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板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9573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20:2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汽车板簧装置,包括:板簧片组、绑定机构、后点衬套和前点衬套,所述绑定机构安装在所述板簧片组上,所述板簧片组前、后端均设置有卷耳,所述前点衬套和所述后点衬套分别安装在所述板簧片组前端和后端的卷耳处;其中,所述绑定机构用于连接固定所述板簧片组中各零件;所述前点衬套的轴向刚度大于所述后点衬套的轴向刚度;通过安装轴向刚度不同的前点衬套和后点衬套,并配合板簧片组和绑定机构,解决了现有板簧结构无法满足用户对汽车操控性能要求提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汽车配件,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板簧装置


技术介绍

1、汽车钢板弹簧(简称板簧)是汽车悬架中的弹性元件,主要用来传递垂直力,缓和由路面不平引起的冲击和振动。同时板簧还兼顾悬架导向机构,传递各种力和力矩,引导车轮按一定规律相对于车身运动。

2、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及高速道路越来越好,用户对汽车后轴跟随性、汽车紧急变道稳定性、汽车极限操控的稳定性越来越高,板簧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现有的板簧前后卷耳内衬套为橡胶衬套或复合衬套,由于橡胶衬套或复合衬套受其结构限制,很难提高橡胶衬套或复合衬套的轴向刚度,导致板簧悬架的汽车的侧倾刚度、侧倾角刚度和侧倾力矩的提升受到很大限制,无法满足用户对汽车操控性能提升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板簧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板簧结构无法满足用户对汽车操控性能要求提升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板簧装置,包括:板簧片组、绑定机构、后点衬套和前点衬套,所述绑定机构安装在所述板簧片组上,所述板簧片组前、后端均设置有卷耳,所述前点衬套和所述后点衬套分别安装在所述板簧片组前端和后端的卷耳处;其中,所述绑定机构用于连接固定所述板簧片组中各零件;所述前点衬套的轴向刚度大于所述后点衬套的轴向刚度。

3、可选地,所述前点衬套包括:第一外骨架、第一缓冲体、第一内骨架、第二外骨架、第二缓冲体和第二内骨架,所述第一内骨架设置在所述第一外骨架内,所述第一内骨架与所述第一外骨架之间形成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缓冲体安装在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第一内骨架中部沿轴向开设有第一通孔;

4、所述第二内骨架设置在所述第二外骨架内,所述第二内骨架与所述第二外骨架之间形成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缓冲体安装在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第二内骨架中部沿轴向开设有第二通孔;

5、所述第一内骨架与所述第二内骨架对接,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

6、可选地,所述第一缓冲体和所述第二缓冲体分别与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可拆卸连接。

7、可选地,所述第一缓冲体和所述第二缓冲体均为弹性材质。

8、可选地,所述后点衬套为复合衬套。

9、可选地,所述板簧片组件包括:第一弹性组件、第二弹性组件、第三弹性组件、第四弹性组件和第五弹性组件,所述第一弹性组件、所述第二弹性组件、所述第三弹性组件、所述第四弹性组件和所述第五弹性组件依次堆叠,所述卷耳设置在所述第一弹性组件的前、后两端上;

10、所述绑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所述第二固定组件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固定组件包裹在所述第一弹性组件、第二弹性组件和所述第三弹性组件堆叠处;

11、其中,所述第一固定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弹性组件、所述第二弹性组件、所述第三弹性组件、所述第四弹性组件和所述第五弹性组件顺次连接。

12、可选地,所述绑定机构还包括:第三固定组件,所述第三固定组件至少一个,所述至少一个第三固定组件包裹在所述第一弹性组件、第二弹性组件、所述第三弹性组件和所述第四弹性组件堆叠处。

13、可选地,所述第一弹性组件、所述第二弹性组件、所述第三弹性组件、所述第四弹性组件和所述第五弹性组件为长度依次递减的弹簧钢片。

14、可选地,所述第一弹性组件、所述第二弹性组件、所述第三弹性组件、所述第四弹性组件和所述第五弹性组件两两之间设置有降噪组件。

15、可选地,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呈u型,所述第一弹性组件、第二弹性组件和所述第三弹性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组件的u型凹槽内。

