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发光模组结构发光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3389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3:1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薄发光模组结构发光检测设备,属于发光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夹持发光模组并上料的等间距上料组件;所述等间距上料组件接触连接有用于单点检测LED光源的多点发光检测组件;所述机架上还连接有用于筛选合格品并将产品归类下料的下料筛选组件;所述多点发光检测组件包括伸缩组件和检测组件;伸缩组件的一端与外界的支撑设备固定连接,伸缩组件的另一端与检测组件固定连接,检测组件与等间距上料组件接触连接。通过上述方式,等间距上料组件用于自动上料,多点发光检测组件用于多点光源的单点逐一检测,下料筛选组件用于自动筛选下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光检测,具体涉及一种超薄发光模组结构发光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1、生活中常见到一些卡片在夜里也能发光,这种发光卡片通常用到led芯片,再使用扩散膜将光分散达到雾化效果,用来增加卡盘的趣味性。卡片出厂前,需要对led的发光情况做检测。中国技术公开号为cn216792412u公开了一种led检测设备,通过将检测件内置于检测箱体内,当检测箱体与载料座围合时形成密闭的空间,对载料座上的物件进行保护的同时,也避免外界的物质影响检测的进行,有效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并通过升降驱动件驱动检测件靠近或远离载料座,以实现对载料座上物件的自动化检测;

2、但是以上专利仍存在一些问题:一、对于led芯片上有多组led灯时,无法做到单个光源逐一检测,当单个光源有问题时,无法检测出来,会影响产品的质量;二、每次上料时都需要驱动升降驱动件,再放入或拿去产品,耗时耗力,且无法自动筛分出合格和不合格的产品。

3、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超薄发光模组结构发光检测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超薄发光模组结构发光检测设备。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超薄发光模组结构发光检测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夹持发光模组并上料的等间距上料组件;所述等间距上料组件接触连接有用于单点检测led光源的多点发光检测组件;所述机架上还连接有用于筛选合格品并将产品归类下料的下料筛选组件;所述多点发光检测组件包括伸缩组件和检测组件;伸缩组件的一端与外界的支撑设备固定连接,伸缩组件的另一端与检测组件固定连接,检测组件与等间距上料组件接触连接。

4、更进一步的,所述等间距上料组件包括电机、传送带、转动辊、限位板和安放板;两组所述转动辊通过传送带转动连接,其中一组转动辊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电机固定安装在机架上,且电机的输出端与机架转动连接,两组所述转动辊通过轴承与机架的两端转动连接,两块所述安放板为一组,传送带上等间距固定安装有若干组安放板,安放板的长度方向与转动辊的长度方向一致,限位板的内壁与若干组安放板的两端外壁滑动接触连接。

5、更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和安放板与多点发光检测组件接触连接。

6、更进一步的,两组所述限位板与机架的两侧上端固定连接,且限位板位于上料位和检测位。

7、更进一步的,所述伸缩组件包括液压杆、第一支撑板和连接杆;两组所述液压杆的底端与外界的支撑结构固定连接,两组所述液压杆的顶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的两端底部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的中部底端与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

8、更进一步的,两组所述液压杆位于机架的两侧。

9、更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检测盒、间隔挡板、增光膜和光照传感器;检测盒的底端内壁固定安装有若干组间隔挡板,间隔挡板的外壁与检测盒的内壁形成空腔,每组空腔中安装有一组所述光照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检测盒的内壁顶端,间隔挡板和检测盒的底端与超薄发光模组结构的边缘接触连接,每组空腔对应一个发光源,每组空腔中部安装有一组增光膜,增光膜的外壁与间隔挡板的内壁固定连接,且光照传感器位于增光膜和检测盒的内壁顶端之间。

10、更进一步的,检测盒的顶端与液压杆的底端固定连接。

11、更进一步的,所述下料筛选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板、推送板、下料设备和气缸;第二支撑板的顶端与气缸固定连接,气缸的输出端与推送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推送板的另一端与超薄发光模组结构的一侧接触连接,超薄发光模组结构的底端与下料设备的顶端接触连接,下料设备与外界的驱动结构连接。

12、更进一步的,两组所述第二支撑板分别与机架的两侧固定连接,且两组所述第二支撑板分别位于合格下料工位和不合格下料工位。

13、有益效果

14、本技术通过上料时,将待检测的超薄发光模组结构放入处于上料位的两块所述安放板之间,限位板和安放板配合将超薄发光模组结构固定住,电机间歇启动,且电机的间歇时间与检测所需时长相同,电机带动转动辊间歇性转动,转动辊带动传送带间歇性移动,转动辊带动超薄发光模组结构匀速朝多点发光检测组件移动,当一组超薄发光模组结构完成检测后,自动为下一组检测上料,工序简单且节省时间;

