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直流电源,尤其涉及一种开关电源及车辆。
技术介绍
1、开关电源是利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控制开关管开通和关断的时间比率,维持稳定输出电压的一种电源,开关电源被广泛应用在各种电子设备,是当今电子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种电源方式。在实际控制器设计中,基于芯片以及不同电路模块的供电电压不同,需要使用电压转换电路将开关电源输出的电压,转换成其他电路模块需求的工作电压值,以维持控制器各个模块的正常运作。
2、开关电源在输出侧接有低压电池时,硬件输出故障无法被检测,导致硬件占空比一直开的很大,从而造成dcdc模块锁死并引发炸机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降低dcdc模块锁死、炸机风险的开关电源及车辆。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开关电源,其包括:
3、输入电源;
4、输出端口,与负载电连接;
5、dcdc模块,连接于所述输入电源和所述输出端口之间,所述dcdc模块具有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所述dcdc模块在开启状态时通过所述输出端口为所述负载供电;
6、控制模块,与所述dcdc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输出端口的电压值、输出端口的电流值控制所述dcdc模块执行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
7、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电压采集器、电流采集器、逻辑控制单元和脉冲宽度调制器;所述电压采集器连接于输出端口和逻辑控制单元之间,所述电流采
8、所述电压采集器用于采集输出端口的电压值;
9、所述电流采集器用于采集输出端口的电流值;
10、所述逻辑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压值、所述电流值得到判定结果;
11、所述脉冲宽度调制器用于根据判定结果控制所述dcdc模块执行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
12、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dcdc模块包括开关组件和变压器,所述变压器包括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所述开关组件用于控制所述输入电源和所述原边绕组的连接以使流经原边绕组的电流为脉冲电流,所述脉冲宽度调制器与所述开关组件相连以控制开关组件中各个开关的开合状态,所述副边绕组与所述输出端口相连。
13、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dcdc模块还包括储能电感,所述开关组件中开关包括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所述输入电源包括输入负极和输入正极,所述储能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输入正极相连,所述储能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原边绕组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场效应管连接于所述储能电感的第一端和所述原边绕组的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二场效应管连接于所述输入负极和所述原边绕组的第二端之间。
14、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脉冲宽度调制器相连,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原边绕组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储能电感的第一端相连;
15、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脉冲宽度调制器相连;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原边绕组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输入负极相连。
16、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原边绕组包括第一绕组、第二绕组、第三绕组和第四绕组,所述第一绕组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绕组的第一端均与所述储能电感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绕组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绕组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三绕组的第一端和第四绕组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第一绕组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三绕组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绕组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相连。
17、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副边绕组包括第五绕组和第六绕组,所述第五绕组的第一端与所述输出端口相连,所述第五绕组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绕组的第一端相连且均接地,所述第六绕组的第二端与所述输出端口相连。
18、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dcdc模块还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五绕组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输出端口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六绕组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输出端口相连。
19、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dcdc模块还包括滤波电容器,所述滤波电容器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并联,所述滤波电容器的负极接地。
20、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包括负载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开关电源,负载与开关电源电连接。
21、在本技术中,控制模块基于输出端口的电压值、输出端口的电流值确定开关电源是否出现故障,若开关电源出现故障,控制dcdc模块从开启状态转换为关闭状态,降低dcdc模块出现锁死、炸机的风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电压采集器、电流采集器、逻辑控制单元和脉冲宽度调制器;所述电压采集器连接于输出端口和逻辑控制单元之间,所述电流采集器连接于输出端口和逻辑控制单元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模块包括开关组件和变压器,所述变压器包括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所述开关组件用于控制所述输入电源和所述原边绕组的连接以使流经原边绕组的电流为脉冲电流,所述脉冲宽度调制器与所述开关组件相连以控制开关组件中各个开关的开合状态,所述副边绕组与所述输出端口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模块还包括储能电感,所述开关组件中开关包括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所述输入电源包括输入负极和输入正极,所述储能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输入正极相连,所述储能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原边绕组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场效应管连接于所述储能电感的第一端和所述原边绕组的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二场效应管连接于所述输入负极和所述原边绕组的第二端之间。
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边绕组包括第一绕组、第二绕组、第三绕组和第四绕组,所述第一绕组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绕组的第一端均与所述储能电感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绕组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绕组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三绕组的第一端和第四绕组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第一绕组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三绕组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绕组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相连。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边绕组包括第五绕组和第六绕组,所述第五绕组的第一端与所述输出端口相连,所述第五绕组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绕组的第一端相连且均接地,所述第六绕组的第二端与所述输出端口相连。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模块还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五绕组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输出端口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六绕组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输出端口相连。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模块还包括滤波电容器,所述滤波电容器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并联,所述滤波电容器的负极接地。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负载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开关电源,负载与开关电源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电压采集器、电流采集器、逻辑控制单元和脉冲宽度调制器;所述电压采集器连接于输出端口和逻辑控制单元之间,所述电流采集器连接于输出端口和逻辑控制单元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模块包括开关组件和变压器,所述变压器包括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所述开关组件用于控制所述输入电源和所述原边绕组的连接以使流经原边绕组的电流为脉冲电流,所述脉冲宽度调制器与所述开关组件相连以控制开关组件中各个开关的开合状态,所述副边绕组与所述输出端口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模块还包括储能电感,所述开关组件中开关包括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所述输入电源包括输入负极和输入正极,所述储能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输入正极相连,所述储能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原边绕组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场效应管连接于所述储能电感的第一端和所述原边绕组的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二场效应管连接于所述输入负极和所述原边绕组的第二端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脉冲宽度调制器相连,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原边绕组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储能电感的第一端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李明,罗松,吴壬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欣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