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网布布料及其制法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网布布料及其制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1321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网布布料及其制法,包括设有网孔的网布布料本体;所述网布布料本体的主材料由多组纱线制成,且网布布料本体通过经编机将多组经纱织成,并通过热胶将经纱交叉折弯部位通过粘结为一体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所编织的圈内利用点胶机通过热熔快干胶粘结为一体,这样能够提高网孔处线圈的稳定性;还通过在胶圈所采用的热熔快干胶中添加弹性胶粉,进一步提高网孔处线圈的稳定性,还提高了弹性性能,也不易产生毛丝、断头、松散、变形等问题,从而达到了网布布料制造的最佳工艺标准,且纱线的主材料为涤纶、锦纶、氨纶、丙纶、短纤类的棉和羊毛中的任意一种,使得产品在制造后更丰富,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网布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布布料及其制法


技术介绍

1、众所周知,网布即具有网孔的织物,包括有机织网布和针织网布,其中机织网布有白织或色织,透气性好,经漂染加工后,布身挺爽,除了做夏季服装外,尤其适宜做窗帘、蚊帐等用品。网布布料很多通过经编机来生产的。经编是生产平幅织物的加工系统,织物具有直的侧边,生产速度高,产量较大,经编织物可以按使用的设备和织物的特点进行分类,经编织物具有一定的伸长性和拉伸性,如网布布料。

2、经检索现有技术专利cn108312647a公开了一种网布布料及其制法,其制造步骤包括:铺设复数布材形成一多层形式布体;对该布体进行加热及加压使该等布材相粘着;以及将至少一立体形式的装饰物设于该布体上。本专利技术的该布体包括两层网孔呈上下排列,该布体因而形成有2d图样;本专利技术的制法所制成的网布布料具有立体形式的图案及图纹,也具有二维形式的图样。

3、但是,现有的网布布料在制造过程中,易产生毛丝、断头等问题,且使用中容易松散、易变形,因此造成整个网布布料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能较差,也不适合应用在需要较大弹性的场合;而且产品都比较单一,难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使用需求。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网布布料及其制法。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网布布料及其制法。

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网布布料及其制法,包括设有网孔的网布布料本体;所述网布布料本体的主材料由多组纱线制成,且网布布料本体通过经编机将多组经纱织成,并通过热胶将经纱交叉折弯部位通过粘结为一体结构;

3、每个所述网孔的线圈主材料均由两根纱线构成,且两个梳栉的线圈以相反方向转向设置,来用于起到确保网孔线圈稳定的作用;

4、所述网布布料本体的具体结构包括依次交叉经编织成连接的第一纱线、第二纱线、以及编织在第一纱线与第二纱线之间交叉连接部的第三纱线;且第三纱线以斜编贯穿交织方式连接于各个第一纱线与第二纱线之间的交叉连接部;第一纱线、第二纱线以及第三纱线之间的交叉部位还通过热熔快干胶相互粘结固定;

5、其网布布料本体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步骤(1):将第三纱线作为基准线芯置于一根针上;

7、步骤(2):将第一纱线基于第三纱线为中心进行弯折并形成弯折部;

8、步骤(3):将第二纱线继续基于第三纱线为中心进行弯折,并使第一纱线、第二纱线在相邻两根针上轮流交错编织成圈,且在所编织成圈的圈内利用点胶机通过热熔快干胶粘结为一体并成型至胶圈103;

9、步骤(4):再将第一纱线与第二纱线在轮流编织成圈后的两个所述的竖列编织圈为一组织;同时还将第一纱线与第二纱线在轮流编织成圈后的两个所述的横列编织圈为另一组织;

10、步骤(5):最后将两个竖列编织圈与两个横列编织圈经编为一完全组织,且竖列编织圈与横列编织圈之间的间隙还编织为网孔104结构,随后采用上述的步骤(1)至步骤(5)以连续相同的编织方式来制成网布布料本体1的成品即可。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纱线、第二纱线、以及第三纱线的原材料有多种材质。

12、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纱线、第二纱线、以及第三纱线的具体材料为涤纶、锦纶、氨纶、丙纶、短纤类的棉和羊毛中的任一种类。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纱线、第二纱线为长丝材质的规格,第三纱线为低弹丝材质的规格。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纱线与第二纱线所编织梳栉的线圈弯折部位分别以相反方向设置。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纱线在第一纱线与第二纱线的经平组织的基础上,并以经斜组织交织在第一纱线与第二纱线之间交叉连接部的线圈中。

1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的胶圈所采用的热熔快干胶中还添加有整个胶液总重量所占比2-3%的弹性胶粉,且热熔胶混合物的的熔点温度范围为在105-115度之间,热熔胶的固化时间为2-5秒。

17、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网布布料,包括采用上述步骤中所述的制作网布布料方法所制成的网布产品。

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9、1、本专利技术在网布布料的制造过程中,不仅通过在第一纱线与第二纱线所编织梳栉的线圈弯折部位分别以相反方向设置,以提高网孔的线圈稳定性,这样制成的网布不歪斜、不易脱散;

20、2、本专利技术还通过将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均基于第三纱线为中心进行弯折成圈,并在所编织的圈内利用点胶机通过热熔快干胶粘结为一体并成型至胶圈,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网孔处线圈的稳定性;

21、3、本专利技术还通过在胶圈所采用的热熔快干胶中添加弹性胶粉,进一步提高网孔处线圈的稳定性,还提高了弹性性能,也不易产生毛丝、断头、松散、变形等问题,从而达到了网布布料制造的最佳工艺标准,最终既提高了网布的稳定性,又使得网布的弹性性能最佳;且纱线的主材料为涤纶、锦纶、氨纶、丙纶、短纤类的棉和羊毛中的任意一种,使得产品在制造后更丰富,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使用需求,大大提高了适用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网布布料制法,包括设有网孔(104)的网布布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布布料本体(1)的主材料由多组纱线制成,且网布布料本体(1)通过经编机将多组经纱织成,并通过热胶将经纱交叉折弯部位通过粘结为一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布布料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纱线(101)、第二纱线(102)、以及第三纱线(100)的原材料有多种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网布布料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纱线(101)、第二纱线(102)、以及第三纱线(100)的具体材料为涤纶、锦纶、氨纶、丙纶、短纤类的棉和羊毛中的任一种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布布料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纱线(101)、第二纱线(102)为长丝材质的规格,第三纱线(100)为低弹丝材质的规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布布料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纱线(101)与第二纱线(102)所编织梳栉的线圈弯折部位分别以相反方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布布料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纱线(100)在第一纱线(101)与第二纱线(102)的经平组织的基础上,并以经斜组织交织在第一纱线(101)与第二纱线(102)之间交叉连接部的线圈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布布料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胶圈(103)所采用的热熔快干胶中还添加有整个胶液总重量所占比2-3%的弹性胶粉,且热熔胶混合物的熔点温度范围为在105-115度之间,且热熔胶的固化时间为2-5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布布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制作网布布料方法所制成的网布产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布布料制法,包括设有网孔(104)的网布布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布布料本体(1)的主材料由多组纱线制成,且网布布料本体(1)通过经编机将多组经纱织成,并通过热胶将经纱交叉折弯部位通过粘结为一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布布料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纱线(101)、第二纱线(102)、以及第三纱线(100)的原材料有多种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网布布料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纱线(101)、第二纱线(102)、以及第三纱线(100)的具体材料为涤纶、锦纶、氨纶、丙纶、短纤类的棉和羊毛中的任一种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布布料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纱线(101)、第二纱线(102)为长丝材质的规格,第三纱线(100)为低弹丝材质的规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敏罗大亮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洁语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