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地下排水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基坑排水沉降池。
技术介绍
1、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为了防止基坑内积水,需要借助地下排水结构对基坑内的水进行集中排放。现有常用的基坑排水地下结构为沉降池降水法,即在基坑坑底设置沉降池,并沿坑底的周围或中央开挖排水沟,使水流入沉降池中,再借助水泵抽水实现排水。
2、上述现有相关技术中,借助水泵直接抽取基坑沉降池内腔的水中混合了大量的泥沙,在水泵抽取时容易堵塞水泵,且抽取泥沙和水的混合物,相对于单纯抽水排放,无形中增加了水泵抽取的压力,增大水泵工作负荷,因此基于上述缺陷,现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借助水泵直接抽取基坑沉降池内腔的水中混合了大量的泥沙,在水泵抽取时容易堵塞水泵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坑排水沉降池,通过设置多级泥沙阻挡组件,能够实现泥沙与水的逐渐分离,水在第三分离池内腔经由u形管和排水管向外实现排放,同时借助u形管的设置进一步保证抽取泥沙顶端液面的水,排除第三分离池内腔底端泥沙对水抽取的不利影响。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基坑排水沉降池,包括基坑沉降池,所述基坑沉降池内腔形状为倒棱台形,所述基坑沉降池内腔底端沿周向首尾相通的开设有排水沟,且所述排水沟内腔下表面自首至尾沿顺时针方向设置成下坡,所述排水沟内腔首尾连通处设置有多层泥沙阻挡组件。
3、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多层泥沙阻挡组件包括第一泥沙阻挡组件和第二泥沙阻挡组件,所述第一泥沙阻挡组
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泥沙阻挡组件包括对称竖直开设于所述排水沟内侧壁的两个第一限位槽,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槽内腔由上至下可插拔的内嵌有第一挡板。
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泥沙阻挡组件包括对称竖直开设于所述排水沟内侧壁的两个第二限位槽,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槽内腔由上至下可插拔的内嵌有第二挡板。
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挡板后侧设置有第一分离池,且所述第一分离池上表面由后向前设置呈下坡。
7、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外壁相对一侧的空间形成第二分离池。
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排水沟内腔下坡起始点形成第三分离池。
9、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分离池内腔设置有抽水组件,所述抽水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基坑沉降池上表面的水泵,所述水泵连接有连接管一端,所述连接管另一端连接有u形管,且所述水泵顶端连接有排水管。
1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u形管顶端端口低于所述第二挡板上表面所在高度。
1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多层泥沙阻挡组件上表面设置有遮挡部件,所述遮挡部件包括由前向后开设于所述基坑沉降池右侧倾斜侧壁处的安装槽,还包括由左向右滑动内嵌于所述安装槽内腔的盖板,且所述盖板外壁右侧开设有凹槽,所述连接管内嵌于所述盖板外壁开设的凹槽内腔。
12、本技术的一种基坑排水沉降池,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13、1、针对现有借助水泵直接抽取基坑沉降池内腔的水中混合了大量的泥沙,在水泵抽取时容易堵塞水泵的问题,本技术通过顺时针下坡设置的排水沟,保证水和泥沙沿排水沟的内腔顺时针进入第一分离池处实现初步收集,泥沙在第一分离池处实现初步沉降,水和少量泥沙漫过第一挡板进入第二分离池内腔进行再次沉降处理,泥沙进一步在第二分离池处沉降,最终水和极少的泥沙漫过第二挡板进入第三分离池处,实现泥沙和水的多层级分离,同时借助u形管的设置进一步保证抽取泥沙顶端液面的水,排除第三分离池内腔底端泥沙对水抽取的不利影响;
14、2、本申请通过底面倾斜设置的第一分离池,更加被便于对第一分离池处过滤沉积出来的泥沙进行刮除清理,有效保证第一分离池处的沉降深度和泥沙沉降效果;
15、3、本申请相对于传统抽取泥沙和水混合物,本申请对泥沙沉降分离后的水进行抽取,避免堵塞水泵的现象,且单纯抽水排放无需水泵提供过载压力,避免水泵工作负荷过大的情况出现;
16、4、本申请借助盖板内嵌至安装槽内腔,实现盖板在第一分离池、第二分离池、第三分离池顶端处的遮挡,避免泥沙和水直接进入第一分离池、第二分离池、第三分离池内腔未经沉降处理而直接排出的情况;
