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采用预应力鱼腹梁支架的复合抗爆墙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采用预应力鱼腹梁支架的复合抗爆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5877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抗爆墙,具体涉及一种采用预应力鱼腹梁支架的复合抗爆墙,包括龙骨钢架,龙骨钢架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内固定安装有鱼腹梁,鱼腹梁一侧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直腹杆,第一直腹杆两端设置有第二直腹杆,第一直腹杆与第二直腹杆另一端均开设有若干导孔,还包括固定机构,鱼腹梁另一侧侧壁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机构,若干导孔内穿插有钢绞线,钢绞线两端分别于鱼腹梁两端设置的固定机构固定连接,通过钢绞线的张拉产生预应力缓冲爆炸的冲击力,通过使用鱼腹梁替换掉原有的横向龙骨槽钢,用于使施加在钢绞线上的预应力产生抗力,从而对爆炸产生的冲击力进行缓冲,进一步节约了材料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抗爆墙,尤其为一种采用预应力鱼腹梁支架的复合抗爆墙


技术介绍

1、复合抗爆墙的发展背景主要源于近年来人们对建筑安全要求的提高,随着国家对公共建筑安全的重视,抗爆墙成为了建筑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爆炸事件的发生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为了有效减少爆炸冲击波和爆炸碎片对人员的伤害,国内开始出现一些抗爆墙设计,最初,抗爆墙的设计主要考虑的是墙体的厚度和强度,以抵抗爆炸冲击波和爆炸碎片的冲击,然而,这些简单的指标并不能完全反映出抗爆墙的实际效果,为了更好地评估抗爆墙的性能,国内开始引进一些国际标准,如美国的fm标准等,这些标准对抗爆墙的设计、制造和检测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国内抗爆墙技术得到了更加规范的发展,但为了保证复合抗爆墙的抗爆效果,复合抗爆墙的材料成本也随之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预应力鱼腹梁支架的复合抗爆墙,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提出的为了保证复合抗爆墙的抗爆效果,复合抗爆墙的材料成本也随之增加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采用预应力鱼腹梁支架的复合抗爆墙,包括龙骨钢架,所龙骨钢架内固定安装有内板,所述内板两侧设置有外板,所述外板与龙骨钢架固定连接,所述龙骨钢架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内固定安装有鱼腹梁,所述鱼腹梁一侧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直腹杆,所述第一直腹杆两端设置有第二直腹杆,所述第二直腹杆与鱼腹梁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直腹杆与第二直腹杆另一端均开设有若干导孔,还包括:

3、固定机构,所述鱼腹梁另一侧侧壁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机构,若干所述导孔内穿插有钢绞线,所述钢绞线两端分别于鱼腹梁两端设置的固定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直腹杆与第二直腹杆对钢绞线进行支撑,通过钢绞线的张拉产生预应力缓冲爆炸的冲击力。

4、进一步地,所述内板采用岩棉材质,所述外板采用纤维水泥浇筑并在表面加压镀锌钢材料。

5、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框架采用等边冷弯槽钢,所述支撑框架单边至少由两个等边冷弯槽钢组成。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直腹杆两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斜腹杆,所述第一斜腹杆另一端与鱼腹梁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直腹杆、第一斜腹杆与鱼腹梁呈三角形状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直腹杆两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斜腹杆,所述第二斜腹杆另一端与鱼腹梁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直腹杆、第二斜腹杆与鱼腹梁呈三角形状连接,所述第一直腹杆高于第二直腹杆。

8、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开设有若干转向孔。

9、进一步地,所述转向孔内转动安装有转向块,所述转向块内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由外向内横截面逐渐小。

