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眼镜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镜腿喷油用避油治具。
技术介绍
1、对于眼镜的生产来说,离不开镜腿的喷油工艺,以通过对镜腿的喷油处理以满足镜腿的设计工艺需要。
2、而在图1及图2所示的镜腿200中,镜腿200内具有从该镜腿200的厚度方向贯穿镜腿200之第一端面210的套装腔220,套装腔220还从镜腿200的长度方向贯穿镜腿200的第二端面230,镜腿200的第三端面240在镜腿200的长度方向与第二端面230相对布置,镜腿200的第四端面250在镜腿200的厚度方向与第一端面210相对布置;其中,镜腿200的第二端面230和第四端面250需要喷油处理,其它位置不需要喷油处理,故在喷油前,对镜腿200不需要喷油的其它位置进行避油处理。
3、而目前,对图1及图2所示的镜腿200进行避油处理中,缺少相应的治具对镜腿200的第一端面210、第三端面240及工艺孔260的避油处理。
4、因此,急需要一种镜腿喷油用避油治具来克服上述的一个或多个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及避油可靠的镜腿喷油用避油治具。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镜腿喷油用避油治具适用于对镜腿避油,包括长条形的支撑架及多个在所述支撑架上沿所述支撑架的长度方向隔开排列的避油单元,每个所述避油单元包含侧封盖及与所述镜腿的轮廓相匹配的承托台,所述承托台上设有向上凸出所述承托台的顶面并用于与所述镜腿之套装腔配合的套装结构,所述套装结构与所述承托台的
3、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的镜腿喷油用避油治具包括长条形的支撑架及多个在支撑架上沿支撑架的长度方向隔开排列的避油单元,以使得本技术的镜腿喷油用避油治具一次能同时对多个镜腿进行避油操作,故简化了结构;再由于每个避油单元包含侧封盖及与镜腿轮廓相匹配的承托台,承托台上设有向上凸出承托台的顶面并用于与镜腿之套装腔配合的套装结构,套装结构与承托台的第一端部相平齐,这样可封闭镜腿之套装腔贯穿第二端面所形成的开口;承托台的第二端部凸出套装结构,且承托台的顶面被配置为在套装结构与套装腔套装配合时与镜腿的第一端面相贴合而遮盖该第一端面,侧封盖与承托台的第二端部盖合连接以用于遮盖镜腿的第三端面;这样使得镜腿的第一端面、第三端面及套装腔均被可靠地遮盖起来,有效地防止油漆贴附于它们上。
4、较佳地,所述侧封盖的中部处向外延伸出一朝远离所述承托台布置的供使用者握拿的柄体,所述柄体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正多边形。
5、较佳地,每个所述避油单元还包含被配置为用于封闭所述镜腿之工艺孔的顶封盖,所述套装结构上开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还向下贯穿所述承托台,所述顶封盖的中部设有位于所述顶封盖正下方的插接柱,所述插接柱插接于所述插接孔中。
6、较佳地,所述顶封盖的四周轮廓为带半圆的矩形,所述顶封盖的四周侧壁上设有由所述顶封盖下至上的方向向该顶封盖的中心倾斜的环状的倾斜结构。
7、较佳地,所述顶封盖的底端开设有环绕所述插接柱的环形缺口,所述环形缺口贯穿所述顶封盖的四周侧壁和底端端面。
8、较佳地,所述支撑架从所述承托台的下方与所述承托台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一用于与外界插接体插接的插接头。
9、较佳地,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承托台的中部处,所述支撑架包含“u”字形的主连接块及主加强直筋,相邻两所述承托台彼此面对的侧壁之间通过一个所述主连接块连接在一起,相邻两所述主连接块之间连接有一个位于所述承托台正下方的主加强直筋,所述插接头位于一个所述主连接块的正下方并与该主连接块固定连接。
10、较佳地,所述主连接块具有在所述承托台的上下方向与所述承托台的侧壁对接伸展的主对接伸展部及与所述主对接伸展部连接的主横置部。
11、较佳地,相邻两所述承托台彼此面对的侧壁之间通过“u”字形的副连接块连在一起,所述副连接块分别布置于与所述承托台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相邻设的位置处,所述副连接块具有在所述承托台的上下方向与所述承托台的侧壁对接伸展的副对接伸展部及与所述副对接伸展部连接的副横置部。
12、较佳地,相邻两所述副对接伸展部之间连接有一位于所述承托台正下方的副加强直筋,所述副加强直筋还与所述承托台连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镜腿喷油用避油治具,适用于对镜腿避油,其特征在于,所述镜腿喷油用避油治具包括长条形的支撑架及多个在所述支撑架上沿所述支撑架的长度方向隔开排列的避油单元,每个所述避油单元包含侧封盖及与所述镜腿的轮廓相匹配的承托台,所述承托台上设有向上凸出所述承托台的顶面并用于与所述镜腿之套装腔配合的套装结构,所述套装结构与所述承托台的第一端部相平齐,所述承托台的第二端部凸出所述套装结构,所述承托台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沿该承托台的长度方向相对布置,所述承托台的顶面被配置为在所述套装结构与套装腔套装配合时与所述镜腿的第一端面相贴合而遮盖该第一端面,所述侧封盖与所述承托台的第二端部盖合连接以用于遮盖所述镜腿的第三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腿喷油用避油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封盖的中部处向外延伸出一朝远离所述承托台布置的供使用者握拿的柄体,所述柄体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正多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