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冷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3220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3:1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冷凝装置,包括:罐主体,罐主体的顶部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有密封盖;冷凝管组,其固定在密封盖中部,冷凝管组的下部固定有冷凝器,冷凝器位于罐主体内部;进料管,其固定在罐主体外侧且位于罐主体上部的位置处;排放阀门,其固定在罐主体底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冷凝装置,通过冷凝管组、冷凝器的结构设计,能够提升大固化剂与冷凝器的接触面积,同时冷凝器在内部占有大量面积,既不干扰固化剂的流出,又能够延缓固化剂的流出速度,提高冷凝性能,并通过冷凝管组的结构设计,有效提升冷凝管组的冷凝路径长度,从而确保冷凝效果;并通过连接的结构设计,可在冷凝过后将冷凝器从内部取出,进行清理,避免固化剂在冷凝器内部固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冷凝器,特别是涉及了一种新型冷凝装置


技术介绍

1、冷凝器为制冷系统的机件,属于换热器的一种,能把气体或蒸汽转变成液体,将管子中的热量,以很快的方式,传到管子附近的空气中,冷凝器工作过程是个放热的过程,所以冷凝器温度都是较高的,冷凝器为制冷系统的机件,属于换热器的一种,能把气体或蒸汽转变成液体,将管子中的热量,以很快的方式,传到管子附近的空气中,冷凝器工作过程是个放热的过程,所以冷凝器温度都是较高的,随着目前社会不断进步,坚持可持续发展,人们对冷凝器结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在聚氨酯材料生产中,聚氨酯固化剂能够用于提高聚氨酯材料的性能,在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降温冷凝处理。

3、如中国技术专利(cn217175005u)公开了一种新型冷凝装置,其中记载了:“通过顶盖和清理件等的设置,该装置可以通过清理件对罐体内部进行清理,避免因固化剂残留黏附于罐体内部,影响冷凝器的使用性能,并且该装置通过片式散热片的设置,能够加大固化剂与散热器的接触面积”,还记载了:“聚氨酯固化剂具有一定的黏性,冷凝过后对冷凝器内部不进行处理会造成固化剂在冷凝器内部固化,造成设备损坏或性能降低”的技术问题。

4、综合上述,可知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聚氨酯固化剂具有一定的黏性,冷凝过后对冷凝器内部不进行处理会造成固化剂在冷凝器内部固化,造成设备损坏或性能降低,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新型冷凝装置,为解决上述专利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冷凝装置,通过冷凝管组、冷凝器的结构设计,能够提升大固化剂与冷凝器的接触面积,同时冷凝器在内部占有大量面积,既不干扰固化剂的流出,又能够延缓固化剂的流出速度,提高冷凝性能,并通过冷凝管组的结构设计,有效提升冷凝管组的冷凝路径长度,从而确保冷凝效果;并通过连接的结构设计,可在冷凝过后将冷凝器从内部取出,进行清理,避免固化剂在冷凝器内部固化。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3、一种新型冷凝装置,其应用于聚氨酯固化剂反应。

4、所述新型冷凝装置具体包括:

5、罐主体,所述罐主体的顶部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有密封盖;

6、冷凝管组,其固定在所述密封盖中部,所述冷凝管组的下部固定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位于罐主体内部;

7、进料管,其固定在所述罐主体外侧且位于罐主体上部的位置处;

8、排放阀门,其固定在所述罐主体底部。

9、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新型冷凝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罐主体的中部及上部均设置为圆柱形,所述罐主体的底部设置为漏斗形。

10、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新型冷凝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冷凝器的内部沿竖向平行设置有多个环形槽,所述冷凝器内部且位于两个相邻的两个环形槽之间开设有连接槽,所述环形槽与连接槽内部相连通,多个所述连接槽为左右交替开设,所述冷凝器的上端开设有与最上端环形槽相连通的锥台形凹槽。

11、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新型冷凝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冷凝管组包括进液管、环形管、连接管、出液管,所述环形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环形管为竖向平行设置,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环形管之间均通过连接管相连接,多个所述连接管为左右交替设置,所述进液管的下端与最上端的环形管相连接,所述出液管的下端与最下端的环形管相连接,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均延伸至密封盖上端外侧。

12、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新型冷凝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密封盖与冷凝器之间通过出液管固定连接。

13、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新型冷凝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限位扣座,所述罐主体的外侧顶端均固定有限位扣座,所述密封盖的外侧且与限位扣座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固定有限位扣柱,所述限位扣柱与限位扣座扣合连接,所述罐主体的顶部且与限位扣座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开设有与限位扣柱相配合的凹槽。

14、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新型冷凝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密封盖的顶部固定有提拉把手。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以下有益效果:

16、本技术提供的新型冷凝装置,通过冷凝管组、冷凝器的结构设计,能够提升大固化剂与冷凝器的接触面积,同时冷凝器在内部占有大量面积,既不干扰固化剂的流出,又能够延缓固化剂的流出速度,提高冷凝性能,并通过冷凝管组的结构设计,有效提升冷凝管组的冷凝路径长度,从而确保冷凝效果;并通过连接的结构设计,可在冷凝过后将冷凝器从内部取出,进行清理,避免固化剂在冷凝器内部固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主体(1)的中部及上部均设置为圆柱形,所述罐主体(1)的底部设置为漏斗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2)与冷凝器(4)之间通过出液管(1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限位扣座(14),所述罐主体(1)的外侧顶端均固定有限位扣座(14),所述密封盖(2)的外侧且与限位扣座(14)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固定有限位扣柱(13),所述限位扣柱(13)与限位扣座(14)扣合连接,所述罐主体(1)的顶部且与限位扣座(14)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开设有与限位扣柱(13)相配合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2)的顶部固定有提拉把手(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主体(1)的中部及上部均设置为圆柱形,所述罐主体(1)的底部设置为漏斗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2)与冷凝器(4)之间通过出液管(1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限位扣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映皓王小龙王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惊叹化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