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症患者临床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4875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0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重症患者临床用固定装置,包括病床本体;还包括:所述病床本体的正面左右两侧均贴合设置有抵触横板,且对称设置的抵触横板的顶面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于支撑立柱的底端;其中,对称设置的抵触横板的正面中心位置处均设置有用于对患者四肢绑缚的固定横板,且对称设置的固定横板的外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调节转钮;其中,对称设置的固定横板的顶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绑缚框架。该重症患者临床用固定装置,通过设置于病床本体正面左右两侧的固定横板与抵触扶杆对患者的侧边进行限位,同时固定横板顶面的绑缚框架与绑缚条带对患者的肢体进行固定,防止在治疗时发生移动,保证救治过程中的平稳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重症临床相关,具体为一种重症患者临床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1、重症患者是指患者的病情发病急骤,病情危重,变化迅速,稍有不慎常常造成不可弥补的后果,进而需要对患者的肢体进行固定,以便医师能够在短期内做出正确的判断,并确定治疗措施;

2、公开号cn209286002u公开了一种医疗重症医学临床用固定装置通过设置警报装置,能够使病人在乱动的时候能够发出警报告知看护者和护士,使看护者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意外情况,有效的避免了意外的发生,达到了很好的警报效果;

3、但是上述用于重症患者的临床固定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通过两个呈半圆状的固定环对患者的四肢进行限位,但操作过程中针对固定环的连接还需要通过旋转螺栓进行紧固连接,该类操作费时费力,并且针对不同体型的患者该固定环也无法适配,进而给固定操作带来一定的不变,容易错失重症患者救治的黄金时间。

4、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重症患者临床用固定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症患者临床用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通过两个呈半圆状的固定环对患者的四肢进行限位,但操作过程中针对固定环的连接还需要通过旋转螺栓进行紧固连接,该类操作费时费力,并且针对不同体型的患者该固定环也无法适配,进而给固定操作带来一定的不变,容易错失重症患者救治的黄金时间。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重症患者临床用固定装置,包括病床本体,以及固定安装于病床本体左右两端用于对头部和足部防护的承载衬板;

3、对称安装的所述承载衬板的底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用于移动的驱动导轮,且对称安装的承载衬板的内侧下方均固定连接于斜拉定位块的底端;

4、还包括:

5、所述病床本体的正面左右两侧均贴合设置有防止患者侧向翻滚的抵触横板,且对称设置的抵触横板的顶面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于支撑立柱的底端;

6、其中,对称设置的抵触横板的正面中心位置处均设置有用于对患者四肢绑缚的固定横板,且对称设置的固定横板的外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调节转钮;

7、其中,对称设置的固定横板的顶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绑缚框架,且左右两侧绑缚框架的内部均固定设置有用于对患者四肢固定的绑缚条带。

8、优选的,所述病床本体的底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于承载衬板内侧斜拉定位块的顶端,且病床本体的横向中心轴线与左右两侧承载衬板的竖向中心轴线之间相互垂直分布设置,对称设置的所述驱动导轮为两个一组方式设置,通过对称设置的承载衬板能够保证病床本体的平稳性。

9、优选的,对称设置的所述抵触横板的上方滑动设置有抵触扶杆,且抵触扶杆的底面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左右两侧支撑立柱的顶端,并且抵触横板内部左右两侧支撑立柱的底端均等距离固定设置有锁止齿块。

10、对称设置的所述抵触横板的内部左右两侧均滑动设置有抵触齿板,且对称设置的抵触齿板的底端均固定连接于解锁滑板的顶端,并且初始状态下的抵触齿板的顶面啮合连接于支撑立柱底端外壁的锁止齿块之间。

11、优选的,对称设置的所述解锁滑板与抵触横板的内壁之间通过限位弹簧相互连接,且左右两侧解锁滑板的底端均滑动贯穿于抵触横板的底面外部,并且抵触横板可通过正面的固定横板连接于病床本体的正面。

12、优选的,对称设置的所述解锁滑板与抵触横板的内壁之间通过限位弹簧相互连接,且左右两侧解锁滑板的底端均滑动贯穿于抵触横板的底面外部,并且抵触横板可通过正面的固定横板连接于病床本体的正面。

13、优选的,对称设置的所述固定横板的内部均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双向螺纹杆,且左右两侧双向螺纹杆的外端与调节转钮之间相互连接,并且双向螺纹杆的中部与固定横板的内壁之间通过扭力弹簧相互连接,而且双向螺纹杆的左右两侧均螺纹连接有导向滑块。

