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桥梁施工方法及桥梁技术_技高网

一种桥梁施工方法及桥梁技术

技术编号:4075147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桥梁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进行下塔柱的吊装和构建,待下塔柱构建完成时进行钢混段托架的吊装和构建;待钢混段托架构建完成时进行钢混结合段的吊装和构建;待构建完成时进行钢塔柱中每个节段之间的吊装和拼接,直至钢塔安装完成;进行钢箱梁的吊装和构建,并将钢箱梁与钢塔柱中对应的节段进行匹配安装,待钢箱梁安装完成时进行斜拉索的构建,直至桥梁构建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桥梁施工方法及桥梁,整体安装效率更高,工期更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建设,具体涉及一种桥梁施工方法及桥梁


技术介绍

1、目前,桥梁建设在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城市高架建设中是重头,在桥梁建设中,无论何种桥型,桥梁上部结构(桥板)进行施工的方式只有两种:一种为预制安装施工,另一种为现场浇筑施工。

2、预制安装施工,就是将桥板分解成单元体在工厂或预制场制作,然后将构成桥板的单元体运到桥梁所在处并安装在桥墩上。该种桥梁施工方法的优点是:桥墩和桥板可平行施工,工期相对较短;桥梁建设过程中对桥下通行(航)影响小。缺点是:构成桥板的单元体的结合部位施工麻烦,构成桥板的单元体之间的连接部的连接强度差、留下隐患;施工设备要求高,较大跨径桥梁不宜采用;开始架梁到桥面系施工结束,工期较长;预制桥板单元体时所需场地大。

3、常见的桥梁施工方法的施工速度慢、存在一定的施工难度和风险,难以适应复杂的中国交通与城市环境。尤其对于上跨现状高速公路的桥梁施工时,对于每片梁的吊设安装、后浇湿接缝和横隔板等施工时均需封闭现状的交通,封闭交通的次数较多、封闭交通的时间较长,时常带来严重的交通拥堵事件。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桥梁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s1:进行下塔柱的吊装和构建,待下塔柱构建完成时进行钢混段托架的吊装和构建;

3、待钢混段托架构建完成时进行钢混结合段的吊装和构建;待构建完成时进行钢塔柱中每个节段之间的吊装和拼接,直至钢塔安装完成;

4、s2:进行钢箱梁的吊装和构建,并将钢箱梁与钢塔柱中对应的节段进行匹配安装,待钢箱梁安装完成时进行斜拉索的构建,直至桥梁构建完成。

5、优选的,所述步骤s1的具体步骤包括:

6、先进行下塔柱的吊装,待吊装到位且开始进行下塔柱的施工过程时,进行预埋件的预埋处理,待下塔柱构建完成时进行下塔柱顶部的混凝土处理,并进行钢混段托架的吊装和构建;其中,所述预埋件包括锚锥和钢板匹配连接形成;

7、待钢混段托架构建完成时进行钢混结合段的吊装,吊装到位且钢混结合段施工前进行预埋件的复核并进行钢混结合段的构建待构建完成时进行钢塔柱中每个节段之间的吊装和拼接,每吊装完一个节段则与已安装节段进行匹配和对位,并进行节段之间的施工和焊接,直至钢塔安装完成。

8、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待钢混段托架构建完成时进行钢混结合段的吊装和构建的具体步骤包括:

9、待钢混段托架构建完成时进行钢混结合段的吊装和构建,待构建完成时进行塔梁固节段支架的搭设,并进行塔梁固节段的吊装和构建;待塔梁固节段与钢混结合段连接完成时,进行钢塔柱的第一节段的吊装和与塔梁固节段的构建,待构建完成时进行钢塔柱中每个节段之间的吊装和拼接,直至钢塔安装完成。

10、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进行钢塔柱中每个节段之间的吊装和拼接的具体步骤包括:

11、预先进行塔吊的安装,所述钢塔柱包括从下往上依次拼接形成的第一节段、第二节段、第三节段和第四节段,其中第一节段与塔梁固节段进行连接,在进行第一节段的吊装和构建时进行第一水平横撑的连接,所述第一水平横撑位于所述第一节段中;在进行第二节段和第一节段的构建时进行第二水平横撑的连接,所述第二水平横撑位于所述第二节段中;所述第一水平横撑和第二水平横撑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节段和第二节段的顶部位置;在第三节段和第二节段拼接完成时,拆除第一水平横撑和第二水平横撑并进行第四节段的吊装和构建,直至钢塔安装完成。

12、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待钢混段托架构建完成时进行钢混结合段的吊装和构建的具体步骤还包括:

13、待钢混段托架构建完成且进行钢混结合段的吊装工作前,在钢混结合段临时支架安装若干导链,待钢混结合段吊至临时支架上方预设高度位置处停住,将导链另一端与支架相连接,收紧葫芦链,用来调整钢混结合段;

14、待调整好钢混结合段后进行测量,如满足施工要求,则不进行调整,如若不满足施工要求,则对钢混结合段进行进一步的调整,钢混结合段采用千斤顶和导链配合方式进行调整,其调整步骤如下:

