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2526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3:04
本技术提供一种机动车锁,所述机动车锁包括壳体(10)、容纳在壳体(10)中的锁定机构(1)和电驱动装置(2),锁定机构包括转动锁叉(11)和锁定爪(12),电驱动装置(2)包括电机(21)和一体式的输出部件(22),其中输出部件(22)包括被构造成一体的输出齿轮(221)、凸轮(222)以及轴(223),其中所述轴可转动地支撑在壳体(10)中,电机(21)驱动输出齿轮(221)转动从而带动凸轮(222)转动,所述凸轮(222)的动作传递到所述锁定爪(12)以实现所述锁定机构(1)的解锁。本技术的机动车锁的设计显著地减少了零部件数目、减小零部件占用的空间从而减小整个机动车锁的外形尺寸、降低装配复杂度并且提高机构运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锁,尤其涉及一种包括电驱动装置的紧凑的机动车尾门锁。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车主对机动车锁的智能化需求越来越高,电驱动的锁、例如电动尾门锁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2、然而现有的机动车锁的零件过多,造成锁的结构复杂并且成本过高,而且现有的机动车锁占用空间大,机构不够紧凑,常出现机动车锁的整体尺寸不能满足用户车体安装空间的需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至少一个问题和/或其他问题。

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机动车锁,该机动车锁包括壳体、容纳在壳体中的锁定机构以及电驱动装置,锁定机构包括转动锁叉和锁定爪,电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一体式的输出部件,其中输出部件包括被构造成一体的输出齿轮、凸轮以及轴,其中轴可转动地支撑在壳体中,电机驱动输出齿轮转动从而带动凸轮转动,所述凸轮的动作传递到所述锁定爪以实现锁定机构的解锁。

3、在该方案中,通过将输出齿轮、凸轮以及轴构造成一体,减少了零部件数目、降低了装配复杂度并且提高了锁的各部件的运行可靠性,而且减小了零部件占用的空间从而减小了整个机动车锁的尺寸。整个机动车尾门锁在能实现现有尾门锁的所有功能的同时具备更少的零部件数量以及更小的外形尺寸。

4、根据一种示例,输出部件还包括一体地形成在输出齿轮上的止挡部;壳体内部设置有阻挡部,阻挡部与止挡部配合以限定输出齿轮在转动过程中的行程终点。

5、在该示例性的方案中,将阻挡输出齿轮转动以限定出其行程终点的止挡部也一体地形成在输出齿轮上,避免额外地设置止挡件,从而减少零部件的数量,并提高机动车锁运行的可靠性。

6、根据一种示例,机动车锁还包括抵靠止挡部设置的第一缓冲块,其中阻挡部适于抵靠第一缓冲块以限定输出齿轮在转动过程中的行程终点。该示例通过第一缓冲块对输出齿轮进行缓冲,降低输出齿轮上的止挡部直接碰撞壳体上的阻挡部所产生的冲击和噪音。

7、根据一种示例,阻挡部与壳体形成为一体。该结构进一步地减少机动车锁的零部件的数量、降低装配复杂度并且提高机动车锁的各部件的运行可靠性。

8、根据一种示例,输出齿轮上还一体地形成有用于保持第一缓冲块的保持部。该结构在保障将第一缓冲块牢固地保持在输出齿轮上的同时尽量减少额外的零部件。

9、根据一种示例,用于第一缓冲块的保持部与止挡部分别位于输出齿轮的两侧。该示例基于减少部件的总占用空间的思想对各部件的位置进行了优化。

10、根据一种示例,壳体包括第一壳体部和可拆卸地连接到第一壳体部上的第二壳体部,其中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上分别一体地形成有用于支承轴的支承部。与壳体成一体的支承部避免了单独的轴承座的设置,进一步地减少了机动车锁的零部件数量,降低了装配复杂度。

11、根据一种示例,机动车锁还包括作用于输出齿轮的弹簧,弹簧被设置成使输出齿轮在将锁定机构解锁之后回位。该示例以简单的结构实现了输出部件的回位。

12、根据一个示例,锁定爪被构造成直接由凸轮致动以实现锁定机构的解锁。由于凸轮直接致动锁定爪,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在凸轮和锁定爪之间设置释放杆(以及其他可能存在的与该释放杆关联的致动杆)所导致的结构复杂、零部件多的缺陷以及传动机构复杂引起的运行不够稳定等问题,且减小了零部件占用的空间。

13、根据一种示例,上述各机动车锁可为机动车尾门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动车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车锁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部件(22)还包括一体地形成在所述输出齿轮(221)上的止挡部(226);所述壳体(10)内设置有阻挡部(1021),所述阻挡部(1021)与所述止挡部(226)配合以限定所述输出齿轮(221)在转动过程中的行程终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车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车锁还包括抵靠所述止挡部(226)设置的第一缓冲块(224),其中所述阻挡部(1021)适于抵靠所述第一缓冲块(224)以限定所述输出齿轮(221)在转动过程中的行程终点。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机动车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1021)与所述壳体(10)形成为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车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齿轮(221)上还一体地形成有用于保持所述第一缓冲块(224)的保持部(22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动车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部(226)与所述保持部(227)分别形成在所述输出齿轮(221)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3和5-6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第一壳体部(102)和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第一壳体部(102)上的第二壳体部(104),其中第一壳体部(102)和第二壳体部(104)上分别一体地形成有用于可转动地支承所述轴(223)的两端的支承部(100)。

8.根据权利要求1-3和5-6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车锁还包括作用于所述输出齿轮(221)的弹簧(225),所述弹簧(225)被设置成使所述输出齿轮(221)在锁定机构(1)解锁之后回位。

9.根据权利要求1-3和5-6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爪(12)被构造成直接由所述凸轮(222)致动以实现所述锁定机构(1)的解锁。

10.根据权利要求1-3和5-6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车锁为机动车尾门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动车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车锁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部件(22)还包括一体地形成在所述输出齿轮(221)上的止挡部(226);所述壳体(10)内设置有阻挡部(1021),所述阻挡部(1021)与所述止挡部(226)配合以限定所述输出齿轮(221)在转动过程中的行程终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车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车锁还包括抵靠所述止挡部(226)设置的第一缓冲块(224),其中所述阻挡部(1021)适于抵靠所述第一缓冲块(224)以限定所述输出齿轮(221)在转动过程中的行程终点。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机动车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1021)与所述壳体(10)形成为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车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齿轮(221)上还一体地形成有用于保持所述第一缓冲块(224)的保持部(22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动车锁,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平春杨洋
申请(专利权)人:凯毅德汽车系统常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