15、本技术通过当其中一组超薄发光模组结构位于检测位时,传送带停止移动,液压杆带动第一支撑板下降,第一支撑板带动连接杆下降,连接杆带动检测盒下降,直到检测盒和间隔挡板的底端与超薄发光模组结构的顶端接触,检测盒和间隔挡板形成的空腔与发光源一一对应,检测盒与间隔挡板将每组发光源发出的光控制在对应的空腔内,放置单点光逸散以及外界的光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增光膜可以将光照增强,有利于消散扩散膜的影响,使得检测结果更准确,光照传感器用于单点检测每个光源的光照强度,并将结果传给外界的放大接收控制设备,当不满足发光强度的光点多余合格标准时,超薄发光模组结构判定为不合格,否则为合格,并将结果传输给下料筛选组件,便于自动筛选;当产品合格时,外界的控制设备控制合格工位的气缸启动,不合格工位的气缸静止,气缸带动推送板推动超薄发光模组结构移动到下料设备上,下料设备带动合格品到下一工序;当产品不合格时,外界的控制设备控制不合格工位的气缸启动,合格工位的气缸静止,不合格的产品被推动到不合格处的下料设备上被带走,完成产品的自动归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薄发光模组结构发光检测设备,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发光模组结构发光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等间距上料组件(2)包括电机(21)、传送带(22)、转动辊(23)、限位板(24)和安放板(25);两组所述转动辊(23)通过传送带(22)转动连接,其中一组转动辊(23)的一端与电机(2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电机(21)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且电机(21)的输出端与机架(1)转动连接,两组所述转动辊(23)通过轴承与机架(1)的两端转动连接,两块所述安放板(25)为一组,传送带(22)上等间距固定安装有若干组安放板(25),安放板(25)的长度方向与转动辊(23)的长度方向一致,限位板(24)的内壁与若干组安放板(25)的两端外壁滑动接触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薄发光模组结构发光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24)和安放板(25)与多点发光检测组件(3)接触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薄发光模组结构发光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限位板(24)与机架(1)的两侧上端固定连接,且限位板(24)位于上料位和检测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薄发光模组结构发光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31)包括液压杆(311)、第一支撑板(312)和连接杆(313);两组所述液压杆(311)的底端与外界的支撑结构固定连接,两组所述液压杆(311)的顶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312)的两端底部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312)的中部底端与连接杆(313)的顶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薄发光模组结构发光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液压杆(311)位于机架(1)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薄发光模组结构发光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32)包括检测盒(321)、间隔挡板(322)、增光膜(323)和光照传感器(324);检测盒(321)的底端内壁固定安装有若干组间隔挡板(322),间隔挡板(322)的外壁与检测盒(321)的内壁形成空腔,每组空腔中安装有一组所述光照传感器(324),光照传感器(324)固定安装在检测盒(321)的内壁顶端,间隔挡板(322)和检测盒(321)的底端与超薄发光模组结构的边缘接触连接,每组空腔对应一个发光源,每组空腔中部安装有一组增光膜(323),增光膜(323)的外壁与间隔挡板(322)的内壁固定连接,且光照传感器(324)位于增光膜(323)和检测盒(321)的内壁顶端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薄发光模组结构发光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检测盒(321)的顶端与液压杆(311)的底端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超薄发光模组结构发光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筛选组件(4)包括第二支撑板(41)、推送板(42)、下料设备(43)和气缸(44);第二支撑板(41)的顶端与气缸(44)固定连接,气缸(44)的输出端与推送板(42)的一端固定连接,推送板(42)的另一端与超薄发光模组结构的一侧接触连接,超薄发光模组结构的底端与下料设备(43)的顶端接触连接,下料设备(43)与外界的驱动结构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超薄发光模组结构发光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第二支撑板(41)分别与机架(1)的两侧固定连接,且两组所述第二支撑板(41)分别位于合格下料工位和不合格下料工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发光模组结构发光检测设备,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发光模组结构发光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等间距上料组件(2)包括电机(21)、传送带(22)、转动辊(23)、限位板(24)和安放板(25);两组所述转动辊(23)通过传送带(22)转动连接,其中一组转动辊(23)的一端与电机(2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电机(21)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且电机(21)的输出端与机架(1)转动连接,两组所述转动辊(23)通过轴承与机架(1)的两端转动连接,两块所述安放板(25)为一组,传送带(22)上等间距固定安装有若干组安放板(25),安放板(25)的长度方向与转动辊(23)的长度方向一致,限位板(24)的内壁与若干组安放板(25)的两端外壁滑动接触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薄发光模组结构发光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24)和安放板(25)与多点发光检测组件(3)接触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薄发光模组结构发光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限位板(24)与机架(1)的两侧上端固定连接,且限位板(24)位于上料位和检测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薄发光模组结构发光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31)包括液压杆(311)、第一支撑板(312)和连接杆(313);两组所述液压杆(311)的底端与外界的支撑结构固定连接,两组所述液压杆(311)的顶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312)的两端底部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312)的中部底端与连接杆(313)的顶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薄发光模组结构发光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液压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景远刘文礼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德美恒业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