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受拉型钢筋混凝土拉拔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9269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20:18
本技术属于混凝土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向受拉型钢筋混凝土拉拔试验装置。一种双向受拉型钢筋混凝土拉拔试验装置,自上而下包括上夹头、上夹具、下夹具和多个固定杆,上夹头两侧分别设有夹头臂,两个夹头臂下部与上夹具销接,上夹具和下夹具之间设有试样,试样包括混凝土块、上连接钢筋和下连接钢筋,上夹具包括上夹具本体,上夹具本体两侧设有V形孔,上连接钢筋上端穿过V形孔后与上夹具本体上部固定连接,下夹具包括下夹具本体,下夹具本体中部设有长条槽,下连接钢筋下端穿过长条槽与下夹具本体下部固定连接,下夹具四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本技术通过采用两端对拉拔出钢筋的方式,有效避免对拉试验的试件易转动的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混凝土测试,特别涉及一种双向受拉型钢筋混凝土拉拔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1、对于钢筋混凝土构件,在外力作用下钢筋和混凝土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黏结作用传递荷载并保证两者之间的协调变形工作。由于混凝土黏结性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其黏结机理较为复杂,因而选取合适的黏结性能试验方法尤为重要。目前常用的黏结试验方法主要有:中心拔出试验、梁式试验、对拉(单根)搭接试验。

2、中心拔出试验是最早提出且现有研究中最常采用的试验方法。但其不能反映梁构件中钢筋连接区的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对黏结性能产生的影响,并且在试验加载过程中,试件加载端的混凝土会受到局部挤压,而压应力分布的拱作用会使试件与结构中钢筋端部周围的应力差别较大,因此与工程实际受力不相符。梁式试验虽然能够较好地模拟钢筋在梁端的黏结锚固情况,但与拔出试验相比,试件尺寸较大,不易制作。对拉(单根)试验试件中的两根钢筋不同轴,进行拉拔时会产生弯矩和剪力,造成试件的转动,而试件转动会对试验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钢筋混凝土黏结性能试验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向受拉型钢筋混凝土拉拔试验装置,通过采用两端对拉拔出钢筋的方式,将穿过下夹具长条槽的两根钢筋固定在下夹具下表面保持不动,通过在上夹头与上夹具中间孔贯穿销轴以使上部钢筋加载端形成铰接连接,从而保证在试验时上夹头带动上夹具向上移动的过程中试件的上加载端和下加载端的钢筋同时受力且大小相等,有效避免了对拉试验的试件易转动的不利影响。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双向受拉型钢筋混凝土拉拔试验装置,自上而下包括上夹头、上夹具、下夹具和多个固定杆,所述上夹头两侧分别设有夹头臂,两个所述夹头臂下部与所述上夹具销接,所述上夹具和下夹具之间设有试样,所述试样包括混凝土块,所述混凝土块两侧分别贯穿设有上连接钢筋,两根上连接钢筋之间设有两根下连接钢筋,所述上连接钢筋和下连接钢筋上下两端伸出混凝土块的位置设有位移传感器,所述上夹具包括上夹具本体,所述上夹具本体两侧设有v形孔,所述上连接钢筋上端穿过所述v形孔后与所述上夹具本体上部固定连接,所述下夹具包括下夹具本体,所述下夹具本体中部设有长条槽,所述下连接钢筋下端穿过所述长条槽与所述下夹具本体下部固定连接,所述下夹具四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

3、所述上连接钢筋上端、下连接钢筋下端分别设有加载端传感器座,所述下连接钢筋上端、上连接钢筋下端分别设有自由端传感器座,所述加载端传感器座和自由端传感器座内分别设有位移传感器。

4、所述上夹头包括上夹头本体,所述上夹头本体两侧设有凹型槽,所述凹型槽中部设有台肩,所述台肩上下两侧的凹型槽内分别设有上夹头销钉孔。

5、所述夹头臂包括夹头臂本体,所述夹头臂本体上部设有凸起,所述凸起的厚度与所述台肩宽度相同,所述夹头臂本体上部设有两个夹头臂销钉孔,下部设有夹头臂销轴孔,所述夹头臂销钉孔内设有销钉,所述夹头臂通过销钉与所述上夹头固定连接。

6、所述上夹具本体下部设有上夹具销轴孔,所述上夹具销轴孔内设有销轴,所述上夹具通过销轴与所述夹头臂销接。

7、所述下夹具本体中部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中间设有长条槽,所述下夹具本体四周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杆穿过所述固定孔,所述固定杆顶部设有下夹具固定螺母,所述下夹具本体通过下夹具固定螺母与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

