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核电重型封头变位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核电重型封头快速变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核电站核岛主设备蒸汽发生器是产生汽轮机所需蒸汽的换热设备,在核反应堆中,核裂变产生的热量由冷却剂带出,通过蒸汽发生器将热量传递给二回路工质,使其产生具有一定温度、一定压力和一定干度的蒸汽;此蒸汽再进入汽轮机中做功,转换为电能或机械能;在这个能量转换过程中,蒸汽发生器既是一回路的设备,又是二回路的设备,所以蒸汽发生器被称为一、二回路的枢纽;在组成蒸汽发生器的各个主要部件中,水室封头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半球形整体锻件封头,球封头内半径sr1670mm,壁厚225mm,其单件重量达到8.5吨,每件水室封头上各有两个接管孔和人孔,每个接管孔和人孔端面需要堆焊不锈钢堆焊层;为了便于加热和提高堆焊效率和质量、改善焊接操作环境,需要将待堆焊面置于水平工位;但由于水室封头体积大、重量重,现有技术多数是在装焊平台上,利用行车将水室封头一侧吊起,调整水室封头某一接管孔或人孔端面水平后,用临时支撑将水室封头顶起固定,并将临时支撑与水室封头的临时吊耳焊牢;当需要堆焊另一个接管孔或人孔时,再将原来临时支撑焊接位置磨开,重新调整重型封头另一个接管孔或人孔端面水平,再重新焊接固定临时支撑;由此可以看出,在现有技术中重型封头的接管孔或人孔端面水平度调节极其不方便,需要重复焊接和磨开临时支撑,浪费材料和人工成本;且以往重型封头采用临时支撑设置比较随意,存在安全隐患;且采用临时支撑,工位环境不规范、也不整洁,不方便现场6s管理。
2、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核电重型封头快速变位装置,可以有效支撑重型封头,可以快速调节重型封头接管孔或人孔的端面水平,实现快速变位的目的,有利于在重型封头接管孔或人孔端面实施堆焊工作。
2、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核电重型封头快速变位装置,包括底面组件、承载组件和可调斜撑组件;所述承载组件设有工作面用于固定封头;所述承载组件一端与所述底面组件一端连接,所述承载组件另一端设有所述可调斜撑组件,所述可调斜撑组件用于调节并支撑所述承载组件的工作面。
4、进一步地,所述底面组件包括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一端设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与所述承载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框架另一端设有制动块,所述制动块用于限位所述可调斜撑组件。
5、进一步地,所述底面组件还包括合拢支撑块;所述合拢支撑块设在所述第一框架设有制动块的一端。
6、进一步地,所述承载组件包括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的一端与所述底面组件一端的铰接座连接,所述第二框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可调斜撑组件连接;所述第二框架设有所述工作面。
7、进一步地,所述工作面上设有用于固定封头的紧固组件;所述工作面上设有用于防止封头滑动的防滑块。
8、进一步地,所述工作面上设有用于辅助起吊设备的吊耳。
9、进一步地,所述可调斜撑组件包括第三框架;所述第三框架一端与所述承载组件通过转轴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框架的另一端设有脚轮。
11、进一步地,所述底面组件的侧边设脚轮轨道,所述脚轮轨道用于作为所述脚轮的滑道。
1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电重型封头快速变位装置使用方法,可以指导核电重型封头快速变位装置的使用,避免使用工序错乱导致工作效率下降。
13、一种核电重型封头快速变位装置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s1、将核电重型封头快速变位装置摆放在指定的堆焊工位,使该装置处于合拢状态,保证用于固定封头的工作面处于水平状态;
15、s2、利用起吊设备将封头吊运至承载组件的工作面上,使封头碗口朝下;
16、s3、选定封头待堆焊的接管孔或人孔,调节封头方位后,将封头固定在工作面上;
17、s4、利用起吊设备勾挂承载组件上的吊耳,将承载组件吊起,撑开可调斜撑组件,保证可调斜撑组件对承载组件起有效支撑,同时保证承载组件的工作面与底面组件的水平面保持设定夹角,使得固定于承载组件工作面上的封头待堆焊的接管孔或人孔端面处于水平状态;
18、s5、调放就绪后,将操作平台布置在封头顶部,同时在封头内部空间布设预热工位,然后开始正式的堆焊工作;
19、s6、当封头接受堆焊的接管孔或人孔堆焊完成后,吊离操作平台,再利用起吊设备将核电重型封头快速变位装置恢复至合拢状态;
20、s7、重复s3~s6步操作,直至所有的接管孔或人孔端面均堆焊完成。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2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核电重型封头快速变位装置底面设置有底面组件,可以为整个装置提供稳定的基座,使本装置可以更平稳地放置在指定的堆焊工位上;本专利技术的承载组件设有用于固定封头的工作面,同时承载组件的一端与底面组件铰接,承载组件的另一端与可调斜撑组件铰接,通过可调斜撑组件可以调节并支撑承载组件,达到调节、保持工作面倾斜度的作用;通过工作面,可以使封头待堆焊的接管孔或人孔端面处于水平状态,便于施焊工人堆焊不锈钢堆焊层;本专利技术变位装置使用灵活度高、调节效率高,结构稳定,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对封头的固定,保证封头的接管孔或人孔端面满足堆焊水平状态要求,克服以往通过临时支撑固定封头的诸多弊端。
2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核电重型封头快速变位装置使用方法科学高效,可以指导新型核电重型封头快速变位装置的使用,避免装置使用不规范;通过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法,可以提高封头的固定效率,可以保证封头待堆焊的接管孔或人孔保持水平状态,有助于施焊工人开展堆焊作业,有利于保证堆焊工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电重型封头快速变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面组件、承载组件和可调斜撑组件;所述承载组件设有工作面用于固定封头;所述承载组件一端与所述底面组件一端连接,所述承载组件另一端设有所述可调斜撑组件,所述可调斜撑组件用于调节并支撑所述承载组件的工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重型封头快速变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组件包括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一端设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与所述承载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框架另一端设有制动块,所述制动块用于限位所述可调斜撑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重型封头快速变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组件还包括合拢支撑块;所述合拢支撑块设在所述第一框架设有制动块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重型封头快速变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包括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的一端与所述底面组件一端的铰接座连接,所述第二框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可调斜撑组件连接;所述第二框架设有所述工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重型封头快速变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面上设有用于固定封头的紧固组件;所述工作面上设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重型封头快速变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面上设有用于辅助起吊设备的吊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重型封头快速变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斜撑组件包括第三框架;所述第三框架一端与所述承载组件通过转轴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核电重型封头快速变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框架的另一端设有脚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核电重型封头快速变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组件的侧边设脚轮轨道,所述脚轮轨道用于作为所述脚轮的滑道。
10.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核电重型封头快速变位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重型封头快速变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面组件、承载组件和可调斜撑组件;所述承载组件设有工作面用于固定封头;所述承载组件一端与所述底面组件一端连接,所述承载组件另一端设有所述可调斜撑组件,所述可调斜撑组件用于调节并支撑所述承载组件的工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重型封头快速变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组件包括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一端设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与所述承载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框架另一端设有制动块,所述制动块用于限位所述可调斜撑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重型封头快速变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组件还包括合拢支撑块;所述合拢支撑块设在所述第一框架设有制动块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重型封头快速变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包括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的一端与所述底面组件一端的铰接座连接,所述第二框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可调斜撑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俊杰,章建兵,梁化,张洁,王重皓,苏友香,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