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宪民专利>正文

一种儿童健身益智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0490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儿童健身益智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儿童健身益智车,包括车架、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的车把、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的第二从动转轴、驱动车轮、第一90度交错轴传动机构和第二90度交错轴传动机构,车把包括手摇把、驱动转轴和第一单向驱动机构,手摇把通过所述第一单向驱动机构与所述驱动转轴连接,车架包括斜纵梁和底梁,所述斜纵梁为中空结构,所述斜纵梁内设有第一从动转轴,第一从动转轴一端通过所述第一90度交错轴传动机构与所述驱动转轴连接,所述第一从动转轴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90度交错轴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二从动转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重量轻,有利儿童使用,有多种手摇驱动方式。(*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童健身益智车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尤其涉及自行车中的一种儿童健身益智车。
技术介绍
儿童健身益智车是一种既能培养少年儿童智力,又具有保健功能,还具有趣味性 的产品。随着人们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更关注孩子的健康和智力开发,使得父母对儿 童健身益智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儿童健身益智车为了提高儿童的身体协调能力, 突破传统脚踏驱动的模式,采用了手摇式驱动,但是,现有的手摇式驱动在动力传动方面, 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传统自行车的链条传动结构,轴固定,通过链条来带动车轮转动, 比如专利号为200920008003. 4的《一种手摇儿童三轮车》;另一种是采用往复摆动棘爪带 动棘轮传动,同样的轴固定,通过棘轮、棘爪来带动车轮转动,比如专利号为02216221. 6的 《手摇滑动玩具车》,上述两种传动模式都会造成车体结构庞大、笨重,不利于儿童使用,并 且手摇形式单一,如链条传动结构只能进行圆周驱动,而往复摆动棘爪棘轮传动只能进行 往复摆动驱动,且在进行单手驱动时,另一把手也会进行从动运动,无法实现一手驱动、一 手不动的单手驱动形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身结构庞大、笨重,手摇形式单一的问题,本技术提供 了一种儿童健身益智车。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儿童健身益智车,包括车架、驱动车轮、第一 90度交错轴 传动机构、第二 90度交错轴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的车把和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的第 二从动转轴,所述车把包括手摇把、驱动转轴和第一单向驱动机构,所述手摇把通过所述第 一单向驱动机构与所述驱动转轴连接,所述车架包括斜纵梁和底梁,所述斜纵梁为中空结 构,所述斜纵梁内设有第一从动转轴,所述第一从动转轴一端通过所述第一 90度交错轴传 动机构与所述驱动转轴连接,所述第一从动转轴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 90度交错轴传动机 构与所述第二从动转轴连接,所述底梁一端与所述斜纵梁连接,所述底梁另一端连有从动 车轮,所述第二从动转轴上设有第二单向驱动机构,所述驱动车轮通过所述第二单向驱动 机构与所述第二从动转轴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时,所述驱动车轮与所述第二从动转轴之间设有鼓式 制动的反向转动刹车机构,所述反向转动刹车机构包括第三内轴套、至少二个绕所述第三 内轴套相抱合的摩擦片和圈设在所述摩擦片上的弹性圈,所述第三内轴套端面上设有第一 爬升斜齿,所述第二单向驱动机构的端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爬升斜齿相啮合的第二爬升斜 齿,所述第三内轴套外侧面设有半径逐渐增大的爬升弧面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时,所述手摇把包括摇臂和把手,所述摇臂为中空结 构,所述摇臂内设有刹车插销,所述驱动转轴上设有与所述刹车插销相适配的插销卡轮,所 述刹车插销连接有复位机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时,所述爬升弧面部设置在所述第三内轴套的一端, 所述第三内轴套的另一端为环状部,所述环状部外套设有第三外轴套,所述第三外轴套与 所述第三内轴套的环状部之间设有第三滚柱,所述第三外轴套设有第二径向缺口,所述第 三滚柱设置在所述第二径向缺口上并局部穿过所述第二径向缺口,所述摩擦片内侧面设有 与所述第三滚柱相适配的第一凹槽,所述环状部的外侧面设有轴向平齐缺口,所述第三滚 柱设置在所述轴向平齐缺口内,所述第三外轴套的内侧面设有向内凸起的第一卡块,所述 第一卡块与所述轴向平齐缺口的一端相抵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时,所述第二从动转轴上固定有第四内轴套,所述第 四内轴套外套设有第四外轴套,所述第四内轴套与所述第四外轴套之间设有第一滚珠,所 述第四外轴套与所述斜纵梁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外轴套设有第二凹槽,所述摩擦片设有凸 起的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卡设在所述第二凹槽上,所述第四外轴套与所述驱动车轮之 间设有第二滚珠。