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刮膜干燥器内构件及立式刮膜干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9832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20:25
本技术涉及立式刮膜干燥器内构件及立式刮膜干燥器,所述立式刮膜干燥器内构件,包括主转动轴,所述主转动轴设置支撑环,支撑环的中心位于主转动轴轴心,所述主转动轴垂直于所述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外侧活动刮刀,所述活动刮刀包括刮片、上轴套、下轴套、以及刮片‑轴套连接部,上轴套上开口;所述支撑环的个数为大于2个;相邻两个支撑环的上支撑环设置上活动轴,上活动轴从上轴套上开口深入上轴套,上活动轴与上轴套之间留有允许活动刮刀围绕上活动轴轴心转动的间隙;所述内构件设置上轴套防护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立式刮膜干燥器内构件及立式刮膜干燥器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的立式刮膜干燥器,机构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其工作原理主要由电机带动主转动轴,主转动轴上的支撑环上排列着可以转动刮刀(称为活动刮刀),通过主转动轴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活动刮刀将沿筒壁流下的料浆均铺在筒壁上,在微负压状态下,通入筒壁夹套内的低压蒸汽对铺在壁上膏状料浆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一般在90~105℃,再通过支撑环上的固定刮刀将干燥的物料刮下。在稳定生产中,需要该装置长时间运行,但我们发现,该装置生产运行常因活动刮刀活动自由度减弱甚至完全不能活动,从而影响待干燥浆料在刮膜干燥器器壁布料,从而影响干燥效果,不得不停车拆卸清洗,影响长周期生产运转,我们通过研究,主要是因为活动刮刀与支撑环上的连接转动的缝隙会进入浆料,干燥固化的浆料会阻碍活动刮刀的活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现有立式刮膜干燥器生产运行周期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立式刮膜干燥器内构件,该内构件的使用,延长了所述立式刮膜干燥器的生产运行周期。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立式刮膜干燥器内构件,包括主转动轴(101),所述主转动轴设置支撑环(111,114,117,120,124),支撑环的中心位于主转动轴轴心,所述主转动轴垂直于所述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外侧交替设置固定刮刀(104,106,108,109)和活动刮刀(112,116,119,122),所述活动刮刀(122)包括刮片(2)、轴套、以及刮片-轴套连接部(3),轴套包括上轴套(10)和下轴套(8),上轴套上开口,下轴套下开口和上封口;上轴套(10)的轴线与下轴套(8)的轴线重合在同一直线;所述支撑环的个数为大于2个;相邻两个支撑环的上支撑环设置上活动轴(12),上活动轴(12)从上轴套上开口深入上轴套(10),上活动轴(12)与上轴套(10)之间留有允许活动刮刀(122)围绕上活动轴(12)轴心转动的间隙;所述相邻两个支撑环的下支撑环设置下活动轴(7),下活动轴(7)从下轴套下开口深入下轴套(8);下活动轴(7)与下轴套(8)之间留有允许活动刮刀(122)围绕下活动轴(7)轴心转动的间隙;

4、所述内构件设置上轴套防护帽(21),所述防护帽顶部具有允许所述上活动轴向下穿过所述防护帽的上活动轴穿孔;在所述防护帽顶部顶面位于穿孔周围的区域,与上支撑环的下表面紧密连接,所述防护帽下部具有敞口,所述上轴套顶部的外侧边缘线位于所述敞口垂直向下投射所形成的投影内,且所述上轴套与所述防护帽之间不接触。

5、现有技术中,上轴套由于是上开口的,在现有的立式刮膜干燥器在生产过程中,待干燥的浆料会不断落入上轴套内部,该浆料会逐渐被干燥成固体发生积聚,阻碍了活动刮刀的活动,影响了活动刮刀对浆料在立式刮膜干燥器器壁的涂布。我们通过设置上述防护帽,明显降低浆料落入上轴套缝隙的机会,抑制了固体物料在轴套内积聚的发生,从而延长了立式刮膜干燥器的生产运行周期。

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环的个数为大于2个。作为非限制性的举例,比如2个、3个、4个、5个、6个、7个、8个、9个、10个、11个等等,对于大于2个的个数没有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合理选择。仅作为举例,图1给出示例情况是内构件有5个支撑环。

7、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所述敞口的下部边缘线低于所述上轴套顶部边缘线。与所述敞口的下部边缘线在所述上轴套顶部边缘线以上相比,更有利于防止浆料落入上轴套。

8、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所述防护帽顶部顶面位于穿孔周围的区域,与上支撑环的下表面紧密连接的方式为焊接、铆接或螺栓连接。

