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反复使用的食用菌种植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9931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20:26
本技术属于食用菌种植技术领域,一种可反复使用的食用菌种植筐,包括方形的底板,底板每一侧均铰接有梯形的侧板,每相对的两个底板的形状及面积均相同,相邻的三个侧板上端均开设有凹槽,未开设凹槽的侧板上端铰接有回形框,回形框下端设有U形且可卡入凹槽内的卡板,回形框铰接处的相反侧铰接有盖板,盖板上开设有多个生长孔,盖板上端放置有多个且与生长孔一一对应的可调节过滤装置,相邻的两个生长孔之间开设有导热孔,底板上插拔有多个且与导热孔一一对应的可调节导热装置;可以在取出培养基时,不再依次将菌种袋从种植筐中取出,且不需要使用菌种袋,只需向上拉起盖板及回形框使培养基露出,操作简便,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食用菌种植,具体涉及一种可反复使用的食用菌种植筐


技术介绍

1、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有:金针菇,海鲜菇,白玉菇,杏鲍菇,蟹味菇,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白灵菇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食用菌内含有多类对人体有益成分,故食用菌的种植产业已成为我国种植产业的重要部分。

2、目前食用菌栽培主要使用菌种袋栽培,而这种方法在栽培过程中需要将混合后的培养基与菌种置入菌种袋,再将菌种袋放置在种植筐内,再放到培育架上进行培育,并在栽培完毕后,需要再将菌种袋从种植筐中取出并划破袋体,而划破的袋体无法继续使用,且取放菌种袋操作较为繁琐,费时费力,且现有的种植筐大多无法折叠,在存放时占用空间较大,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食用菌种植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反复使用的食用菌种植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反复使用的食用菌种植筐,包括方形的底板,所述底板每一侧均铰接有梯形的侧板,每相对的两个所述底板的形状及面积均相同,相邻的三个所述侧板上端均开设有凹槽,未开设凹槽的所述侧板上端铰接有回形框,所述回形框下端设有u形且可卡入凹槽内的卡板,所述回形框铰接处的相反侧铰接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开设有多个生长孔,所述盖板上端放置有多个且与所述生长孔一一对应的可调节过滤装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生长孔之间开设有导热孔,所述底板上插拔有多个且与所述导热孔一一对应的可调节导热装置。

3、优选的,所述可调节过滤装置包括支撑管,所述支撑管上插拔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螺纹连接有调节管,所述调节管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气槽,所述调节管上转动有调节帽,所述进气管与所述调节管之间放置有过滤网,所述调节帽两侧分别开设有可封堵进气槽的调节槽。

4、优选的,所述可调节导热装置包括可插入导热孔内的立管,所述立管外壁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立管上侧转动有可封堵其开口的调节板。

5、优选的,所述底板上端设有多个与可调节导热装置意义对应的导柱,所述导柱的直径与立管的内径相同。

6、优选的,所述导热孔的孔径大于立管的外径。

7、优选的,所述两个相对的所述侧板外侧分别铰接有提手。

8、优选的,所述底板上端设有多个且可与其对应侧的所述侧板接触的挡板。

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0、(1)通过设置底板与侧板铰接,侧板与回形框铰接,回形框与盖板铰接,可以在使用时,使整个种植筐本体变形为扁平状,便于存放且占用空间小,且组装简便;

11、(2)通过使该技术为折叠使用,可以在取出其内部的培养基时,不需要依次将菌种袋从种植筐中取出,且不需要使用菌种袋,只需向上拉起盖板及回形框,侧板即可倾倒时培养基露出,即可轻松取出培养基,操作简便,省时省力;

12、(3)设置的可调节过滤装置,可以对培养基吸收的气体进行过滤,防止外界污染物进入培养基,避免食用菌受到外界影响,同时可以调节培养基吸收气体的强度,使培养基处于合适的生长状态;

13、(4)设置的可调节导热装置,可以调节培养基内部的温度,而沿立管长度方向开设的散热孔,可以对整个培养基进行散热,且转动的调节板,可以调节培养基散热的强度,使培养基内部的温度处于合适的生长状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反复使用的食用菌种植筐,包括方形的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每一侧均铰接有梯形的侧板(2),每相对的两个所述底板(1)的形状及面积均相同,相邻的三个所述侧板(2)上端均开设有凹槽,未开设凹槽的所述侧板(2)上端铰接有回形框(3),所述回形框(3)下端设有U形且可卡入凹槽内的卡板(4),所述回形框(3)铰接处的相反侧铰接有盖板(5),所述盖板(5)上开设有多个生长孔,所述盖板(5)上端放置有多个且与所述生长孔一一对应的可调节过滤装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生长孔之间开设有导热孔,所述底板(1)上插拔有多个且与所述导热孔一一对应的可调节导热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反复使用的食用菌种植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过滤装置包括支撑管(6),所述支撑管(6)上插拔有进气管(7),所述进气管(7)上螺纹连接有调节管(8),所述调节管(8)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气槽,所述调节管(8)上转动有调节帽(9),所述进气管(7)与所述调节管(8)之间放置有过滤网(10),所述调节帽(9)两侧分别开设有可封堵进气槽的调节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反复使用的食用菌种植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导热装置包括可插入导热孔内的立管(11),所述立管(11)外壁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12),所述立管(11)上侧转动有可封堵其开口的调节板(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反复使用的食用菌种植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端设有多个与可调节导热装置意义对应的导柱(14),所述导柱(14)的直径与立管(11)的内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反复使用的食用菌种植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孔的孔径大于立管(11)的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反复使用的食用菌种植筐,其特征在于:两个相对的所述侧板(2)外侧分别铰接有提手(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反复使用的食用菌种植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端设有多个且可与其对应侧的所述侧板(2)接触的挡板(1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反复使用的食用菌种植筐,包括方形的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每一侧均铰接有梯形的侧板(2),每相对的两个所述底板(1)的形状及面积均相同,相邻的三个所述侧板(2)上端均开设有凹槽,未开设凹槽的所述侧板(2)上端铰接有回形框(3),所述回形框(3)下端设有u形且可卡入凹槽内的卡板(4),所述回形框(3)铰接处的相反侧铰接有盖板(5),所述盖板(5)上开设有多个生长孔,所述盖板(5)上端放置有多个且与所述生长孔一一对应的可调节过滤装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生长孔之间开设有导热孔,所述底板(1)上插拔有多个且与所述导热孔一一对应的可调节导热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反复使用的食用菌种植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过滤装置包括支撑管(6),所述支撑管(6)上插拔有进气管(7),所述进气管(7)上螺纹连接有调节管(8),所述调节管(8)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气槽,所述调节管(8)上转动有调节帽(9),所述进气管(7)与所述调节管(8)之间放置有过滤网(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国标黄天永廖立波余应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永大菌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