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设置双层结构和双加热装置的净水饮水机的结构布设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宁峻专利>正文

设置双层结构和双加热装置的净水饮水机的结构布设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0388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与水处理行业有关,具体涉及净水饮水机。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设置双层结构和双加热装置的净水饮水机的结构布设方法。还设置前、后位置的导轨结构,及置于导轨结构上并在前、后位置之间移动且放置电热杯装置的移动座;置于移动座上方的纯水箱与内置多个滤胆并固定在中间结构上的腔体连体构成水箱腔体结构,并且通过竖直框架与底座连接构成一体,纯水箱底部与沿导轨结构移动的移动座之间构成外露于壳体的电热杯架空结构;壳体内固定在竖直框架上的管路加热器与置于外露于壳体的电热杯架空结构内的电热杯装置横向并排设置并且均置于上、下层空间内。在移动座移至外露于壳体的前位置后,电热杯装置或移至机座边缘或部分移出机座外或全部移出机座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与水处理行业有关,具体涉及到饮用水的深度过滤、净化方面。


技术介绍

1、家用净水器一直面临在机器有限结构空间里需要同时考虑相互交织影响的水处理模式、机器装配质量和效率及抗老化性、功能单一、维修简单但操作困难等诸多设计难题,并且受机器的有限空间和过水管路及常规的安装界面,以及注塑成型制造工艺和成本等因素的限制难以实施改进。许多看似简单的结构、技术运用在家用净水器上并不容易,这也是家用净水机几十年无实质性进步的主要原因。由于一直伴随机器运行产生的更换滤胆及维修服务工作量远远超过其他家电产品使净水机成为家电产品中唯一的涉水“半成品”。在机器维修方面,绝大多数箱式净水器都是采用由操控面板、管线、滤胆组成的三层结构设计,操控面板、滤胆装卸占用机器的主要位置空间,并且需要占用一侧空间设置活动盖用于更换滤胆,导致相关的管线交错,连接在过滤通道中的各控制部件的固定位置就更十分隐蔽、不易拆卸。往往更换一个简单的部件,需要拆卸机器的很多结构,因此,尽管机器维修操作相对简单,主要是更换损坏的零部件而且只涉及数个品种的过水控制部件,但由于用户缺乏对净水器的了解和自行拆装相关零部件的技术,以及机器控制部件不能设置在容易拆装的位置上,导致维修更换部件只能由专业维修服务人员上门服务,既增加维修服务人员的工作量、又增加相关费用支出。特别是通过网络电商购机的远程用户很难得到及时、良好的服务,使得远程用户只能在厂家或经销单位的指导下自行摸索修理,或者停用机器等待商家的维修巡回服务时上门维修;或者干脆将机器拆下运回厂家维修。这也是净水器销售不能摆脱专业维修网络的主要原因。为了摆脱对售后服务的过度依赖,近年发展起来的滤胆快捷旋接装卸模式解决用户自行安装滤胆难题。在此基础上,针对净水机不同于其他家电产品的“用户能维修但找不到过水控制部件和拆装麻烦”的特点,将“半成品”的净水机设计成使用维护便捷、不依赖维修服务网络的“傻瓜机”的方案设想,已有了机器监控装置自动检测并显示故障部件的“用户自行检测”技术,提示维修人员或用户更换异常的过水控制部件。就只差“用户自行找到并更换控制部件”一个难题了。随着相关监控技术和通讯技术及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净水器“用户自行维修”的新模式成为可能。