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户外装置,具体涉及新型户外置物工作台。
技术介绍
1、户外工作台多以箱体配合顶部的桌板组成,对于箱体而言多以框架配合周边的侧板或门板组成,常见的箱体多为矩形状,一般箱体后侧框口的侧板宽度尺寸较大,该位置常见的类型多为一体成型结构,因尺寸较大,不方便运输及组装,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2、本申请文件公开新型户外置物工作台,包括框架、顶板、侧板、底板,所述框架的顶面及底面框口处分别设置顶板、底板,所述顶板上设置水槽且水槽一侧位置的顶板部分形成置物平台,所述框架后侧的框口处设置侧板一,所述侧板一包括至少两个分板体,上下相邻分板体之间固定且对应分板体端部与框架顶面处架杆、底板之间均为卡扣式固定。
3、本方案中集成水槽与置物为一体,方便使用,并改进后侧侧板一的安装结构,分板体组成,相连分板体之间固定且分板体与对应的架杆、底板之间卡扣固定,方便侧板一的运输及组装。
4、进一步,处于上方的分板体顶端处及处于下方的分板体底端处均弯折且弯折部分设置卡块一,所述框架顶部的架杆底面处及底板的边侧顶面处均设置卡槽一,所述卡块一与卡槽一卡扣配合。在弯折部分成型卡块方便与架杆、底板对接,有助提高结构稳定性。
5、进一步,相邻分板体相抵接的端部处均弯折且该弯折部分之间通过紧固件一固定,紧固件一如螺栓等,端部弯折成型方便抵接及组装。
6、进一步,所述框架为箱架型,所述框架包括架杆及纵向
7、进一步,所述框架腔内设置隔板,所述隔板两端弯折且该弯折部分与框架左右侧中部位置架杆上成型的凹槽插接相连。增加隔板以方便分层置物,且有助提高结构稳定性,插接配合方便安装。
8、进一步,所述侧板二的底端弯折且该弯折部分处设置卡块二,底板的对应位置设置卡槽二,所述侧板二的底端通过卡块二、卡槽二的卡扣配合与底板相连,所述侧板二的顶端弯折且该弯折部分与上方的架杆之间通过紧固件二固定。端部弯折有助方便对接,卡扣固定进行预定位后方便顶端与架杆相连,组装方便。
9、进一步,所述框架顶部的架杆内侧面处水平设置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其上方的架杆部分围成安置槽,所述顶板设置在该安置槽中,通过安置槽安置方便组装成型。
10、进一步,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端部与支撑板凹凸插接相连,所述支撑杆的顶面抵接置物平台区域对应的顶板底面。在支撑杆作用下提高顶板的支撑能力,支撑杆的端部与支撑板一插接配合方便安装。
11、进一步,所述顶板的中间位置内凹,所述水槽及置物平台均位于内凹成型的槽内,内凹构型方便周边的水液流入水槽,以及置物平台区域内安置的物品提供一定的限位。
12、进一步,还包括排水管、水龙头机构、滚轮机构,所述排水管位于框架的腔内并与水槽底部相连通,所述水槽一侧的顶板上设置水龙头机构,所述框架的底端四角处分别设置滚轮机构,所述框架的正面框口处设置门板。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4、1、本技术改进工作台的结构,集成水槽、置物为一体,方便使用,框架后侧的侧板一分体结构并卡扣式与底板及顶部架杆等对接,方便组装及运输,隔板及支撑杆等插接配合方便组装成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新型户外置物工作台,包括框架、顶板、侧板、底板,所述框架的顶面及底面框口处分别设置顶板、底板,所述顶板上设置水槽且水槽一侧位置的顶板部分形成置物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后侧的框口处设置侧板一,所述侧板一包括至少两个分板体,上下相邻分板体之间固定且对应分板体端部与框架顶面处架杆、底板之间均为卡扣式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户外置物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处于上方的分板体顶端处及处于下方的分板体底端处均弯折且弯折部分设置卡块一,所述框架顶部的架杆底面处及底板的边侧顶面处均设置卡槽一,所述卡块一与卡槽一卡扣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户外置物工作台,其特征在于:相邻分板体相抵接的端部处均弯折且该弯折部分之间通过紧固件一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户外置物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为箱架型,所述框架包括架杆及纵向设置的角板,所述框架左右侧的相邻角板在顶部、中部位置均以架杆相连且所述框架左右侧的相邻角板之间设置侧板二,所述框架后侧的相邻角板在顶部位置以架杆相连且该架杆与对应角板围成的框口处设置侧板一。
5.如权利要求4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户外置物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二的底端弯折且该弯折部分处设置卡块二,底板的对应位置设置卡槽二,所述侧板二的底端通过卡块二、卡槽二的卡扣配合与底板相连,所述侧板二的顶端弯折且该弯折部分与上方的架杆之间通过紧固件二固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户外置物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顶部的架杆内侧面处水平设置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其上方的架杆部分围成安置槽,所述顶板设置在该安置槽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户外置物工作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端部与支撑板凹凸插接相连,所述支撑杆的顶面抵接置物平台区域对应的顶板底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户外置物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中间位置内凹,所述水槽及置物平台均位于内凹成型的槽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户外置物工作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管、水龙头机构、滚轮机构、门板,所述排水管位于框架的腔内并与水槽底部相连通,所述水槽一侧的顶板上设置水龙头机构,所述框架的底端四角处分别设置滚轮机构,所述框架的正面框口处设置门板。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户外置物工作台,包括框架、顶板、侧板、底板,所述框架的顶面及底面框口处分别设置顶板、底板,所述顶板上设置水槽且水槽一侧位置的顶板部分形成置物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后侧的框口处设置侧板一,所述侧板一包括至少两个分板体,上下相邻分板体之间固定且对应分板体端部与框架顶面处架杆、底板之间均为卡扣式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户外置物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处于上方的分板体顶端处及处于下方的分板体底端处均弯折且弯折部分设置卡块一,所述框架顶部的架杆底面处及底板的边侧顶面处均设置卡槽一,所述卡块一与卡槽一卡扣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户外置物工作台,其特征在于:相邻分板体相抵接的端部处均弯折且该弯折部分之间通过紧固件一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户外置物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为箱架型,所述框架包括架杆及纵向设置的角板,所述框架左右侧的相邻角板在顶部、中部位置均以架杆相连且所述框架左右侧的相邻角板之间设置侧板二,所述框架后侧的相邻角板在顶部位置以架杆相连且该架杆与对应角板围成的框口处设置侧板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户外置物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腔内设置隔板,所述隔板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桂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扉斯拓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