腿喷油用避油治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避油单元还包含被配置为用于封闭所述镜腿之工艺孔的顶封盖,所述套装结构上开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还向下贯穿所述承托台,所述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腿喷油用避油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封盖的四周轮廓为带半圆的矩形,所述顶封盖的四周侧壁上设有由所述顶封盖下至上的方向向该顶封盖的中心倾斜的环状的倾斜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腿喷油用避油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封盖的底端开设有环绕所述插接柱的环形缺口,所述环形缺口贯穿所述顶封盖的四周侧壁和底端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腿喷油用避油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从所述承托台的下方与所述承托台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一用于与外界插接体插接的插接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镜腿喷油用避油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承托台的中部处,所述支撑架包含“U”字形的主连接块及主加强直筋,相邻两所述承托台彼此面对的侧壁之间通过一个所述主连接块连接在一起,相邻两所述主连接块之间连接有一个位于所述承托台正下方的主加强直筋,所述插接头位于一个所述主连接块的正下方并与该主连接块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镜腿喷油用避油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接块具有在所述承托台的上下方向与所述承托台的侧壁对接伸展的主对接伸展部及与所述主对接伸展部连接的主横置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腿喷油用避油治具,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承托台彼此面对的侧壁之间通过“U”字形的副连接块连在一起,所述副连接块分别布置于与所述承托台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相邻设的位置处,所述副连接块具有在所述承托台的上下方向与所述承托台的侧壁对接伸展的副对接伸展部及与所述副对接伸展部连接的副横置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镜腿喷油用避油治具,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副对接伸展部之间连接有一位于所述承托台正下方的副加强直筋,所述副加强直筋还与所述承托台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腿喷油用避油治具,适用于对镜腿避油,其特征在于,所述镜腿喷油用避油治具包括长条形的支撑架及多个在所述支撑架上沿所述支撑架的长度方向隔开排列的避油单元,每个所述避油单元包含侧封盖及与所述镜腿的轮廓相匹配的承托台,所述承托台上设有向上凸出所述承托台的顶面并用于与所述镜腿之套装腔配合的套装结构,所述套装结构与所述承托台的第一端部相平齐,所述承托台的第二端部凸出所述套装结构,所述承托台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沿该承托台的长度方向相对布置,所述承托台的顶面被配置为在所述套装结构与套装腔套装配合时与所述镜腿的第一端面相贴合而遮盖该第一端面,所述侧封盖与所述承托台的第二端部盖合连接以用于遮盖所述镜腿的第三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腿喷油用避油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封盖的中部处向外延伸出一朝远离所述承托台布置的供使用者握拿的柄体,所述柄体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正多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腿喷油用避油治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避油单元还包含被配置为用于封闭所述镜腿之工艺孔的顶封盖,所述套装结构上开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还向下贯穿所述承托台,所述顶封盖的中部设有位于所述顶封盖正下方的插接柱,所述插接柱插接于所述插接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腿喷油用避油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封盖的四周轮廓为带半圆的矩形,所述顶封盖的四周侧壁上设有由所述顶封盖下至上的方向向该顶封盖的中心倾斜的环状的倾斜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腿喷油用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刚,黄华,胡建勇,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德威铸造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