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继电器信号输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0193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闪光继电器信号输出结构,包括线圈骨架、衔铁和动簧、R引脚和底座,衔铁和动簧设置于线圈骨架一端,R引脚穿过底座的插孔,其中,所述的动簧设有继电器导通时与R引脚接触的接触端,以使信号不通过电路板直接由R引脚输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继电器内部结构的设计方案,主要是通过在动簧上追加一接触端,通过该接触端引出一引脚达到增加一路信号输出(小电流)目的,由于不通过电路板直接输出信号,可节省PCB板面积,使布线更加容易,同时节省了触点接触,降低成本。(*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公开一种闪光继电器信号输出结构,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 于闪光继电器类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闪光继电器独立信号输出线路的改进构造。
技术介绍
闪光继电器,是一种当输入量(电、磁、声、光、热)达到一定值时,输出量将发生跳 跃式变化的自动控制器件。继电器的继电特性继电器的输入信号X从零连续增加达到衔铁 开始吸合时的动作值XX,继电器的输出信号立刻从y=0跳跃到y=ym,即常开触点从断到 通。一旦触点闭合,输入量χ继续增大,输出信号y将不再起变化。当输入量χ从某一大于 XX值下降到xf,继电器开始释放,常开触点断开。通常把继电器的这种特性叫做继电特性, 也叫继电器的输入-输出特性。传统闪光继电器的信号输送一般是由继电器的插脚连接到PCB电路板上,通过电 路再接到引出端子而引出信号,由于信号传输要经过电路板,增加了布线设计的考量因素, 同时增大了 PCB板的面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省略了中间连接的闪光 继电器信号输出结构,节省了触点接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闪光继电器信号输出结构,包括线圈骨架、衔铁和动簧、R引脚和底座,衔铁和 动簧设置于线圈骨架一端,R引脚穿过底座的插孔,其中,所述的动簧设有继电器导通时与 R引脚接触的接触端,以使信号不通过电路板直接由R引脚输出。进一步,所述的动簧与R引脚接触时为面接触,动簧的接触端面借由继电器产生 的电磁力在导通时压紧于R引脚与之配合的接触端面。进一步,所述的动簧上还设有触点接触端,该触点与线圈骨架的触点配合使用。本技术公开了继电器内部结构的设计方案,主要是通过在动簧上追加一接触 端,通过该接触端引出一引脚达到增加一路信号输出(小电流)目的。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的效果(1).节省了触点接触,省下2触点及其铆接工序,节约了成本;(2).过往接触端子通过电路再引出,而本技术是通过和引出脚接触直接引 出,节省了中间连接,节省PCB板的面积,使布线更加容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动簧、R引脚与底座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动簧、R引脚与底座组立图;图3是本技术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闪光继电器信号输出结构,包括线圈骨架1、衔 铁2和动簧3、R引脚4和底座5,衔铁2和动簧3设置于线圈骨架1 一端,R引脚4穿过底 座5的插孔,其中,所述的动簧3设有继电器导通时与R引脚4接触的接触端301,以使信号 不通过电路板直接由R引脚输出。请参阅图2或图3,所述的动簧3与R引脚4接触时为面接触,动簧3的接触端面 借由继电器产生的电磁力在导通时压紧于R引脚4与之配合的接触端面。请参阅图2或图3,所述的动簧3上还设有触点接触端302,该触点与线圈骨架的 触点配合使用,而实现触点接触。本技术在动簧上追加一接触端,在继电器导通的过程中,该端子压紧一引出 端子,通过该端子直接引出,增加一路独立信号输出目的。传统接触端子通过电路引出,而本技术是通过和弓I出脚接触直接引出,节省 了中间连接,节省PCB板的面积,使布线更加容易,同时还节省了触点接触,省下两触点及 其铆接工序,节约了成本。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
技术实现思路
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 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权利要求一种闪光继电器信号输出结构,包括线圈骨架、衔铁和动簧、R引脚和底座,衔铁和动簧设置于线圈骨架一端,R引脚穿过底座的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簧设有继电器导通时与R引脚接触的接触端以使信号不通过电路板直接由R引脚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光继电器信号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簧与R引 脚接触时为面接触,动簧的接触端面借由继电器产生的电磁力在导通时压紧于R引脚与之 配合的接触端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光继电器信号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簧上还设 有触点接触端,该触点与线圈骨架的触点配合使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闪光继电器信号输出结构,包括线圈骨架、衔铁和动簧、R引脚和底座,衔铁和动簧设置于线圈骨架一端,R引脚穿过底座的插孔,其中,所述的动簧设有继电器导通时与R引脚接触的接触端,以使信号不通过电路板直接由R引脚输出。本技术公开了继电器内部结构的设计方案,主要是通过在动簧上追加一接触端,通过该接触端引出一引脚达到增加一路信号输出(小电流)目的,由于不通过电路板直接输出信号,可节省PCB板面积,使布线更加容易,同时节省了触点接触,降低成本。文档编号H01H50/58GK201725743SQ20102025053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7日专利技术者陈长桥 申请人:厦门普利得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闪光继电器信号输出结构,包括线圈骨架、衔铁和动簧、R引脚和底座,衔铁和动簧设置于线圈骨架一端,R引脚穿过底座的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簧设有继电器导通时与R引脚接触的接触端以使信号不通过电路板直接由R引脚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长桥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普利得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