9、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上活动轴(12)可拆卸方式设置于上支撑环(124),进一步优选所述上支撑环(124)设置上螺孔,所述上螺孔设置可向下拧紧的上螺栓,所述上螺栓具有上部的上螺栓头部(14)和与上螺栓头部固定连接并指向下方的上螺纹杆部(13),在上螺纹杆部相对于上螺栓头部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活动轴(12)的上端连接,上螺纹杆的谷底直径大于上活动轴的直径,进一步优选上螺纹杆的轴心线与上活动轴(12)的轴线重合。

10、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下活动轴(7)可拆卸方式设置于下支撑环(120),进一步优选所述下支撑环(120)设置下螺孔,所述下螺孔设置可向上拧紧的下螺栓,所述下螺栓具有下部的下螺栓头部(5)和与下螺栓头部固定连接并指向上方的下螺纹杆部(6),在下螺纹杆部相对于下螺栓头部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活动轴(7)的下端连接,下螺纹杆部的谷底直径大于下活动轴的直径,进一步优选下螺纹杆部的轴心线与下活动轴(12)的轴线重合。

11、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所述的紧密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包括采用如下方式实现紧密连接:

12、上螺纹杆部(13)向下延伸穿过上轴套防护帽(21),在所述防护帽下表面以下的上螺纹杆部设置螺母(22),通过向上拧紧所述螺母(22)将所述防护帽抵紧上支撑环的下表面。

13、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所述的紧密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包括采用如下方式实现紧密连接:

14、拧紧紧固螺栓(23,24)将所述防护帽抵紧上支撑环的下表面,所述紧固螺栓的头部位于防护帽的下表面,紧固螺栓的螺纹杆向上穿过防护帽和伸入上支撑环。

15、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所述固定刮刀具有两个固定部位,其中一个固定部位固定于相邻两个支撑环的上支撑环,另一固定部位固定于相邻两个支撑环的下支撑环。

16、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所述上轴套(10)的底部具有上轴套底部开口(9)。由于该底部开口的设置,即使浆料不小心落入所述上轴套,也有利于该这些浆料从底部开口向下流出上轴套,进一步抑制了固体物料在轴套内积聚的发生。

17、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所述的刮片(2)为矩形。

18、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所述的刮片-轴套连接部(3)为矩形。

19、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所述上轴套(10)的内侧面和/或下轴套(8)的内侧面为圆筒形。

20、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采用上述内构件的立式刮膜干燥器。

2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二,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22、立式刮膜干燥器,包括容器、为所述容器供热的供热装置、和置于所述容器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的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内构件。

23、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所述容器具有立式圆柱筒部分(105)。

24、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在所述容器的上部设置待干燥浆料入口(102)。

25、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在所述容器的上部设置溶剂蒸气排出口(123)。

26、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在所述容器底部设置干燥后物料排出(110)。

27、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所述溶剂蒸气排出口(123)与真空系统相接。

28、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所述供热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立式刮膜干燥器内构件,包括主转动轴,所述主转动轴设置支撑环,支撑环的中心位于主转动轴轴心,所述主转动轴垂直于所述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外侧交替设置固定刮刀和活动刮刀,所述活动刮刀包括刮片、轴套、以及刮片-轴套连接部,轴套包括上轴套和下轴套,上轴套上开口,下轴套下开口和上封口;上轴套的轴线与下轴套的轴线重合在同一直线;所述支撑环的个数为大于2个;相邻两个支撑环的上支撑环设置上活动轴,上活动轴从上轴套上开口深入上轴套,上活动轴与上轴套之间留有允许活动刮刀围绕上活动轴轴心转动的间隙;所述相邻两个支撑环的下支撑环设置下活动轴,下活动轴从下轴套下开口深入下轴套;下活动轴与下轴套之间留有允许活动刮刀围绕下活动轴轴心转动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刮膜干燥器内构件,其特征是:所述敞口的下部边缘线低于所述上轴套顶部边缘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构件,其特征是:所述防护帽顶部顶面位于穿孔周围的区域,与上支撑环的下表面紧密连接的方式为焊接、铆接或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构件,其特征是:上活动轴可拆卸方式设置于上支撑环;和/或,下活动轴可拆卸方式设置于下支撑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构件,其特征是:上活动轴可拆卸方式设置于上支撑环,所述上支撑环设置上螺孔,所述上螺孔设置可向下拧紧的上螺栓,所述上螺栓具有上部的上螺栓头部和与上螺栓头部固定连接并指向下方的上螺纹杆部,在上螺纹杆部相对于上螺栓头部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活动轴的上端连接,上螺纹杆的谷底直径大于上活动轴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构件,其特征是:上螺纹杆的轴心线与上活动轴的轴线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构件,其特征是:下活动轴可拆卸方式设置于下支撑环,所述下支撑环设置下螺孔,所述下螺孔设置可向上拧紧的下螺栓,所述下螺栓具有下部的下螺栓头部和与下螺栓头部固定连接并指向上方的下螺纹杆部,在下螺纹杆部相对于下螺栓头部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活动轴的下端连接,下螺纹杆部的谷底直径大于下活动轴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构件,其特征是:下螺纹杆部的轴心线与下活动轴的轴线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构件,其特征是所述的紧密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包括采用如下方式实现紧密连接:上螺纹杆部向下延伸穿过上轴套防护帽,在所述防护帽下表面以下的上螺纹杆部设置螺母,通过向上拧紧所述螺母将所述防护帽抵紧上支撑环的下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内构件,其特征是所述的紧密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包括采用如下方式实现紧密连接:拧紧紧固螺栓将所述防护帽抵紧上支撑环的下表面,所述紧固螺栓的头部位于防护帽的下表面,紧固螺栓的螺纹杆向上穿过防护帽和伸入上支撑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构件,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刮刀具有两个固定部位,其中一个固定部位固定于相邻两个支撑环的上支撑环,另一固定部位固定于相邻两个支撑环的下支撑环。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构件,其特征是:所述上轴套的底部具有上轴套底部开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构件,其特征是:所述的刮片为矩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内构件,其特征是:所述的刮片-轴套连接部为矩形。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构件,其特征是:所述上轴套的内侧面和/或下轴套的内侧面为圆筒形。