14、优选的,对称设置的所述固定横板的左右两侧呈上下对称的方式滑动设置有夹持侧板,且对称设置的夹持侧板与固定横板之间通过复位弹簧相互连接,并且固定横板内部左右两侧的导向滑块与夹持侧板的内端之间通过翻转导杆相互铰接。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重症患者临床用固定装置,通过设置于病床本体正面左右两侧的固定横板与抵触扶杆对患者的侧边进行限位,同时固定横板顶面的绑缚框架与绑缚条带对患者的肢体进行固定,防止在治疗时发生移动,保证救治过程中的平稳性,其具体内容如下:

16、1.调节转钮带动双向螺纹杆进行旋转,进而带动螺纹连接的导向滑块以及翻转导杆向外侧滑动,并在夹持侧板的限位之下带动夹持侧板向外侧移动,进而使其扩展适应不同规格的病床本体,而后将夹持侧板贴合于病床本体的正面,并在复位弹簧的复位压缩下带动夹持侧板向内侧移动进而复位,使其夹持在病床本体的上下两侧,同时将抵触横板一并夹持在病床本体的正面;

17、2.通过固定横板顶面的绑缚框架对绑缚条带进行安装,使得多个绑缚条带能够对患者的肢体进行固定,人为向上拉起抵触扶杆并带动支撑立柱进行翻转,当支撑立柱呈竖直状态之后抵触齿板重新与锁止齿块进行啮合,进而防止抵触扶杆在使用时发生移动,并通过抵触扶杆对患者的侧边进行限位,防止在治疗时患者发生翻滚,防止在治疗时发生移动,保证救治过程中的平稳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症患者临床用固定装置,包括病床本体(1),以及固定安装于病床本体(1)左右两端用于对头部和足部防护的承载衬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患者临床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病床本体(1)的底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于承载衬板(2)内侧斜拉定位块(4)的顶端,且病床本体(1)的横向中心轴线与左右两侧承载衬板(2)的竖向中心轴线之间相互垂直分布设置,对称设置的所述驱动导轮(3)为两个一组方式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重症患者临床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对称设置的所述抵触横板(5)的上方滑动设置有抵触扶杆(11),且抵触扶杆(11)的底面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左右两侧支撑立柱(6)的顶端,并且抵触横板(5)内部左右两侧支撑立柱(6)的底端均等距离固定设置有锁止齿块(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重症患者临床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对称设置的所述抵触横板(5)的内部左右两侧均滑动设置有抵触齿板(13),且对称设置的抵触齿板(13)的底端均固定连接于解锁滑板(14)的顶端,并且初始状态下的抵触齿板(13)的顶面啮合连接于支撑立柱(6)底端外壁的锁止齿块(1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重症患者临床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对称设置的所述解锁滑板(14)与抵触横板(5)的内壁之间通过限位弹簧(15)相互连接,且左右两侧解锁滑板(14)的底端均滑动贯穿于抵触横板(5)的底面外部,并且抵触横板(5)可通过正面的固定横板(7)连接于病床本体(1)的正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患者临床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对称设置的所述固定横板(7)的内部均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双向螺纹杆(16),且左右两侧双向螺纹杆(16)的外端与调节转钮(8)之间相互连接,并且双向螺纹杆(16)的中部与固定横板(7)的内壁之间通过扭力弹簧(17)相互连接,而且双向螺纹杆(16)的左右两侧均螺纹连接有导向滑块(1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重症患者临床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对称设置的所述固定横板(7)的左右两侧呈上下对称的方式滑动设置有夹持侧板(19),且对称设置的夹持侧板(19)与固定横板(7)之间通过复位弹簧(20)相互连接,并且固定横板(7)内部左右两侧的导向滑块(18)与夹持侧板(19)的内端之间通过翻转导杆(21)相互铰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症患者临床用固定装置,包括病床本体(1),以及固定安装于病床本体(1)左右两端用于对头部和足部防护的承载衬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患者临床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病床本体(1)的底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于承载衬板(2)内侧斜拉定位块(4)的顶端,且病床本体(1)的横向中心轴线与左右两侧承载衬板(2)的竖向中心轴线之间相互垂直分布设置,对称设置的所述驱动导轮(3)为两个一组方式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重症患者临床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对称设置的所述抵触横板(5)的上方滑动设置有抵触扶杆(11),且抵触扶杆(11)的底面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左右两侧支撑立柱(6)的顶端,并且抵触横板(5)内部左右两侧支撑立柱(6)的底端均等距离固定设置有锁止齿块(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重症患者临床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对称设置的所述抵触横板(5)的内部左右两侧均滑动设置有抵触齿板(13),且对称设置的抵触齿板(13)的底端均固定连接于解锁滑板(14)的顶端,并且初始状态下的抵触齿板(13)的顶面啮合连接于支撑立柱(6)底端外壁的锁止齿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智荣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