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3092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3:10
本技术涉及纱线输送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纱装置。输纱装置,包括机座,安装在机座上的上盖、输纱轮和进纱张力控制组件;纱线从纱筒中拉出,经纱架、进纱张力控制组件后输入到输纱装置的输纱轮圆周表面上;所述进纱张力控制组件的上端设置有塑料帽,塑料帽的中部构建有设置有瓷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纱张力控制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瓷圈上方的,纱管座上可拆卸安装有导纱瓷圈结合件。该输纱装置在未安装纱管的情况下,纱线可以从较低的纱架上的导纱瓷眼拉到进纱张力控制组件的导纱瓷圈中,保证纱线输送过程中的张力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纱线输送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纱装置


技术介绍

1、如图1中所示,现有输纱装置包括机座1,安装在机座1上的上盖2、输纱轮3和进纱张力控制组件5,在上盖2上安装有支撑夹头4,输纱装置通过支撑夹头4固定在针织机的圆环上,工作时,纱线从纱筒中拉出,经纱架、纱管座9上的纱管6、进纱张力控制组件5后输入到输纱装置的输纱轮3圆周表面上。但在部分针织机使用客户中,由于各种原因(如价格便宜、习惯性等)客户没有安装纱管,这时,纱线从纱架上的导纱瓷眼中拉出,从进纱张力控制组件5的瓷圈7中输入,由于纱架上的导纱瓷眼的位置低于进纱张力控制组件5的瓷圈7,纱线在输送过程中摩擦到塑料帽8,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塑料帽8会被纱线磨损起槽,磨损后的塑料帽8会挂住输送过程中的纱线,从而造成纱线输送过程中的张力波动,甚至拉断纱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输纱装置,该输纱装置在未安装纱管的情况下,纱线可以从较低的纱架上的导纱瓷眼拉到进纱张力控制组件的导纱瓷圈中,保证纱线输送过程中的张力稳定。

2、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3、输纱装置,包括机座,安装在机座上的上盖、输纱轮和进纱张力控制组件;纱线从纱筒中拉出,经纱架、进纱张力控制组件后输入到输纱装置的输纱轮圆周表面上;所述进纱张力控制组件的上端设置有塑料帽,塑料帽的中部构建设置有瓷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纱张力控制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瓷圈上方的,纱管座上可拆卸安装有导纱瓷圈结合件。

4、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涉及一种输纱装置,该输纱装置在进纱张力控制组件的纱管座上没有安装纱管时,可在纱管座上可拆卸安装有导纱瓷圈结合件。工作时,纱线从纱筒中拉出,经纱架、纱瓷圈结合件、进纱张力控制组件后输入到输纱装置的输纱轮圆周表面上。此方案基于导纱瓷圈结合件的设置,由于四周无遮拦,纱线可以从较低的纱架上的导纱瓷眼拉到进纱张力控制组件的导纱瓷圈中,保证纱线输送过程中的张力稳定。

5、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导纱瓷圈结合件包括瓷圈座和导纱瓷圈;所述导纱瓷圈插接于瓷圈座的内圈中,导纱瓷圈的至少其端部的帽环部伸出于瓷圈座的上端。此方案中的瓷圈座和导纱瓷圈采用紧配套接的方式组装,加工制造简单,装配方便,成本低廉;其中的瓷圈座可用塑料注塑加工而成,导纱瓷圈插接于瓷圈座的内圈中,其端部的帽环部伸出于瓷圈座的上端。从而在纱线输送过程中,纱线仅与导纱瓷圈接触。

6、在具体的方案中,所述导纱瓷圈的轴部侧壁上构建有沿其周向连续布置的沟槽,瓷圈座的内圈侧壁上构建有连续或间断布置的内卡筋;当导纱瓷圈插接于瓷圈座的内圈中时,内卡筋嵌入到沟槽,从而使导纱瓷圈与瓷圈座连接。此方案加工制造简单,装配方便,导纱瓷圈不需要胶水粘结就可以牢固的与瓷圈座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瓷圈座的外圈上构建有沿其周向连续或间断布置的外卡筋;当导纱瓷圈结合件放入纱管座时,外卡筋受压弹性变形卡接于纱管座内。外卡筋的设置可与纱管座卡接,需要将导纱瓷圈结合件拔出时,也仅需稍微施加一定外力即可。