10、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孔内设置有固定夹块,所述固定夹块呈圆锥状。

11、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夹块内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夹块一端设置有四个固定夹片,四个所述固定夹片闭合组成夹持孔,所述固定夹片一侧侧壁设置有若干防滑纹。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该一种采用预应力鱼腹梁支架的复合抗爆墙中,通过使用鱼腹梁替换掉原有的横向龙骨槽钢,在鱼腹梁的一侧侧壁设置第一直腹杆与第二直腹杆,通过固定机构将穿插在若干导孔内的钢绞线固定,用于使施加在钢绞线上的预应力产生抗力,从而对爆炸产生的冲击力进行缓冲,进一步节约了材料的使用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预应力鱼腹梁支架的复合抗爆墙,包括龙骨钢架(1),所龙骨钢架(1)内固定安装有内板(101),所述内板(101)两侧设置有外板(102),所述外板(102)与龙骨钢架(1)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钢架(1)包括支撑框架(103),所述支撑框架(103)内固定安装有鱼腹梁(104),所述鱼腹梁(104)一侧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直腹杆(1041),所述第一直腹杆(1041)两端设置有第二直腹杆(1042),所述第二直腹杆(1042)与鱼腹梁(104)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直腹杆(1041)与第二直腹杆(1042)另一端均开设有若干导孔(105),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预应力鱼腹梁支架的复合抗爆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101)采用岩棉材质,所述外板(102)采用纤维水泥浇筑并在表面加压镀锌钢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预应力鱼腹梁支架的复合抗爆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03)采用等边冷弯槽钢,所述支撑框架(103)单边至少由两个等边冷弯槽钢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预应力鱼腹梁支架的复合抗爆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腹杆(1041)两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斜腹杆(1043),所述第一斜腹杆(1043)另一端与鱼腹梁(104)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直腹杆(1041)、第一斜腹杆(1043)与鱼腹梁(104)呈三角形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预应力鱼腹梁支架的复合抗爆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腹杆(1042)两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斜腹杆(1044),所述第二斜腹杆(1044)另一端与鱼腹梁(104)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直腹杆(1042)、第二斜腹杆(1044)与鱼腹梁(104)呈三角形状连接,所述第一直腹杆(1041)高于第二直腹杆(104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预应力鱼腹梁支架的复合抗爆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固定块(201),所述固定块(201)内开设有若干转向孔(20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采用预应力鱼腹梁支架的复合抗爆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孔(2011)内转动安装有转向块(202),所述转向块(202)内开设有固定孔(2021),所述固定孔(2021)由外向内横截面逐渐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采用预应力鱼腹梁支架的复合抗爆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2021)内设置有固定夹块(203),所述固定夹块(203)呈圆锥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采用预应力鱼腹梁支架的复合抗爆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块(203)内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夹块(203)一端设置有四个固定夹片(2031),四个所述固定夹片(2031)闭合组成夹持孔,所述固定夹片(2031)一侧侧壁设置有若干防滑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预应力鱼腹梁支架的复合抗爆墙,包括龙骨钢架(1),所龙骨钢架(1)内固定安装有内板(101),所述内板(101)两侧设置有外板(102),所述外板(102)与龙骨钢架(1)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钢架(1)包括支撑框架(103),所述支撑框架(103)内固定安装有鱼腹梁(104),所述鱼腹梁(104)一侧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直腹杆(1041),所述第一直腹杆(1041)两端设置有第二直腹杆(1042),所述第二直腹杆(1042)与鱼腹梁(104)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直腹杆(1041)与第二直腹杆(1042)另一端均开设有若干导孔(105),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预应力鱼腹梁支架的复合抗爆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101)采用岩棉材质,所述外板(102)采用纤维水泥浇筑并在表面加压镀锌钢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预应力鱼腹梁支架的复合抗爆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03)采用等边冷弯槽钢,所述支撑框架(103)单边至少由两个等边冷弯槽钢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预应力鱼腹梁支架的复合抗爆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腹杆(1041)两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斜腹杆(1043),所述第一斜腹杆(1043)另一端与鱼腹梁(104)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直腹杆(1041)、第一斜腹杆(1043)与鱼腹梁(1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琳闫兆博齐雪哲张景淞余爱敏顾钟毓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