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道路通行应急装置。
技术介绍
1、道路是供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基础设施,在在道路排水设施不完善,或随着道路的长时间使用而出现坑洼后,在出现降水天气后容易造成路面积水,在积水路面车辆通行时,车辆容易造成积水飞溅,行人或非机动车辆通过时,会导致鞋裤进水或非机动车辆无法判断积水处深度,造成人员受伤。
2、对于道路的小区域低洼积水位置,很少铺设铁板垫平,由于铁板重量大,移动不方便,并不适合对由于降雨导致的临时路面积水的垫平。
3、另一种通常的做法是在低洼积水位置防止网格塑料板,但是传统的网格塑料板高度是一定的,常用的塑料网格支撑板厚度在3cm到5cm之间,不能适应复杂的低洼路况,另外也容易被车辆或行人压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浮式路面积水支垫。其以浮在低洼水面的状态对地面低洼处支撑,通过多个可以转动的支腿适应不同的积水深度,方便行人以及车辆的通行。
2、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浮式路面积水支垫,包括支垫本体,所示支垫本体的迎水面设置有网格状分布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均转轴连接有支腿;所述支垫本体的材料密度小于水;所述支腿的自由端在工作状态下因重力自然下垂;在支垫本体的迎水面向上时,支腿的自由端因重力回收至凹槽内;所述的支腿的自由端的开合方向在网格状分布的凹槽内呈行间或列间交替设置。
3、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支腿的自由端为楔形。
4、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支腿的
5、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每个凹槽顶面设置有至少一个贯穿支垫本体背水面的通孔。
6、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支垫本体的背水面,均布分布有用于弯折时释放应力的应力槽。
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以浮在低洼水面的状态对地面低洼处支撑,通过多个可以转动的支腿适应不同的积水深度,方便行人以及车辆的通行。2、装置整体结构牢靠,支腿自由端为楔形,更加两个方向稳固,可以拆换。3、结构整体相对重量更轻,方便人员搬运携带。4、应力槽可以给与支垫本体形变的冗余,可见减少冲击,对不同路面的适应力更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浮式路面积水支垫,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垫本体(1),所示支垫本体(1)的迎水面设置有网格状分布的凹槽(2);所述凹槽(2)内均转轴连接有支腿(3);所述支垫本体(1)的材料密度小于水;所述支腿(3)的自由端(4)在工作状态下因重力自然下垂;在支垫本体(1)的迎水面向上时,支腿(3)的自由端(4)因重力回收至凹槽(2)内;所述的支腿(3)的自由端(4)的开合方向在网格状分布的凹槽(2)内呈行间或列间交替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式路面积水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3)的自由端(4)为楔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式路面积水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3)的转轴在支垫本体(1)的轴孔位上设置有过盈拆装槽(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式路面积水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凹槽(2)顶面设置有至少一个贯穿支垫本体(1)背水面的通孔(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式路面积水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垫本体(1)的背水面,均布分布有用于弯折时释放应力的应力槽(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式路面积水支垫,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垫本体(1),所示支垫本体(1)的迎水面设置有网格状分布的凹槽(2);所述凹槽(2)内均转轴连接有支腿(3);所述支垫本体(1)的材料密度小于水;所述支腿(3)的自由端(4)在工作状态下因重力自然下垂;在支垫本体(1)的迎水面向上时,支腿(3)的自由端(4)因重力回收至凹槽(2)内;所述的支腿(3)的自由端(4)的开合方向在网格状分布的凹槽(2)内呈行间或列间交替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式路面积水支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怀,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滹沱新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