16.立式刮膜干燥器,其特征是所述立式刮膜干燥器包括容器、为所述容器供热的供热装置、和置于所述容器中的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内构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立式刮膜干燥器,其特征是所述容器具有立式圆柱筒部分。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立式刮膜干燥器,其特征是在所述容器的上部设置待干燥浆料入口。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立式刮膜干燥器,其特征是在所述容器的上部设置溶剂蒸气排出口。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立式刮膜干燥器,其特征是在所述容器底部设置干燥后物料排出口。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立式刮膜干燥器,其特征是所述溶剂蒸气排出口与真空系统相接。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立式刮膜干燥器,其特征是所述供热装置是对容器进行加热的加热夹套。

...

【技术特征摘要】

1.立式刮膜干燥器内构件,包括主转动轴,所述主转动轴设置支撑环,支撑环的中心位于主转动轴轴心,所述主转动轴垂直于所述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外侧交替设置固定刮刀和活动刮刀,所述活动刮刀包括刮片、轴套、以及刮片-轴套连接部,轴套包括上轴套和下轴套,上轴套上开口,下轴套下开口和上封口;上轴套的轴线与下轴套的轴线重合在同一直线;所述支撑环的个数为大于2个;相邻两个支撑环的上支撑环设置上活动轴,上活动轴从上轴套上开口深入上轴套,上活动轴与上轴套之间留有允许活动刮刀围绕上活动轴轴心转动的间隙;所述相邻两个支撑环的下支撑环设置下活动轴,下活动轴从下轴套下开口深入下轴套;下活动轴与下轴套之间留有允许活动刮刀围绕下活动轴轴心转动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刮膜干燥器内构件,其特征是:所述敞口的下部边缘线低于所述上轴套顶部边缘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构件,其特征是:所述防护帽顶部顶面位于穿孔周围的区域,与上支撑环的下表面紧密连接的方式为焊接、铆接或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构件,其特征是:上活动轴可拆卸方式设置于上支撑环;和/或,下活动轴可拆卸方式设置于下支撑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构件,其特征是:上活动轴可拆卸方式设置于上支撑环,所述上支撑环设置上螺孔,所述上螺孔设置可向下拧紧的上螺栓,所述上螺栓具有上部的上螺栓头部和与上螺栓头部固定连接并指向下方的上螺纹杆部,在上螺纹杆部相对于上螺栓头部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活动轴的上端连接,上螺纹杆的谷底直径大于上活动轴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构件,其特征是:上螺纹杆的轴心线与上活动轴的轴线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构件,其特征是:下活动轴可拆卸方式设置于下支撑环,所述下支撑环设置下螺孔,所述下螺孔设置可向上拧紧的下螺栓,所述下螺栓具有下部的下螺栓头部和与下螺栓头部固定连接并指向上方的下螺纹杆部,在下螺纹杆部相对于下螺栓头部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活动轴的下端连接,下螺纹杆部的谷底直径大于下活动轴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构件,其特征是:下螺纹杆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江非张峣朱明元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奥威日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