1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板簧装置,包括:板簧片组、绑定机构、后点衬套和前点衬套,所述绑定机构安装在所述板簧片组上,所述板簧片组前、后端均设置有卷耳,所述前点衬套和所述后点衬套分别安装在所述板簧片组前端和后端的卷耳处;其中,所述绑定机构用于连接固定所述板簧片组中各零件;所述前点衬套的轴向刚度大于所述后点衬套的轴向刚度;通过安装轴向刚度不同的前点衬套和后点衬套,并配合板簧片组和绑定机构,解决了现有板簧结构无法满足用户对汽车操控性能要求提升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板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板簧片组、绑定机构、后点衬套(8)和前点衬套(11),所述绑定机构安装在所述板簧片组上,所述板簧片组前、后端均设置有卷耳,所述前点衬套(11)和所述后点衬套(8)分别安装在所述板簧片组前端和后端的卷耳处;其中,所述绑定机构用于连接固定所述板簧片组中各零件;所述前点衬套(11)的轴向刚度大于所述后点衬套(8)的轴向刚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板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点衬套(11)包括:第一外骨架(1101)、第一缓冲体(1102)、第一内骨架(1103)、第二外骨架(1104)、第二缓冲体(1105)和第二内骨架(1106),所述第一内骨架(1103)设置在所述第一外骨架(1101)内,所述第一内骨架(1103)与所述第一外骨架(1101)之间形成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缓冲体(1102)安装在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第一内骨架(1103)中部沿轴向开设有第一通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板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体(1102)和所述第二缓冲体(1105)分别与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可拆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板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体(1102)和所述第二缓冲体(1105)均为弹性材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板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点衬套(8)为复合衬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板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片组件包括:第一弹性组件(1)、第二弹性组件(2)、第三弹性组件(3)、第四弹性组件(4)和第五弹性组件(5),所述第一弹性组件(1)、所述第二弹性组件(2)、所述第三弹性组件(3)、所述第四弹性组件(4)和所述第五弹性组件(5)依次堆叠,所述卷耳设置在所述第一弹性组件(1)的前、后两端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板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定机构还包括:第三固定组件(10),所述第三固定组件(10)至少一个,所述至少一个第三固定组件(10)包裹在所述第一弹性组件(1)、第二弹性组件(2)、所述第三弹性组件(3)和所述第四弹性组件(4)堆叠处。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板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组件(1)、所述第二弹性组件(2)、所述第三弹性组件(3)、所述第四弹性组件(4)和所述第五弹性组件(5)为长度依次递减的弹簧钢片。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板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组件(1)、所述第二弹性组件(2)、所述第三弹性组件(3)、所述第四弹性组件(4)和所述第五弹性组件(5)两两之间设置有降噪组件(9)。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板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组件(7)呈U型,所述第一弹性组件(1)、第二弹性组件(2)和所述第三弹性组件(3)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组件(7)的U型凹槽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板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板簧片组、绑定机构、后点衬套(8)和前点衬套(11),所述绑定机构安装在所述板簧片组上,所述板簧片组前、后端均设置有卷耳,所述前点衬套(11)和所述后点衬套(8)分别安装在所述板簧片组前端和后端的卷耳处;其中,所述绑定机构用于连接固定所述板簧片组中各零件;所述前点衬套(11)的轴向刚度大于所述后点衬套(8)的轴向刚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板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点衬套(11)包括:第一外骨架(1101)、第一缓冲体(1102)、第一内骨架(1103)、第二外骨架(1104)、第二缓冲体(1105)和第二内骨架(1106),所述第一内骨架(1103)设置在所述第一外骨架(1101)内,所述第一内骨架(1103)与所述第一外骨架(1101)之间形成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缓冲体(1102)安装在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第一内骨架(1103)中部沿轴向开设有第一通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板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体(1102)和所述第二缓冲体(1105)分别与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可拆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板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体(1102)和所述第二缓冲体(1105)均为弹性材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板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点衬套(8)为复合衬套。

6.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俊黄家胜李金徽莫秋显陈进
申请(专利权)人:金琥新能源汽车成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