述支撑骨架(5)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51),所述支撑杆(51)相对所述支撑骨架(5)的端部设置在所述置物架(2)的底端,所述支撑杆(51)的中部设置有铰链。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节的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架(2)朝向外界的端部的顶端向内形成挡板,所述置物架(2)的顶面向下形成凹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节的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3)为矩形框结构,所述操作手柄(3)和所述操作杆(4)转动连接,所述置物架(2)朝向外界的端部开设有置放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度可调节的行李架,包括列车车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节的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立柱(11),所述立柱(11)上开设有第一直槽(111),所述立柱(11)固定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活动组件包括转动轴(21)和连接柱(22),所述连接柱(22)同轴心且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动轴(21)的中部,所述连接柱(22)和所述立柱(11)连接,所述连接柱(22)朝向所述立柱(11)的端部开设有第二直槽(221)和转动槽(222),所述第一直槽(111)、所述第二直槽(221)和所述转动槽(222)连通,所述转动轴(21)通过容纳槽穿设所述置物架(2)宽度方向的两端与所述连接板(1)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操作杆(4)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直槽(111)和所述第二直槽(22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节的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4)的底端为立方体结构,所述第一直槽(111)、所述第二直槽(221)和所述转动槽(222)的开口形状及大小均与所述操作杆(4)相适配,所述连接柱(22)相对所述转动槽(222)的端部开设有与所述转动槽(222)连通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节的行李架,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娇,文一清,杨英,黄璐娜,王家琪,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