15、s101:吊装前,先精确测量钢混结合段临时支架的高程和姿态,在钢混结合段临时支架顶部画出钢混结合段对应位置的十字叉线,同时在钢混结合段的内支撑架上做出相应的标识点;

16、s102:在临时支架顶部采用垫块抄垫出预设高程,确保钢混结合段吊装到位后在准确位置上;

17、s103:吊装过程中,按照临时支架上的十字叉线和钢混结合段内支撑上的标记点进行初始定位,钢混结合段距离临时支架顶部约20cm时,采用导链一端挂在内支撑架上,另一端挂在临时支架上,通过导链来调整钢混结合段姿态,直至钢混结合段被缓慢落于临时支架上;

18、s104:所述临时架为多个,在每个临时支架上安装2~3台千斤顶,连接油泵,缓缓将钢混结合段顶起,通过千斤顶的三向调整功能精确调整钢混结合段的定位,先调整标高,再调整水平方位,调整到位后,将结合段整体焊接固定在临时支架上固定;两个钢混结合段调整好后采用对拉杆进行两个钢混结合段之间的连接固定。

19、优选的,所述步骤s2的具体步骤包括:

20、进行钢箱梁的吊装和构建,并将钢箱梁与钢塔柱中对应的节段进行匹配安装,

21、在进行多个钢箱梁之间的匹配安装时,当待安装钢箱梁被吊至与已安装钢箱梁处于同一高度时,待安装钢箱梁和已安装钢箱梁之间间隔有预设距离,相邻两个所述钢箱梁上分别设有第一匹配件和第二匹配件,当相邻两个钢箱梁之间匹配连接时,第一匹配件和第二匹配件之间匹配连接,然后进行相邻两个钢箱梁之间的焊接固定;待所有钢箱梁焊接完成时进行斜拉索的构建,在斜拉索安装时进行预张拉处理,直至桥梁构建完成。

22、优选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桥梁,其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桥梁施工方法建造而成。

23、优选的,所述钢塔柱中每个节段上均设有匹配对位装置和导向限位板,所述导向限位板呈梯形结构设置;所述匹配对位装置和导向限位板分别设于每个所述节段的外侧,所述匹配对位装置和导向限位板均用于所述钢塔柱中相邻两个所述节段之间进行匹配连接;所述节段的内侧还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用于钢塔柱的节段之间的对位和连接。

24、优选的,所述桥梁包括下塔柱、钢混结合段、钢塔柱节段、钢箱梁和斜拉索,所述钢混结合段一端与所述下塔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钢塔柱节段连接,所述钢箱梁与所述钢塔柱节段连接,所述斜拉索两端分别与所述钢箱梁和钢塔柱节段连接;所述钢混结合段和钢塔柱节段均为两个且之间对称设置,所述钢混结合段和钢塔柱节段的连接处设有夹角;所述钢混结合段和所述下塔柱的连接处设有夹角;所述下塔柱和钢混结合段连接形成“y”型结构。

25、优选的,所述下塔柱和所述钢混结合段之间还设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与所述连接板连接。

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桥梁施工方法及桥梁,相对于传统的桥梁建造方法,工期更短,整体安装效率更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的具体步骤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待钢混段托架构建完成时进行钢混结合段的吊装和构建的具体步骤包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进行钢塔柱中每个节段之间的吊装和拼接的具体步骤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待钢混段托架构建完成时进行钢混结合段的吊装和构建的具体步骤还包括: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的具体步骤包括:

7.一种桥梁,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桥梁施工方法建造而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塔柱中每个节段上均设有匹配对位装置和导向限位板,所述导向限位板呈梯形结构设置;所述匹配对位装置和导向限位板分别设于每个所述节段的外侧,所述匹配对位装置和导向限位板均用于所述钢塔柱中相邻两个所述节段之间进行匹配连接;所述节段的内侧还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用于钢塔柱的节段之间的对位和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包括下塔柱、钢混结合段、钢塔柱节段、钢箱梁和斜拉索,所述钢混结合段一端与所述下塔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钢塔柱节段连接,所述钢箱梁与所述钢塔柱节段连接,所述斜拉索两端分别与所述钢箱梁和钢塔柱节段连接;所述钢混结合段和钢塔柱节段均为两个且之间对称设置,所述钢混结合段和钢塔柱节段的连接处设有夹角;所述钢混结合段和所述下塔柱的连接处设有夹角;所述下塔柱和钢混结合段连接形成“Y”型结构。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塔柱和所述钢混结合段之间还设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与所述连接板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的具体步骤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待钢混段托架构建完成时进行钢混结合段的吊装和构建的具体步骤包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进行钢塔柱中每个节段之间的吊装和拼接的具体步骤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待钢混段托架构建完成时进行钢混结合段的吊装和构建的具体步骤还包括: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的具体步骤包括:

7.一种桥梁,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桥梁施工方法建造而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塔柱中每个节段上均设有匹配对位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愿周科成刘福贵杨光武关荣通黄德荣曹志远朱剑锋魏涵雨瞿廷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