但另一方面,随着净水机的普及和逐渐改进,机器增加的功能越来越多,如设置带储水箱的排浓水回用系统、纯、净水双出水技术、排浓水水质监测及再利用技术、制水效应监测显示技术、滤胆寿命动态检测提示技术、滤胆反冲清洗和定期清洗技术、机器远程自动控制检测技术等,导致配置的过水控制部件也随之增多,维修问题日益突出。中国专利申请201911263080.9公开了一种将连接滤胆下端水口的过水控制部件,以及连接储水箱的排浓水流量控制装置或回水电控阀连接管路设置在侧立的竖直管路机座上,并且采用的刚性管路随竖直管路机座与固定滤胆和储水箱的箱式机座之间的刚性管路对接固定的方案,主要涉及竖直管路机座与箱式机座之间简单的刚性管路连接组合结构方面,但由于连接滤胆的过水控制部件与连接储水箱的过水控制部件之间没有直接的连接关系,竖直管路机座上相关的每个过水控制部件都单独设置两条较长且平行设置的刚性管路串接竖直管路机座和箱式机座,导致其他管路布设复杂、繁琐,以及存在跨越该刚性管路和结构笨重的问题,而且由于没有公开过滤通道中其他过水控制部件及连接管路,以及相关管路水口是如何布设的导致竖直管路机座的布管缺乏可操作性,尤其对于过滤通道因增设功能而配置较多过水控制部件时更难以布设相关过水控制部件及连接管路。还有,在净水器使用过程中绝大部分用水量为净用水,约占97%左右,饮水只占3%左右,前者为用量较大但过滤精度相对较低的洗涤用水,后者为过滤精度较高的饮水。现有的单出水净水器不论使用洗涤用水还是饮水都使用经机器过滤通道所有滤胆过滤处理后的水导致大量高过滤等级水处理资源的浪费,并且严重消耗了过滤精度较高的精细滤胆的寿命,同时也浪费了伴随反渗透膜滤胆运行过由排浓水口大量排放的排浓水(约为纯水的3-5倍)。美国专利5997738、中国专利文献200610076508.5、200710006664.9、200810095787.9公开了多个利用排浓水的技术方案。上述技术方案的核心为设置一条“连接排浓水管路与增压泵进水管路的回水管路”。然而,由于tds浓度较高的排浓水处置困难并且存在影响反渗透膜滤胆寿命的问题,因此上述节水方案至今难以实施:在利用储水箱内循环的排浓水制取纯水过程中,储水箱中循环的排浓水逐渐减少且tds浓度逐渐升高,此时即便关闭回水管路转而使用前置过滤通道引入“新的净水”制取纯水,但由于与进箱电控阀进水端并接在浓水流量控制装置出水端的排放电控阀导通排出排浓水,却不能“稀释”储水箱中剩余且具有较高tds浓度的排浓水,即储水箱中的排浓水得不到及时补充。为此只能在对应循环的排浓水tds浓度稍高的范围内设置位置较高的储水箱下限水位,在排浓水稍微减少至下限水位时即以新的排浓水补充,由于储水箱存水容积有限导致水路频繁切换,“排浓水”稀释效果差、利用率低;即便排放电控阀连接储水箱,因其内排浓水水位较低也难以外排。其次,鉴于储水箱中的水处于零压状态,因此当将其输送至反渗透膜滤胆制取纯水的增压泵通常需要采用无进水压力要求的“自吸泵”,并且输出的水压超过7kg/cm,其工况远差于采用入户管压在3kg/cm左右的自来水的常规隔膜增压泵,并且两种工况的交替运行环境使得增压泵的工况更加恶劣。对于不设纯水存水容器的“无罐机型”,为了提供较大的流量(便于直接用水)“自吸泵”需要较大的工作电流,但受到小尺寸泵体自身结构的“发热”限制难以实现。尤其是前置滤胆数量较多时“自吸泵”工况更差。再者,现有采用储水箱人工加水的“免安装反渗透净水机”同样由于使用的“自吸泵”受载荷的限制难以设置多个前置滤胆(通常只有一个简易滤胆)导致反渗透膜滤担负担过重。另外,净水机较长时间内不使用机器会过滤通道中的“死水”导致滤胆滤料层及过水管路滋生微生物和细菌造成“二次污染”。综上,除过滤之外上述问题几乎都是因机器小型化造成的。上述因机器小型化导致的缺陷及不足严重影响了净水器的普及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设置双层结构和双加热装置的净水饮水机的结构布设方法,以克服上述缺陷及不足。

