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光伏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光伏屋顶及其通道。
技术介绍
1、为便于对分布式光伏屋顶的运维,分布式光伏屋顶一般设置检修通道。现有检修通道采用玻璃钢格栅、镀锌钢格栅、镀锌钢丝网或不锈钢走道板制成。玻璃钢格栅虽然自重较轻,耐腐蚀性能较好。但玻璃钢格栅的强度和耐久度较差,导致玻璃钢格栅的使用寿命较短。镀锌钢格栅、镀锌钢丝网或不锈钢走道板,一般为一体式结构,不便于运输,在应用上具有很大限制。
2、因此,如何降低检修通道的安装难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光伏屋顶及其通道,通道的安装难度较低,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2、为实现本申请的目的而提供一种通道,包括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龙骨和多个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龙骨之间的横担,所述龙骨具有靠近所述横担设置的凹口,所述横担具有能够嵌入所述凹口的嵌入部,所述嵌入部设有第一配合部,所述凹口中设有第二配合部,二者配合实现咬合。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部为形成于所述凹口内壁的牙槽或第一摩擦纹路,所述第二配合部为形成于所述嵌入部外表面的第二摩擦纹路。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横担包括承载板和加强板,所述承载板平行所述龙骨设置,所述加强板固定于所述承载板的第二表面,所述加强板垂直所述承载板设置,所述加强板的至少一部分作为所述嵌入结构用于嵌入所述凹口中。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横担采用l形、t形或倒
6、在一些实施例中,各个所述横担平行设置,并沿所述龙骨的延伸方向排列,相邻两个横担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80mm。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板的第一表面设有防滑纹路。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龙骨包括翼板和腹板,所述翼板垂直于所述承载面,所述凹口于所述翼板上靠近所述承载面设置,所述腹板平行所述横担,并与所述翼板的远离所述承载面的一侧相连。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腹板具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固定安装夹具,所述安装夹具用于与光伏屋顶的屋顶本体相连。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为条形孔,所述条形孔沿所述龙骨的长度方向延伸。
11、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光伏屋顶,包括屋顶本体、光伏组件以及上述任意一种所述的通道,所述光伏组件排布在所述屋顶本体上,所述通道沿所述光伏组件排布方向延伸。
12、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本申请提供的通道,用于在检修光伏屋顶时供检修人员通过,包括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龙骨和多个设置在相邻的两个龙骨之间的横担,龙骨具有靠近承载面设置的凹口,横担具有能够嵌入凹口的嵌入部,嵌入部设有第一配合部,凹口中设有第二配合部,二者配合实现咬合。
14、通道采用分体式结构,便于运输和搬运,降低了运输和搬运的成本。横担与龙骨的凹口通过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的咬合固定,降低了横担和龙骨的连接难度,提高了安装效率,降低了安装成本。
15、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通道的光伏屋顶,并具有上述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龙骨和多个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龙骨之间的横担,所述龙骨具有靠近所述横担设置的凹口,所述横担具有能够嵌入所述凹口的嵌入部,所述嵌入部设有第一配合部,所述凹口中设有第二配合部,二者配合实现咬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为形成于所述凹口内壁的牙槽或第一摩擦纹路,所述第二配合部为形成于所述嵌入部外表面的第二摩擦纹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担包括承载板和加强板,所述承载板平行所述龙骨设置,所述加强板固定于所述承载板的第二表面,所述加强板垂直所述承载板设置,所述加强板的至少一部分作为所述嵌入部用于嵌入所述凹口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担采用L形、T形或倒U形型材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道,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横担平行设置,并沿所述龙骨的延伸方向排列,相邻两个横担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80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的第一表面设有防滑纹路。
7.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具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固定安装夹具,所述安装夹具用于与光伏屋顶的屋顶本体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为条形孔,所述条形孔沿所述龙骨的长度方向延伸。
10.一种光伏屋顶,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顶本体、光伏组件以及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通道,所述光伏组件排布在所述屋顶本体上,所述通道沿所述光伏组件排布方向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龙骨和多个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龙骨之间的横担,所述龙骨具有靠近所述横担设置的凹口,所述横担具有能够嵌入所述凹口的嵌入部,所述嵌入部设有第一配合部,所述凹口中设有第二配合部,二者配合实现咬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为形成于所述凹口内壁的牙槽或第一摩擦纹路,所述第二配合部为形成于所述嵌入部外表面的第二摩擦纹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担包括承载板和加强板,所述承载板平行所述龙骨设置,所述加强板固定于所述承载板的第二表面,所述加强板垂直所述承载板设置,所述加强板的至少一部分作为所述嵌入部用于嵌入所述凹口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担采用l形、t形或倒u形型材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道,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横担平行设置,并沿所述龙骨的延伸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华文,张兵,张荣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天合同创新能源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