8、作为优选,所述导纱瓷圈下方的瓷圈座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连通其内外壁面的槽口;相邻两个槽口之间形成一段外卡筋。此方案中的瓷圈座上设置有多个槽口,槽口的设置可减少周向材料,为外卡筋受力状态下提供更大的形变量。

9、为保证瓷圈座变形时四周受力均匀,凹槽最好对称设置;优选是将所述槽口周向均匀布置。

10、作为优选,所述外卡筋的外侧面为圆弧面,具有圆弧面的外卡筋在插入或拔出纱管座时更为方便。

11、作为优选,所述瓷圈座的上端部设置有挡圈,导纱瓷圈端部的帽环部架设于瓷圈座的挡圈上。挡圈可用于架设导纱瓷圈的帽环部,方便定位安装。

12、作为优选,上盖上安装有支撑夹头,输纱装置通过支撑夹头固定在针织机的圆环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输纱装置,包括机座(1),安装在机座(1)上的上盖(2)、输纱轮(3)和进纱张力控制组件(5);纱线从纱筒中拉出,经纱架、进纱张力控制组件(5)后输入到输纱装置的输纱轮(3)圆周表面上;所述进纱张力控制组件(5)的上端设置有塑料帽(8),塑料帽(8)的中部构建有设置有瓷圈(7),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纱张力控制组件(5)还包括设置在瓷圈(7)上方的纱管座(9),纱管座(9)上可拆卸安装有导纱瓷圈结合件(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瓷圈结合件(12)包括瓷圈座(11)和导纱瓷圈(10);所述导纱瓷圈(10)插接于瓷圈座(11)的内圈中,导纱瓷圈(10)的至少其端部的帽环部(100)伸出于瓷圈座(11)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瓷圈(10)的轴部侧壁上构建有沿其周向连续布置的沟槽(10a),瓷圈座(11)的内圈侧壁上构建有连续或间断布置的内卡筋(11a);当导纱瓷圈(10)插接于瓷圈座(11)的内圈中时,内卡筋(11a)嵌入到沟槽(10a),从而使导纱瓷圈(10)与瓷圈座(11)连接。</p>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瓷圈座(11)的外圈上构建有沿其周向连续或间断布置的外卡筋(11b);当导纱瓷圈结合件(12)放入纱管座(9)时,外卡筋(11b)受压弹性变形卡接于纱管座(9)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瓷圈(10)下方的瓷圈座(11)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连通其内外壁面的槽口(11c);相邻两个槽口(11c)之间形成一段外卡筋(11b)。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11c)周向均匀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卡筋(11b)的外侧面为圆弧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瓷圈座(11)的上端部设置有挡圈(110),导纱瓷圈(10)端部的帽环部(100)架设于瓷圈座(11)的挡圈(110)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输纱装置,包括机座(1),安装在机座(1)上的上盖(2)、输纱轮(3)和进纱张力控制组件(5);纱线从纱筒中拉出,经纱架、进纱张力控制组件(5)后输入到输纱装置的输纱轮(3)圆周表面上;所述进纱张力控制组件(5)的上端设置有塑料帽(8),塑料帽(8)的中部构建有设置有瓷圈(7),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纱张力控制组件(5)还包括设置在瓷圈(7)上方的纱管座(9),纱管座(9)上可拆卸安装有导纱瓷圈结合件(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瓷圈结合件(12)包括瓷圈座(11)和导纱瓷圈(10);所述导纱瓷圈(10)插接于瓷圈座(11)的内圈中,导纱瓷圈(10)的至少其端部的帽环部(100)伸出于瓷圈座(11)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瓷圈(10)的轴部侧壁上构建有沿其周向连续布置的沟槽(10a),瓷圈座(11)的内圈侧壁上构建有连续或间断布置的内卡筋(11a);当导纱瓷圈(10)插接于瓷圈座(11)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山高峰周定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太阳洲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