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鱼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8407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20:0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鱼道,涉及鱼道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在上游的堤坝和连接上下游的洄流通道,所述洄流通道上端设置在堤坝上方,并延伸到上游,所述洄流通道的下端延伸到下游,并沉入水底;所述洄流通道的上下两端均转动安装有连接轴,两个连接轴的中部均套装有槽轮,且洄流通道下端的连接轴的两端分别贯穿洄流通道,并传动连接有驱动机构。该自动鱼道,通过洄流通道、传送带、槽轮、彩光灯、拟声震动装置和驱动机构的配合设置,可以有效提高鱼群的洄游效率,缩短洄游时间,另外,通过利用上游和下游水流的落差驱使水车转动,从而为自动鱼道提供动力,不仅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而且减少了资金的投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鱼道,具体为一种自动鱼道


技术介绍

1、鱼道是在河流中沟通鱼类洄游通道的设施,鱼道作为减缓鱼类受水利工程的阻隔影响的生态补偿措施,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及环保行政部门的关注。

2、在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cn202222940019.7中公开有一种水库坝体生态鱼道,结构包括鱼道、入口、盘升鱼道、洄游鱼道和水流量鱼道,鱼道上设置有鱼道入口,鱼道连接盘升鱼道,盘升鱼道之间通过盘升弯道连接,盘升鱼道上连接洄游鱼道和水流量鱼道,水流量鱼道连接闸门,鱼道和盘升鱼道之间通过盘升弯道连接。该水库坝体生态鱼道,通过设置多个水入口和出口,方便鱼群进出,但是,当多个鱼同时进行洄游时,鱼群会在鱼道内相互碰撞,从而影响鱼群洄游的效率。

3、因此,提出一种自动鱼道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鱼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水库坝体生态鱼道,通过设置多个水入口和出口,方便鱼群进出,但是,当多个鱼同时进行洄游时,鱼群会在鱼道内相互碰撞,从而影响鱼群洄游的效率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自动鱼道,包括设置在上游的堤坝和连接上下游的洄流通道,所述洄流通道上端设置在堤坝上方,并延伸到上游,所述洄流通道的下端延伸到下游,并沉入水底;所述洄流通道的上下两端均转动安装有连接轴,两个连接轴的中部均套装有槽轮,且洄流通道下端的连接轴的两端分别贯穿洄流通道,并传动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泄流槽和水车,所述泄流槽固定安装在洄流通道的外侧,且泄流槽的顶端贯穿堤坝,并匹配安装有防护网;所述水车转动安装在泄流槽的下端,且水车位于泄流槽的上方,并与连接轴传动连接,使水流冲击水车的下方,让水车顺时针转动;两个所述槽轮之间传动连接有传送带,所述洄流通道的左右两内侧壁上开设有环形滑槽,且传送带的左右两端分别插入在两个滑槽内;所述传送带的外侧垂直连接有多个连接板,当连接板随着传送带向上移动时,连接板与相邻侧的洄流通道的内侧壁相抵触。

3、优选的,所述泄流槽的下端转动安装有传动轴,传动轴上间隔套装有第一皮带轮和水车,且第一皮带轮靠近洄流通道;所述远离堤坝的连接轴的两端分别贯穿洄流通道,并套装有第二皮带轮,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通过v型带传动连接。

4、优选的,所述洄流通道沉入下游水底的一段为水平段,水平段洄流通道的上方开设有进鱼口,便于鱼群进入。

5、优选的,所述传送带的合围区内设有隔板,隔板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彩光灯和拟声震动装置,彩光灯有多个,多个彩光灯均匀分布。

6、有益效果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鱼道,该鱼道结构独特,使用方便,通过洄流通道、传送带、槽轮、彩光灯、拟声震动装置和驱动机构的配合设置,可以有效提高鱼群的洄游效率,缩短洄游时间,另外,通过利用上游和下游水流的落差驱使水车转动,从而为自动鱼道提供动力,不仅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而且减少了资金的投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鱼道,包括设置在上游的堤坝(1)和连接上下游的洄流通道(5),其特征在于:所述洄流通道(5)上端设置在堤坝(1)上方,并延伸到上游,所述洄流通道(5)的下端延伸到下游,并沉入水底;所述洄流通道(5)的上下两端均转动安装有连接轴(14),两个连接轴(14)的中部均套装有槽轮(13),且洄流通道(5)下端的连接轴(14)的两端分别贯穿洄流通道(5),并传动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泄流槽(3)和水车(4),所述泄流槽(3)固定安装在洄流通道(5)的外侧,且泄流槽(3)的顶端贯穿堤坝(1),并匹配安装有防护网(2);所述水车(4)转动安装在泄流槽(3)的下端,且水车(4)位于泄流槽(3)的上方,并与连接轴(14)传动连接,使水流冲击水车(4)的下方,让水车(4)顺时针转动;两个所述槽轮(13)之间传动连接有传送带(7),所述洄流通道(5)的左右两内侧壁上开设有环形滑槽,且传送带(7)的左右两端分别插入在两个滑槽内;所述传送带(7)的外侧垂直连接有多个连接板(6),当连接板(6)随着传送带(7)向上移动时,连接板(6)与相邻侧的洄流通道(5)的内侧壁相抵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鱼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流槽(3)的下端转动安装有传动轴,传动轴上间隔套装有第一皮带轮(8)和水车(4),且第一皮带轮(8)靠近洄流通道(5);远离所述堤坝(1)的连接轴(14)的两端分别贯穿洄流通道(5),并套装有第二皮带轮(10),第一皮带轮(8)和第二皮带轮(10)通过V型带(11)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鱼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洄流通道(5)沉入下游水底的一段为水平段,水平段洄流通道(5)的上方开设有进鱼口,便于鱼群进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鱼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7)的合围区内设有隔板(15),隔板(15)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彩光灯(9)和拟声震动装置(12),彩光灯(9)有多个,多个彩光灯(9)均匀分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鱼道,包括设置在上游的堤坝(1)和连接上下游的洄流通道(5),其特征在于:所述洄流通道(5)上端设置在堤坝(1)上方,并延伸到上游,所述洄流通道(5)的下端延伸到下游,并沉入水底;所述洄流通道(5)的上下两端均转动安装有连接轴(14),两个连接轴(14)的中部均套装有槽轮(13),且洄流通道(5)下端的连接轴(14)的两端分别贯穿洄流通道(5),并传动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泄流槽(3)和水车(4),所述泄流槽(3)固定安装在洄流通道(5)的外侧,且泄流槽(3)的顶端贯穿堤坝(1),并匹配安装有防护网(2);所述水车(4)转动安装在泄流槽(3)的下端,且水车(4)位于泄流槽(3)的上方,并与连接轴(14)传动连接,使水流冲击水车(4)的下方,让水车(4)顺时针转动;两个所述槽轮(13)之间传动连接有传送带(7),所述洄流通道(5)的左右两内侧壁上开设有环形滑槽,且传送带(7)的左右两端分别插入在两个滑槽内;所述传送带(7)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芑钰杨文杰徐钰涵李乐王俊怡苌城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