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时,所述第二单向驱动机构为滚柱斜滚道外胀式单向 驱动,所述第二单向驱动机构包括第二内轴套和第二外轴套,所述第二内轴套固定在所述 第二从动转轴上,所述第二内轴套与所述第二外轴套之间设有第二滚柱,所述第二内轴套 的外侧面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第二弧形凹槽,所述第二弧形凹槽与所述第二外轴套的径向 距离逐渐变小,所述第二滚柱设置在所述第二弧形凹槽内,所述第二外轴套设有第一径向 缺口,所述第二滚柱设置在所述第一径向缺口上并局部穿过所述第一径向缺口,所述驱动 车轮套设在所述第二外轴套上,所述驱动车轮与所述第二外轴套为间隙配合,与所述第一 爬升斜齿相啮合的第二爬升斜齿设置在所述第二外轴套的端面上,所述第二内轴套与所述 驱动车轮之间设有第三滚珠。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时,所述第一单向驱动机构为滚柱斜滚道外胀式单向 驱动,所述第一单向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内轴套和第一外轴套,所述第一内轴套固定在所述 驱动转轴上,所述第一外轴套与所述第一内轴套之间设有第一滚柱,所述第一外轴套内侧 面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第一弧形凹槽,所述第一弧形凹槽与所述第一内轴套的径向距离逐 渐变小,所述第一滚柱设置在所述第一弧形凹槽内,所述第一外轴套与所述手摇把固定连 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时,所述底梁一端设有脚踏导向机构,所述脚踏导向 机构包括前叉部和与所述前叉部连接的导向脚踏,所述前叉部与所述底梁旋转连接,所述 前叉部与所述从动车轮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时,所述第一 90度交错轴传动机构包括相啮合的第 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 90度交错轴传动机构包括相啮合的第三锥齿轮和第四 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设置在所述驱动转轴上,所述第二锥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从动转 轴的一端,所述第三锥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从动转轴的另一端,所述第四锥齿轮设置在所 述第二从动转轴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时,所述第一从动转轴设有第一伸缩结构,所述斜纵 梁上设有锁紧所述第一伸缩结构的第一锁紧开关,所述底梁设有第二伸缩结构,所述底梁 上设有锁紧所述第二伸缩结构的第二锁紧开关,所述斜纵梁上设有坐垫,所述坐垫与所述 斜纵梁铰接,所述底梁与所述斜纵梁铰接,所述斜纵梁一端设有第一固定座,所述斜纵梁另一端设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有第一轴承,所述驱动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一轴 承上,所述第二固定座上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从动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二轴承上,所述驱 动车轮有二个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从动转轴的两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结合手摇和交错轴传动的优点,与传统轴固定不 动的方式背道而驰,直接通过轴转动来驱动车轮转动,使结构更加紧凑,极大的减少了车体 体积,并减轻了车体重量,有利于儿童使用;手摇驱动方式多样化,可进行往复式摆动驱动, 又可进行圆周驱动,还可以一手驱动、一手不动进行单手驱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儿童健身益智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儿童健身益智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图3是本技术所述儿童健身益智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图4是本技术所述儿童健身益智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三);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D ;图6是本技术所述儿童健身益智车的驱动车轮的主视图;图7是本技术所述儿童健身益智车的第三外轴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6的剖视图A-A;图9是图6的部视图B-B ;图10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C;图11是本技术所述儿童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儿童健身益智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驱动车轮(41)、第一90度交错轴传动机构、第二90度交错轴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车架(1)上的车把(2)和设置在所述车架(1)上的第二从动转轴(3),所述车把(2)包括手摇把(21)、驱动转轴(23)和第一单向驱动机构(22),所述手摇把(21)通过所述第一单向驱动机构(22)与所述驱动转轴(23)连接,所述车架(1)包括斜纵梁(11)和底梁(12),所述斜纵梁(11)为中空结构,所述斜纵梁(11)内设有第一从动转轴(113),所述第一从动转轴(113)一端通过所述第一90度交错轴传动机构与所述驱动转轴(23)连接,所述第一从动转轴(113)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90度交错轴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二从动转轴(3)连接,所述底梁(12)一端与所述斜纵梁(11)连接,所述底梁(12)另一端连有从动车轮(42),所述第二从动转轴(3)上设有第二单向驱动机构(33),所述驱动车轮(41)通过所述第二单向驱动机构(33)与所述第二从动转轴(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宪民
申请(专利权)人:郭宪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