17、综上,本技术通过设置多级泥沙阻挡组件,能够实现泥沙与水的逐渐分离,水在第三分离池内腔经由u形管和排水管向外实现排放,同时借助u形管的设置进一步保证抽取泥沙顶端液面的水,排除第三分离池内腔底端泥沙对水抽取的不利影响,且有效避免堵塞水泵以及水泵工作负荷过大的情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坑排水沉降池,包括基坑沉降池(1),所述基坑沉降池(1)内腔形状为倒棱台形,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沉降池(1)内腔底端沿周向首尾相通的开设有排水沟(2),且所述排水沟(2)内腔下表面自首至尾沿顺时针方向设置成下坡,所述排水沟(2)内腔首尾连通处设置有多层泥沙阻挡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排水沉降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泥沙阻挡组件包括第一泥沙阻挡组件和第二泥沙阻挡组件,所述第一泥沙阻挡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泥沙阻挡组件后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坑排水沉降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泥沙阻挡组件包括对称竖直开设于所述排水沟(2)内侧壁的两个第一限位槽(3),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槽(3)内腔由上至下可插拔的内嵌有第一挡板(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坑排水沉降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泥沙阻挡组件包括对称竖直开设于所述排水沟(2)内侧壁的两个第二限位槽(5),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槽(5)内腔由上至下可插拔的内嵌有第二挡板(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坑排水沉降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4)后侧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坑排水沉降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4)和所述第二挡板(6)外壁相对一侧的空间形成第二分离池(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坑排水沉降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板(6)与所述排水沟(2)内腔下坡起始点形成第三分离池(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坑排水沉降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分离池(9)内腔设置有抽水组件,所述抽水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基坑沉降池(1)上表面的水泵(10),所述水泵(10)连接有连接管(11)一端,所述连接管(11)另一端连接有U形管(12),且所述水泵(10)顶端连接有排水管(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坑排水沉降池,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管(12)顶端端口低于所述第二挡板(6)上表面所在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坑排水沉降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泥沙阻挡组件上表面设置有遮挡部件,所述遮挡部件包括由前向后开设于所述基坑沉降池(1)右侧倾斜侧壁处的安装槽(14),还包括由左向右滑动内嵌于所述安装槽(14)内腔的盖板(15),且所述盖板(15)外壁右侧开设有凹槽,所述连接管(11)内嵌于所述盖板(15)外壁开设的凹槽内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排水沉降池,包括基坑沉降池(1),所述基坑沉降池(1)内腔形状为倒棱台形,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沉降池(1)内腔底端沿周向首尾相通的开设有排水沟(2),且所述排水沟(2)内腔下表面自首至尾沿顺时针方向设置成下坡,所述排水沟(2)内腔首尾连通处设置有多层泥沙阻挡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排水沉降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泥沙阻挡组件包括第一泥沙阻挡组件和第二泥沙阻挡组件,所述第一泥沙阻挡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泥沙阻挡组件后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坑排水沉降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泥沙阻挡组件包括对称竖直开设于所述排水沟(2)内侧壁的两个第一限位槽(3),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槽(3)内腔由上至下可插拔的内嵌有第一挡板(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坑排水沉降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泥沙阻挡组件包括对称竖直开设于所述排水沟(2)内侧壁的两个第二限位槽(5),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槽(5)内腔由上至下可插拔的内嵌有第二挡板(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坑排水沉降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4)后侧设置有第一分离池(7),且所述第一分离池(7)上表面由后向前设置呈下坡。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路路,张力华,张宸笙,赵作成,张宇,陈豪,康凯旋,吉源,唐锦录,崔玉波,郑志海,王东玺,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航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