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曲树蓁专利>正文

一种管道修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9177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道修补器,特别适用于流体管道修补,属于修补器结构技术领域。包括由上卡套、下卡套相对接构成的套体,上卡套、下卡套通过销轴相连接,二者相接处设有凹槽,凹槽的槽深小于套体的深度,凹槽顶端设有凸台、内部设有密封圈,密封圈的中部设有形状为唇型的唇,密封圈的两头设有堵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具有对任何破漏的管道可快速带压修复、不用停水、停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无需动火、动电和可重复使用的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道修补器,特别适用于流体管道修补,属于修补器结构技 术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管道破漏,修补的办法是停水、停气,然后焊接或重新更换管道,其中 不足之处在于需要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同时也造成管道无法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捷,体 积小、重量轻、无需动火动电,能快速修补管道的管道修补器。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管道修补器,包括由上卡套1、下卡套2相对接构成的套体,上卡套1、下卡套 2通过销轴3相连接,二者相接处设有凹槽4,其特殊之处在于凹槽4的槽深小于套体的深 度,凹槽4顶端设有凸台6、内部设有密封圈,密封圈的中部设有形状为唇型的唇7,密封圈 的两头设有堵头5。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具有对任何破漏的管道可快速带压修复、不用停水、停 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无需动火、动电和可重复使用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 本技术一种管道修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 图1的A-A剖结构示意图;图3 密封圈结构示意图;图4:图3的B-B剖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卡套,2、下卡套,3、销轴,4、凹槽,5、堵头,6、凸台,7、设式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附图给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技术的构成做进一 步的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一种管道修补器,包括由上卡套1、下卡套2相对接构成的套体,上卡 套1、下卡套2通过销轴3相连接,二者相接处设有凹槽4,凹槽4的槽深小于套体的深度, 凹槽4顶端设有凸台6、内部设有密封圈,密封圈的中部设有形状为唇型的唇7,密封圈的两 头设有堵头5。本实施例的一种管道修补器,结构设计合理,具有对任何破漏的管道可快速带压 修复、不用停水、停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无需动火、动电和可重复使用的优点。权利要求一种管道修补器,包括由上卡套(1)、下卡套(2)相对接构成的套体,上卡套(1)、下卡套(2)通过销轴(3)相连接,二者相接处设有凹槽(4),其特征在于凹槽(4)的槽深小于套体的深度,凹槽(4)顶端设有凸台(6)、内部设有密封圈,密封圈的中部设有形状为唇型的唇(7),密封圈的两头设有堵头(5)。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管道修补器,特别适用于流体管道修补,属于修补器结构
包括由上卡套、下卡套相对接构成的套体,上卡套、下卡套通过销轴相连接,二者相接处设有凹槽,凹槽的槽深小于套体的深度,凹槽顶端设有凸台、内部设有密封圈,密封圈的中部设有形状为唇型的唇,密封圈的两头设有堵头。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具有对任何破漏的管道可快速带压修复、不用停水、停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无需动火、动电和可重复使用的优点。文档编号F16L55/172GK201739703SQ20102024937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6日专利技术者刘鑫, 张敏慧, 曲树蓁, 矫永臣 申请人:曲树蓁;矫永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道修补器,包括由上卡套(1)、下卡套(2)相对接构成的套体,上卡套(1)、下卡套(2)通过销轴(3)相连接,二者相接处设有凹槽(4),其特征在于凹槽(4)的槽深小于套体的深度,凹槽(4)顶端设有凸台(6)、内部设有密封圈,密封圈的中部设有形状为唇型的唇(7),密封圈的两头设有堵头(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矫永臣曲树蓁张敏慧刘鑫
申请(专利权)人:曲树蓁矫永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