2、一种设置双层结构和双加热装置的净水饮水机的结构布设方法,机器的机座分别设置壳体和置于壳体内的中间结构及与壳体下部接触配合的底座;以过水管路连接反渗透膜滤胆在内的多个滤胆、增压泵和过水控制部件及纯水箱且分别向连接管路加热器并置于机器前部的水嘴装置和置于该水嘴装置之后的电热杯装置控制供水的过滤通道,其中反渗透膜滤胆进水管路连接增压泵前的部分为串接前置滤胆的前置过滤通道,反渗透膜滤胆出水口连通纯水箱进水管路,纯水箱出水管路向电热杯装置及管路加热器控制输水,反渗透膜滤胆排浓水口连通以串接排浓水流量控制装置分为前、后段的排放管路;连接各过水控制部件及显示操控装置之控制电路的电控装置或与增压泵一同置于底座与中间结构之间通过另设的下层支撑结构相互连接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置双层结构和双加热装置的净水饮水机的结构布设方法,机器的机座分别设置壳体和置于壳体内的中间结构及与壳体下部接触配合的底座;以过水管路连接反渗透膜滤胆在内的多个滤胆、增压泵和过水控制部件及纯水箱且分别向连接管路加热器并置于机器前部的水嘴装置和置于该水嘴装置之后的电热杯装置控制供水的过滤通道,其中反渗透膜滤胆进水管路连接增压泵前的部分为串接前置滤胆的前置过滤通道,反渗透膜滤胆出水口连通纯水箱进水管路,纯水箱出水管路向电热杯装置及管路加热器控制输水,反渗透膜滤胆排浓水口连通以串接排浓水流量控制装置分为前、后段的排放管路;连接各过水控制部件及显示操控装置之控制电路的电控装置或与增压泵一同置于底座与中间结构之间通过另设的下层支撑结构相互连接配合构成的下层空间内,或连同与增压泵分别置于中间结构与壳体的顶部框架之间构成的上层空间和底座与中间结构之间通过另设的下层支撑结构相互连接配合构成的下层空间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前、后位置并且位于水嘴装置后方的导轨结构,以及置于导轨结构上并可在前、后位置之间移动且通过另设耦合器与电热杯装置插接配合的移动座;该导轨结构或为悬挂在中间结构下方的悬挂模式,或为置于底座上的底座支撑模式,其前位置或朝前设置或朝机器侧向设置或朝机器侧前方设置;置于移动座上方的纯水箱与内置多个滤胆并固定在中间结构上的腔体或连体或连接构成水箱腔体结构,并且或通过该水箱腔体结构另设的竖直框架或通过与水箱腔体结构连接配合的独立竖直框架与底座连接构成一体,而且纯水箱底部与沿导轨结构移动的移动座之间构成外露于壳体的电热杯架空结构;置于壳体内且固定在竖直框架上的管路加热器与置于外露于壳体的电热杯架空结构内的电热杯装置横向并排设置并且均置于上、下层空间内;水箱腔体结构的上端面与另设显示操控装置安置窗口之壳体的顶部框架连接配合构成一体;在移动座沿导轨结构移动至外露于壳体的前位置后,电热杯装置或移至机座边缘或部分移出机座外或全部移出机座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设置双层结构和双加热装置的净水饮水机的结构布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或是由分别对应移动座的底座前部与对应另设外接装置的底座后部组合构成的组合底座,或是对应移动座和另设外接装置的整体底座,而且介于壳体侧壁下端与底座侧壁之间并插接配合的外接装置或是单独的电路外接装置或是电路外接装置及水路外接装置,其中对于组合底座,所述的中间结构前部直接或通过竖直框架间接与设置导轨结构的底座前部连接构成一体,其后部与通过下层支撑结构与底座后部对应连接配合;卸下底座后部便将其与过滤通道分离,通过中间结构连接的底座前部和对应底座后部的下层支撑结构支撑机器处于试运行状态;对于整体底座,采用悬挂模式导轨结构的中间结构通过下层支撑结构与整体底座对应连接配合:卸下整体底座后便将其与过滤通道分离,通过中间结构设置的下层支撑结构支撑机器处于试运行状态,继而便于机器装配调试及检测维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设置双层结构和双加热装置的净水饮水机的结构布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轨结构为朝机器侧向设置或朝机器侧前方设置的双导轨结构;所述的移动座设置前、后部及将与电热杯装置竖直插接配合的耦合器设置在前部位置上,并在移动座移动至外露于壳体的前位置且电热杯装置部分或全部移出机座外时,移动座后部与导轨结构之间相互配合并以沿竖直方向另设的限位结构构成后部悬臂支撑结构对放置电热杯装置的前部进行悬臂支撑。