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金属制品腐蚀测试,尤其是一种a法测试工装。
技术介绍
1、拉伸测试是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材料力学性能试验,一方面,拉伸试验的力学性能指标可以作为工程设计、评定材料和优选工艺的依据,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另一方面,拉伸试验可以揭示材料的基本力学行为规律,也是研究力学性能的基本试验方法。
2、拉伸试验,通常是在轴向加载条件下进行的,其特点是试验机加载轴线与试样轴线重合,载荷缓慢施加。
3、在材料试验机上进行拉伸试验,试样在负载平稳增加下发生变形直至断裂,可得出一系列强度指标(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金额塑性指标(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在高温下进行的拉伸试验还可以得到蠕变数据。
4、金属材料拉伸测试主要测试项目:
5、抗拉强度(rm):试样在屈服以后至拉断过程中最大力所对应的应力,表征材质承受最大应力的能力。
6、屈服强度:金属材料呈现屈服现象时,在试验期间达到塑性变形而力不增加的应力点,应区分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表征材质承受塑形变形的能力,对于没有明显上下屈服的材料,通常以测rp0.2代替屈服强度。
7、上屈服强度(reh):试样发生屈服而力首次下降前的最高应力。
8、下屈服强度(rel):在屈服期间,不计初始瞬时效应时的最低应力。
9、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非比例延伸率等于规定的引伸计标距百分率时的应力,如rp0.2表示规定非比例延伸率为0.2%时的应力。
10、断后伸长率(a):断后伸长率(a):试样
11、断面收缩率(z):断面收缩率(z):试样拉断后,缩颈处横截面积的最大缩减量与原始横截面积之比的百分率,表征材料塑性。
12、弹性模量:产生单位应变时需要的应力大小,表征材料抵抗变形能力的大小。
13、而钢铁制品的a法测试即为钢铁在酸性环境下的应力测试,针对目前的应力测试,常规方法为人工施加应力,同时辅以应力计测试应力值,由此检测到的测试数据误差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a法测试工装,能够在a法测试的过程中,稳定施加应力的数值,使检测到的测试数据误差较小,数据准确。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a法测试工装,包括底座、支撑柱、支撑杆、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其中,支撑柱安装在底座顶部,支撑杆安装在支撑柱的顶部,支撑杆水平设置,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通过测试线连接。
4、而且,所述支撑柱的顶部与支撑杆接触的位置为支撑杆的中心。
5、而且,所述测试线穿过第一定滑轮的端部设置砝码安装平台,测试线穿过第二定滑轮的端部与装有钢管试样的安装罐上置出的金属制品连接。
6、而且,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定滑轮的固定轴和第二定滑轮的固定轴表面设有外螺纹,第一定滑轮的固定轴和第二定滑轮的固定轴两侧设有固定螺母,通过固定螺母将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分别固定在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中。
7、而且,所述底座上设有安装罐底座,安装罐底座上方设有安装罐固定装置。
8、而且,所述安装罐固定装置包括安装罐固定柱,安装罐固定柱顶部通过螺栓安装固定卡块。
9、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0、本技术通过底座、支撑柱、支撑杆、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构建了a法测试工装,通过滑轮的原理,使安装罐上放置处的钢管试样受力等同于另一侧砝码的重量,避免了常规方法人工施加应力,同时辅以应力计测试应力值,导致检测到的测试数据误差较大的问题。本技术能够稳定施加应力的数值,使检测到的测试数据误差较小,数据准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A法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撑柱、支撑杆、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其中,支撑柱安装在底座顶部,支撑杆安装在支撑柱的顶部,支撑杆水平设置,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通过测试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法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的顶部与支撑杆接触的位置为支撑杆的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法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线穿过第一定滑轮的端部设置砝码安装平台,测试线穿过第二定滑轮的端部与装有钢管试样的安装罐上方置出的金属制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法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定滑轮的固定轴和第二定滑轮的固定轴表面设有外螺纹,第一定滑轮的固定轴和第二定滑轮的固定轴两侧设有固定螺母,通过固定螺母将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分别固定在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法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安装罐底座,安装罐底座上方设有安装罐固定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法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撑柱、支撑杆、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其中,支撑柱安装在底座顶部,支撑杆安装在支撑柱的顶部,支撑杆水平设置,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通过测试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法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的顶部与支撑杆接触的位置为支撑杆的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法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线穿过第一定滑轮的端部设置砝码安装平台,测试线穿过第二定滑轮的端部与装有钢管试样的安装罐上方置出的金属制品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旭光,穆瑞三,蔡景德,郑飞,朱群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钢管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