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码垛装车,具体涉及自动装卸系统。
技术介绍
1、在物流生产线上,需要将产品箱进行装车码垛,自动化技术在物流生产线上的使用早已遍地开花,但是在装卸月台上的自动化程度依然不高,绝大多数情况下还是需要工作人员进行人工劳动,手动进行每个箱子的码垛和卸货,降低了装卸效率,物流装卸自动化程度低,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自动装卸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自动装卸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自动装卸系统,包括装车机本体、装车机大车、升降平台、剪式可拉伸辊子输送机、上下关节连接辊子输送机和剪式升降机b,所述升降平台设在货车的车厢尾部,所述剪式升降机b设置在升降平台的左侧,所述剪式可拉伸辊子输送机滑动设置在剪式升降机b的顶部,所述装车机本体初始状态下处于装车机大车的内侧,所述装车机本体和装车机大车初始状态下位于升降平台的顶部,所述剪式可拉伸辊子输送机的前端通过上下关节连接辊子输送机与装车机本体连接,所述装车机本体和装车机大车装卸过程中可行走至货车的内侧。
3、优选的,所述剪式可拉伸辊子输送机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带角轮撑柱,所述剪式升降机b的顶部固定有供带角轮撑柱底部角轮行走的角轮行走板,所述角轮行走板的前端设置有搭在升降平台顶部的翻板,所述升降平台的右端也设置有一个可搭在货车车厢尾部的翻板b。
4、优选的,所述装车机大车包括大车主体、鹅颈升降台和剪式升降机a,所述鹅颈升降台通过
5、优选的,所述装车机本体包括车体以及设置在车体顶部的两个装卸机器人,所述车体的顶部中心处相对于两个装卸机器人之间还设置有辊子输送带,所述装卸机器人的顶端安装有吸盘,所述辊子输送带的两侧还设置有十字翻箱组件。
6、优选的,所述车体的顶部相对于辊子输送带的顶部固定有一个横梁,所述横梁上安装有相机,所述车体的上安装有多个防撞雷达。
7、优选的,所述上下关节连接辊子输送机的左端与剪式可拉伸辊子输送机铰接,所述上下关节连接辊子输送机的右端与辊子输送带铰接。
8、优选的,还包括自动装车控制系统,所述自动装车控制系统包括智能识别成相系统、装车仿真系统、装车机控制系统、输送平台和装卸平台。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全自动、高速、高效并基于机器人技术的自动装卸系统,解决不同尺寸的厢式货车件箱自动装车问题,实现全自动无人化件箱装车作业,提升物流装车作业的自动化水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自动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装车机本体(1)、装车机大车(2)、升降平台(3)、剪式可拉伸辊子输送机(4)、上下关节连接辊子输送机(5)和剪式升降机B(6),所述升降平台(3)设在货车(7)的车厢尾部,所述剪式升降机B(6)设置在升降平台(3)的左侧,所述剪式可拉伸辊子输送机(4)滑动设置在剪式升降机B(6)的顶部,所述装车机本体(1)初始状态下处于装车机大车(2)的内侧,所述装车机本体(1)和装车机大车(2)初始状态下位于升降平台(3)的顶部,所述剪式可拉伸辊子输送机(4)的前端通过上下关节连接辊子输送机(5)与装车机本体(1)连接,所述装车机本体(1)和装车机大车(2)装卸过程中可行走至货车(7)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式可拉伸辊子输送机(4)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带角轮撑柱(41),所述剪式升降机B(6)的顶部固定有供带角轮撑柱(41)底部角轮行走的角轮行走板(6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角轮行走板(61)的前端设置有搭在升降平台(3)顶部的翻板(62),所述升降平台(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车机大车(2)包括大车主体(21)、鹅颈升降台(22)和剪式升降机A(23),所述鹅颈升降台(22)通过剪式升降机A(23)活动设置在大车主体(21)的内侧,所述大车主体(21)的前端两侧均设置有防撞导轮(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车机本体(1)包括车体(11)以及设置在车体(11)顶部的两个装卸机器人(14),所述车体(11)的顶部中心处相对于两个装卸机器人(14)之间还设置有辊子输送带(12),所述装卸机器人(14)的顶端安装有吸盘(15),所述辊子输送带(12)的两侧还设置有十字翻箱组件(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1)的顶部相对于辊子输送带(12)的顶部固定有一个横梁,所述横梁上安装有相机(17),所述车体(11)的上安装有多个防撞雷达(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关节连接辊子输送机(5)的左端与剪式可拉伸辊子输送机(4)铰接,所述上下关节连接辊子输送机(5)的右端与辊子输送带(12)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动装车控制系统,所述自动装车控制系统包括智能识别成相系统、装车仿真系统、装车机控制系统、输送平台和装卸平台。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装车机本体(1)、装车机大车(2)、升降平台(3)、剪式可拉伸辊子输送机(4)、上下关节连接辊子输送机(5)和剪式升降机b(6),所述升降平台(3)设在货车(7)的车厢尾部,所述剪式升降机b(6)设置在升降平台(3)的左侧,所述剪式可拉伸辊子输送机(4)滑动设置在剪式升降机b(6)的顶部,所述装车机本体(1)初始状态下处于装车机大车(2)的内侧,所述装车机本体(1)和装车机大车(2)初始状态下位于升降平台(3)的顶部,所述剪式可拉伸辊子输送机(4)的前端通过上下关节连接辊子输送机(5)与装车机本体(1)连接,所述装车机本体(1)和装车机大车(2)装卸过程中可行走至货车(7)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式可拉伸辊子输送机(4)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带角轮撑柱(41),所述剪式升降机b(6)的顶部固定有供带角轮撑柱(41)底部角轮行走的角轮行走板(6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角轮行走板(61)的前端设置有搭在升降平台(3)顶部的翻板(62),所述升降平台(3)的右端也设置有一个可搭在货车(7)车厢尾部的翻板b。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车机大车(2)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勇,李新亮,李娜,
申请(专利权)人:玉溪市新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