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设置双层结构和和双加热装置的净水饮水机的结构布设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悬臂支撑结构;所述显示操控装置是设置横向显示界面的显示装置和设置纵向操控界面的操控装置组合构成的双界面显示操控装置;所述的管路加热器跨越横向前凸的悬臂支撑结构之支撑面,而且置于该支撑面上方并与管路加热器上端出水口连通的水嘴装置或通过管路越横支撑面并在其下方设置向下的出水口,或通过管路与该支撑面设置向下的出水口结构对应连接;横向前凸并且用于固定横向操控装置的悬臂支撑结构或为整体悬臂支撑结构或为分体悬臂支撑结构,其中对于整体悬臂支撑结构,悬臂支撑结构与水箱腔体结构连体并且对应置于其后方的管路加热器顶端或水嘴装置设置豁口以便于管路加热器或水嘴装置拆卸移出;对于分体悬臂支撑结构,悬臂支撑结构通过紧固标准件与设置固定结构的水箱腔体结构连接构成一体,通过拆卸紧固标准件将悬臂支撑结构避开管路加热器装或水嘴装置装卸的移出通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设置双层结构和和双加热装置的净水饮水机的结构布设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顶面和前侧立面遮挡横向前凸的悬臂支撑结构之支撑面下方并外露水嘴装置出水口,以及遮挡管路加热器的前挡板;与水箱腔体结构竖直插接配合的前挡板顶面设置的竖直沉孔结构穿过悬臂支撑结构之支撑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置双层结构和双加热装置的净水饮水机的结构布设方法,机器的机座分别设置壳体和置于壳体内的中间结构及与壳体下部接触配合的底座;以过水管路连接反渗透膜滤胆在内的多个滤胆、增压泵和过水控制部件及纯水箱且分别向连接管路加热器并置于机器前部的水嘴装置和置于该水嘴装置之后的电热杯装置控制供水的过滤通道,其中反渗透膜滤胆进水管路连接增压泵前的部分为串接前置滤胆的前置过滤通道,反渗透膜滤胆出水口连通纯水箱进水管路,纯水箱出水管路向电热杯装置及管路加热器控制输水,反渗透膜滤胆排浓水口连通以串接排浓水流量控制装置分为前、后段的排放管路;连接各过水控制部件及显示操控装置之控制电路的电控装置或与增压泵一同置于底座与中间结构之间通过另设的下层支撑结构相互连接配合构成的下层空间内,或连同与增压泵分别置于中间结构与壳体的顶部框架之间构成的上层空间和底座与中间结构之间通过另设的下层支撑结构相互连接配合构成的下层空间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前、后位置并且位于水嘴装置后方的导轨结构,以及置于导轨结构上并可在前、后位置之间移动且通过另设耦合器与电热杯装置插接配合的移动座;该导轨结构或为悬挂在中间结构下方的悬挂模式,或为置于底座上的底座支撑模式,其前位置或朝前设置或朝机器侧向设置或朝机器侧前方设置;置于移动座上方的纯水箱与内置多个滤胆并固定在中间结构上的腔体或连体或连接构成水箱腔体结构,并且或通过该水箱腔体结构另设的竖直框架或通过与水箱腔体结构连接配合的独立竖直框架与底座连接构成一体,而且纯水箱底部与沿导轨结构移动的移动座之间构成外露于壳体的电热杯架空结构;置于壳体内且固定在竖直框架上的管路加热器与置于外露于壳体的电热杯架空结