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移动的双效外循环蒸发预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3240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3:1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移动的双效外循环蒸发预热器,涉及蒸发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机构,壳体机构的底部设置有移动机构,壳体机构的顶部设置有搅拌机构,壳体机构包括外壳,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内壳,外壳与内壳之间设置有预热腔,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液管,进液管上端延伸进内壳的内部,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出液管,出液管的下端延伸进内壳的内部,外壳的侧壁上设置有进蒸汽管和出蒸汽管。本技术通过移动机构的设计,可对装置整体进行移动,再通过螺纹柱与固定螺母的配合,将移动机构与壳体机构进行固定,方便后续进行拆卸与安装,用户能够根据所需预热的节点将装置移动到附近,节省了拆卸装置的步骤,大大提高了本装置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蒸发处理,具体涉及一种便于移动的双效外循环蒸发预热器


技术介绍

1、多效蒸发将几个蒸发器串联运行的蒸发操作,使蒸汽热能得到多次利用,从而提高热能的利用率,多用于水溶液的处理,现有的双效外循环蒸发器中原料会先通过预热器,而预热器的热源一般都是来自于经过一效蒸发器后的剩余蒸汽,而利用后的蒸汽会再外排或回收,但往往进行预热后的蒸汽仍然温度较高,只需再一定加温就可以回用,所以如果预热器直接提供其他热源,可以直接对蒸汽和原料进行预热,则蒸汽可以直接回用。

2、现在专利公开号为cn206635066u公开了一种用于多效蒸发的预热器,包括加热部件、支架和壳体;壳体顶部设有蒸汽入口和蒸汽出口,物料收集装置为设置在壳体底部的物料收集槽,物料收集槽的末端设有用于水平推拉物料收集槽的拉杆。

3、为了解决料液在蒸发室中蒸发出来的二次蒸汽中容易夹带液沫,液沫中溶有可溶性盐类,会造成产品损失的问题,现有技术是采用通过加热部件的作用,液沫进一步蒸发,实现了液沫数量的减少;通过物料收集装置,实现了对液沫蒸发析出物料的回收;通过加热部件作用,二次蒸汽进一步升温,为蒸发提供了更多热量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是还会出现装置不便进行移动的情况,进而导致由于位置固定不能更好的调节预热节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双效外循环蒸发预热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便于移动的双效外循环蒸发预热器,包括壳体机构,所述壳体机构的底部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壳体机构的顶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壳体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内壳,所述外壳与内壳之间设置有预热腔,所述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上端延伸进内壳的内部,所述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下端延伸进内壳的内部,所述外壳的侧壁上设置有进蒸汽管和出蒸汽管,所述进蒸汽管和出蒸汽管分别位于外壳侧壁的下端和上端,预热腔内部存在高温蒸汽用于预热内壳内部的原料。

4、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进蒸汽管和出蒸汽管的一端穿过外壳延伸进预热腔中,所述预热腔中固定安装有螺旋加热丝,所述外壳的侧壁底部螺纹连接在螺纹柱的一端,所述螺纹柱的数量为六组且均匀分布在外壳的四周,所述螺纹柱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

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加热丝用于进一步提高预热腔内部蒸汽的温度,加快预热的速度。

6、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底部四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固定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件。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万向轮的设计,便于对装置进行整体移动,可根据所需预热的节点移动装置。

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件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壁与螺纹柱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固定环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紧固箍,所述紧固箍的内径略小于与外壳的外径。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纹柱与固定螺母的配合,将移动机构与壳体机构进行固定,同时方便后续进行拆卸。

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底部与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轴联器,所述轴联器的底部转动连接在转杆的一端。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轴联器的设计,便于电机带动转杆进行转动。

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杆的另一端穿过外壳和内壳的顶部延伸进内壳的内部,所述转杆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数量为四组且相邻两组之间呈90°夹角。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搅拌杆呈90°夹角能够保证内部原料得到充分的搅拌。

14、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搅拌杆的长度略小于内壳的内径,所述转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底部与内壳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环用于限制转杆的位置防止转杆在进行转动时受到较大的阻力导致位置发生偏移造成电机的损坏。

1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7、1、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双效外循环蒸发预热器,通过移动机构的设计,可对装置整体进行移动,再通过螺纹柱与固定螺母的配合,将移动机构与壳体机构进行固定,方便后续进行拆卸与安装,使得用户能够根据所需预热的节点将装置移动到附近进行连接,节省了拆卸装置的步骤,大大提高了本装置的便捷性。

18、2、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双效外循环蒸发预热器,通过搅拌机构的设计,可使得电机带动转杆和搅拌杆进行转动,搅拌杆转动时将原料搅拌均匀,加大了原料的受热面积,加快原料的预热速度,通过限位环用于限制转杆的位置,防止转杆发生偏移造成电机的损坏,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移动的双效外循环蒸发预热器,包括壳体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机构(1)的底部设置有移动机构(2),所述壳体机构(1)的顶部设置有搅拌机构(3),所述壳体机构(1)包括外壳(11),所述外壳(11)的内部设置有内壳(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双效外循环蒸发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蒸汽管(15)和出蒸汽管(17)的一端穿过外壳(11)延伸进预热腔中,所述预热腔中固定安装有螺旋加热丝(16),所述外壳(11)的侧壁底部螺纹连接在螺纹柱(18)的一端,所述螺纹柱(18)的数量为六组且均匀分布在外壳(11)的四周,所述螺纹柱(18)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1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双效外循环蒸发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2)包括固定环(21),所述固定环(21)的底部四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2),所述支撑腿(2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23),所述固定环(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件(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双效外循环蒸发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24)上开设有连接孔(25),所述连接孔(25)的内壁与螺纹柱(18)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固定环(2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紧固箍(26),所述紧固箍(26)的内径略小于与外壳(11)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双效外循环蒸发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3)包括减速电机(31),所述减速电机(31)的底部与外壳(1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减速电机(31)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轴联器(32),所述轴联器(32)的底部转动连接在转杆(33)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双效外循环蒸发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33)的另一端穿过外壳(11)和内壳(12)的顶部延伸进内壳(12)的内部,所述转杆(33)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搅拌杆(34),所述搅拌杆(34)的数量为四组且相邻两组之间呈90°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双效外循环蒸发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34)的长度略小于内壳(12)的内径,所述转杆(33)的底部转动连接有限位环(35),所述限位环(35)的底部与内壳(1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移动的双效外循环蒸发预热器,包括壳体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机构(1)的底部设置有移动机构(2),所述壳体机构(1)的顶部设置有搅拌机构(3),所述壳体机构(1)包括外壳(11),所述外壳(11)的内部设置有内壳(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双效外循环蒸发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蒸汽管(15)和出蒸汽管(17)的一端穿过外壳(11)延伸进预热腔中,所述预热腔中固定安装有螺旋加热丝(16),所述外壳(11)的侧壁底部螺纹连接在螺纹柱(18)的一端,所述螺纹柱(18)的数量为六组且均匀分布在外壳(11)的四周,所述螺纹柱(18)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1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双效外循环蒸发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2)包括固定环(21),所述固定环(21)的底部四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2),所述支撑腿(2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23),所述固定环(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件(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双效外循环蒸发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秀山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菲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