8、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采用两端对拉拔出钢筋的方式,即将穿过下夹具长条槽的两根下连接钢筋固定在下夹具下表面保持不动,通过在上夹头与上夹具中间孔贯穿销轴以使上连接钢筋加载端形成铰接连接,从而保证在试验时上夹头带动上夹具向上移动的过程中试件的上加载端和下加载端的钢筋同时受力且大小相等,有效避免了对拉(单根)试验的试件易转动的不利影响。由于本试件本身试件尺寸较小,易于制作,同时能够反映实际梁构件的真实受力状态,因此测量得到的黏结滑移和加载过程中试件的破坏模式更准确,进而根据钢筋混凝土黏结滑移性能建立的界面黏结应力-滑移本构模型更符合实际。并且该模型基于黏结滑移机理,能够合理地描述黏结滑移各阶段黏结刚度的变化。

9、以下将结合附图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受拉型钢筋混凝土拉拔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包括上夹头(1)、上夹具(3)、下夹具(8)和多个固定杆(12),所述上夹头(1)两侧分别设有夹头臂(2),两个所述夹头臂(2)下部与所述上夹具(3)销接,所述上夹具(3)和下夹具(8)之间设有试样(7),所述试样(7)包括混凝土块(703),所述混凝土块(703)两侧分别贯穿设有上连接钢筋(701),两根上连接钢筋(701)之间设有两根下连接钢筋(702),所述上连接钢筋(701)和下连接钢筋(702)上下两端伸出混凝土块(703)的位置设有位移传感器(4),所述上夹具(3)包括上夹具本体(302),所述上夹具本体(302)两侧设有V形孔(301),所述上连接钢筋(701)上端穿过所述V形孔(301)后与所述上夹具本体(302)上部固定连接,所述下夹具(8)包括下夹具本体(803),所述下夹具本体(803)中部设有长条槽(802),所述下连接钢筋(702)下端穿过所述长条槽(802)与所述下夹具本体(803)下部固定连接,所述下夹具(8)四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向受拉型钢筋混凝土拉拔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钢筋(701)上端、下连接钢筋(702)下端分别设有加载端传感器座(6),所述下连接钢筋(702)上端、上连接钢筋(701)下端分别设有自由端传感器座(5),所述加载端传感器座(6)和自由端传感器座(5)内分别设有位移传感器(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向受拉型钢筋混凝土拉拔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头(1)包括上夹头本体(103),所述上夹头本体(103)两侧设有凹型槽(102),所述凹型槽(102)中部设有台肩(104),所述台肩(104)上下两侧的凹型槽(102)内分别设有上夹头销钉孔(1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双向受拉型钢筋混凝土拉拔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头臂(2)包括夹头臂本体(203),所述夹头臂本体(203)上部设有凸起(204),所述凸起(204)的厚度与所述台肩(104)宽度相同,所述夹头臂本体(203)上部设有两个夹头臂销钉孔(201),下部设有夹头臂销轴孔(202),所述夹头臂销钉孔(201)内设有销钉(9),所述夹头臂(2)通过销钉(9)与所述上夹头(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向受拉型钢筋混凝土拉拔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具本体(302)下部设有上夹具销轴孔(303),所述上夹具销轴孔(303)内设有销轴(10),所述上夹具(3)通过销轴(10)与所述夹头臂(2)销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向受拉型钢筋混凝土拉拔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具本体(803)中部设有凸台(804),所述凸台(804)中间设有长条槽(802),所述下夹具本体(803)四周设有固定孔(801),所述固定杆(12)穿过所述固定孔(801),所述固定杆(12)顶部设有下夹具固定螺母(11),所述下夹具本体(803)通过下夹具固定螺母(11)与所述固定杆(12)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受拉型钢筋混凝土拉拔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包括上夹头(1)、上夹具(3)、下夹具(8)和多个固定杆(12),所述上夹头(1)两侧分别设有夹头臂(2),两个所述夹头臂(2)下部与所述上夹具(3)销接,所述上夹具(3)和下夹具(8)之间设有试样(7),所述试样(7)包括混凝土块(703),所述混凝土块(703)两侧分别贯穿设有上连接钢筋(701),两根上连接钢筋(701)之间设有两根下连接钢筋(702),所述上连接钢筋(701)和下连接钢筋(702)上下两端伸出混凝土块(703)的位置设有位移传感器(4),所述上夹具(3)包括上夹具本体(302),所述上夹具本体(302)两侧设有v形孔(301),所述上连接钢筋(701)上端穿过所述v形孔(301)后与所述上夹具本体(302)上部固定连接,所述下夹具(8)包括下夹具本体(803),所述下夹具本体(803)中部设有长条槽(802),所述下连接钢筋(702)下端穿过所述长条槽(802)与所述下夹具本体(803)下部固定连接,所述下夹具(8)四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向受拉型钢筋混凝土拉拔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钢筋(701)上端、下连接钢筋(702)下端分别设有加载端传感器座(6),所述下连接钢筋(702)上端、上连接钢筋(701)下端分别设有自由端传感器座(5),所述加载端传感器座(6)和自由端传感器座(5)内分别设有位移传感器(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向受拉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梦娜张伟张阳玺李彤汤靓王莹杨子茂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