构内的电热杯装置横向并排设置并且均置于上、下层空间内;水箱腔体结构的上端面与另设显示操控装置安置窗口之壳体的顶部框架连接配合构成一体;在移动座沿导轨结构移动至外露于壳体的前位置后,电热杯装置或移至机座边缘或部分移出机座外或全部移出机座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设置双层结构和双加热装置的净水饮水机的结构布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或是由分别对应移动座的底座前部与对应另设外接装置的底座后部组合构成的组合底座,或是对应移动座和另设外接装置的整体底座,而且介于壳体侧壁下端与底座侧壁之间并插接配合的外接装置或是单独的电路外接装置或是电路外接装置及水路外接装置,其中对于组合底座,所述的中间结构前部直接或通过竖直框架间接与设置导轨结构的底座前部连接构成一体,其后部与通过下层支撑结构与底座后部对应连接配合;卸下底座后部便将其与过滤通道分离,通过中间结构连接的底座前部和对应底座后部的下层支撑结构支撑机器处于试运行状态;对于整体底座,采用悬挂模式导轨结构的中间结构通过下层支撑结构与整体底座对应连接配合:卸下整体底座后便将其与过滤通道分离,通过中间结构设置的下层支撑结构支撑机器处于试运行状态,继而便于机器装配调试及检测维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设置双层结构和双加热装置的净水饮水机的结构布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轨结构为朝机器侧向设置或朝机器侧前方设置的双导轨结构;所述的移动座设置前、后部及将与电热杯装置竖直插接配合的耦合器设置在前部位置上,并在移动座移动至外露于壳体的前位置且电热杯装置部分或全部移出机座外时,移动座后部与导轨结构之间相互配合并以沿竖直方向另设的限位结构构成后部悬臂支撑结构对放置电热杯装置的前部进行悬臂支撑。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设置双层结构和和双加热装置的净水饮水机的结构布设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悬臂支撑结构;所述显示操控装置是设置横向显示界面的显示装置和设置纵向操控界面的操控装置组合构成的双界面显示操控装置;所述的管路加热器跨越横向前凸的悬臂支撑结构之支撑面,而且置于该支撑面上方并与管路加热器上端出水口连通的水嘴装置或通过管路越横支撑面并在其下方设置向下的出水口,或通过管路与该支撑面设置向下的出水口结构对应连接;横向前凸并且用于固定横向操控装置的悬臂支撑结构或为整体悬臂支撑结构或为分体悬臂支撑结构,其中对于整体悬臂支撑结构,悬臂支撑结构与水箱腔体结构连体并且对应置于其后方的管路加热器顶端或水嘴装置设置豁口以便于管路加热器或水嘴装置拆卸移出;对于分体悬臂支撑结构,悬臂支撑结构通过紧固标准件与设置固定结构的水箱腔体结构连接构成一体,通过拆卸紧固标准件将悬臂支撑结构避开管路加热器装或水嘴装置装卸的移出通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设置双层结构和和双加热装置的净水饮水机的结构布设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顶面和前侧立面遮挡横向前凸的悬臂支撑结构之支撑面下方并外露水嘴装置出水口,以及遮挡管路加热器的前挡板;与水箱腔体结构竖直插接配合的前挡板顶面设置的竖直沉孔结构穿过悬臂支撑结构之支撑面上相应的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宁峻杜也兵冉伊虹
申请(专利权)人:杜宁峻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