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液压支架支护,尤其涉及一种可吸能缓冲伸缩立柱。
技术介绍
1、国内主要应用的液压立柱有单伸缩立柱、单伸缩机械加长、双伸缩立柱。但部分地区煤层赋存厚度频繁变化,要求液压支架的升、降范围更大。普通三伸缩立柱自动化程度高、伸缩比大,但三级缸体内压力较大,当采煤工作面顶板压力较大时,液压支架顶梁受到较大冲击,承载的立柱无法及时释放冲击能量,缸体极易出现鼓胀现象,致使支架不能下降而造成立柱和支架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可吸能缓冲伸缩立柱,该可吸能缓冲伸缩立柱具有缓冲性能好、适应性强的优点。
2、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吸能缓冲伸缩立柱,可吸能缓冲伸缩立柱包括缸体、活柱和弹性缓冲装置,所述缸体具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空腔在第一方向上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敞开,所述活柱沿第一方向可滑动地布置在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活柱将所述第一空腔分隔为第一下腔和第一上腔,所述第一下腔在第一方向上相对所述第一上腔邻近所述第二端部,所述活柱具有缓冲空腔,所述弹性缓冲装置包括活塞、活塞杆、端盖和弹性胶泥,所述活塞杆的第一端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活塞的第一端与所述活塞杆的第二端相连,所述活塞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下腔插接,所述端盖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三端面和第四端面,所述第四端面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第三端面邻近所述活塞杆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一
3、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吸能缓冲伸缩立柱具有缓冲效果好、缸体受冲击小的优点。本申请在受到冲击时,活柱内的弹性缓冲装置推动活塞杆向右运动压缩弹性胶泥,弹性胶泥通过活塞杆与活柱之间的缝隙流动,使弹性胶泥的分子间产生内摩擦,吸收和耗散能量,提高了立柱的缓冲性能和适应性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塞杆包括相连的小径段和大径段,所述大径段的自由端的端面构成第一端面,所述端盖上设置中心孔,所述小径段的直径小于所述中心孔,所述小径段穿过所述中心孔并在所述中心孔内滑动。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间隙位于所述大径段邻近所述活柱的一侧,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间隙长度与所述大径段的长度相等,在第二方向上间隙的宽度与所述大径段的宽度之和小于所述端盖的宽度与所述小径段的宽度之和。
6、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方向上所述大径段的长度小于所述小径段的长度,在第二方向上所述大径段的宽度大于所述小径段的宽度。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小径段的自由端与所述活塞螺纹连接。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盖的中心孔内沿第一方向上依次设置支撑环和动密封,所述动密封和支撑环与所述活塞杆抵接。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缸体包括一级缸体、二级缸体和三级缸体,所述一级缸体具有第三空腔,所述二级缸体具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布置在所述三级缸体上,所述三级缸体沿第一方向可滑动地布置在所述第二空腔内,所述二级缸体沿第一方向可滑动地布置在所述第三空腔内,所述二级缸体将所述第三空腔分隔为第三下腔和第三上腔,所述三级缸体将所述第二空腔分隔为第二下腔和第二上腔,所述二级缸体和三级缸体的缸壁上设置通液孔,所述第三上腔、所述第二上腔和第一上腔通过所述通液孔相连通,所述第一下腔、第二下腔、第三下腔通过底阀相连通。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阀包括一级底阀和二级底阀,一级底阀与所述二级缸体相连以控制二级缸体升降,所述二级底阀与三级缸体相连以控制三级缸体升降。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级底阀偏心布置在所述二级缸体底部,所述二级底阀布置在所述三级缸体底部中心。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吸能缓冲伸缩立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能缓冲伸缩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包括相连的小径段和大径段,所述大径段的自由端的端面构成第一端面,所述端盖上设置中心孔,所述小径段的直径小于所述中心孔,所述小径段穿过所述中心孔并在所述中心孔内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吸能缓冲伸缩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位于所述大径段邻近所述活柱的一侧,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间隙长度与所述大径段的长度相等,在第二方向上间隙的宽度与所述大径段的宽度之和小于所述端盖的宽度与所述小径段的宽度之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吸能缓冲伸缩立柱,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向上所述大径段的长度小于所述小径段的长度,在第二方向上所述大径段的宽度大于所述小径段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吸能缓冲伸缩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径段的自由端与所述活塞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吸能缓冲伸缩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的中心孔内沿第一方向上依次设置支撑环和动密封,所述动密封和支撑环与所述活塞杆抵接。
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吸能缓冲伸缩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阀包括一级底阀和二级底阀,一级底阀与所述二级缸体相连以控制二级缸体升降,所述二级底阀与三级缸体相连以控制三级缸体升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吸能缓冲伸缩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底阀偏心布置在所述二级缸体底部,所述二级底阀布置在所述三级缸体底部中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吸能缓冲伸缩立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能缓冲伸缩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包括相连的小径段和大径段,所述大径段的自由端的端面构成第一端面,所述端盖上设置中心孔,所述小径段的直径小于所述中心孔,所述小径段穿过所述中心孔并在所述中心孔内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吸能缓冲伸缩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位于所述大径段邻近所述活柱的一侧,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间隙长度与所述大径段的长度相等,在第二方向上间隙的宽度与所述大径段的宽度之和小于所述端盖的宽度与所述小径段的宽度之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吸能缓冲伸缩立柱,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向上所述大径段的长度小于所述小径段的长度,在第二方向上所述大径段的宽度大于所述小径段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吸能缓冲伸缩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径段的自由端与所述活塞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吸能缓冲伸缩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的中心孔内沿第一方向上依次设置支撑环和动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赛,李提建,杜桂丽,于翔,李艳鹏,许永祥,欧阳敏,张金虎,任怀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