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硅钢矫直,尤其涉及一种退火炉内矫直装置用隔热箱。
技术介绍
1、目前为了改善硅钢板型,需要在高温段安装耐高温矫直设备,但由于矫直辊矫直过程中需要根据板型状态调节位置状态,会形成较大形成的移动,高温炉段墙体隔热和密封效果因此下降,破坏退火炉的工艺效果,因此大多数矫直辊目前只能安装在退火炉出口位置,安装在退火炉出口会影响硅钢的矫直效果。
2、因此,如何在退火炉内安装矫直装置,既要满足矫直辊的升降动作功能,又要隔绝退火炉内高温和气体外溢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退火炉内矫直装置用隔热箱,能够实现矫直辊的升降动作又实现隔绝退火炉内高温和气体外溢。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退火炉内矫直装置用隔热箱,所述矫直装置包括第一托辊、第二托辊和需上下移动的矫直辊,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箱安装于退火炉的人孔处,且所述隔热箱与人孔的内壁贴合;
3、所述隔热箱包括框体和设置于框体内的隔热板组件,所述隔热板组件包括从炉内至炉外依次放置的第一固定板层、第二活动板层、第三固定板层、第四活动板层、第五固定板层;所述第二活动板层由第二固定板和可在框体内上下移动的第二活动板组成,所述第二活动板的高度小于人孔的高度;所述第四活动板层由第四固定板和可在框体内上下移动的第四活动板组成,所述第四活动板的高度小于人孔的高度;
4、所述第一固定板层、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层、第四固定板、第五固定板层上均分别开有供第一托辊
5、所述第一固定板层、第三固定板层和第五固定板层上均开有供矫直辊穿入且可供矫直辊上下移动的长腰型的第一矫直辊孔;所述第二活动板和第四活动板上均开有供矫直辊穿入的第二矫直辊孔,通过所述第一矫直辊孔和第二矫直辊孔实现矫直辊穿入退火炉内,且通过所述第二活动板和所述第四活动板与人孔的高度差实现矫直辊在第一矫直辊孔内上下移动;
6、在所述第二活动板和第四活动板随矫直辊上下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矫直辊孔的投影面均全部落在所述第二活动板和所述第四活动板上,通过所述第二活动板和所述第四活动板遮挡第一矫直辊孔阻挡退火炉内热量从第一矫直辊孔外溢。
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固定板包括第二左侧固定板块和第二右侧固定板块,所述第二活动板放置于第二左侧固定板块和第二右侧固定板块的中间;所述第四固定板包括第四左侧固定板块和第四右侧固定板块,所述第四活动板放置于第四左侧固定板块和第四右侧固定板块的中间。
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固定板层、所述第三固定板层和所述第五固定板层均分别一体热固成型;
9、所述第一固定板层的底边、顶边、左侧边和右侧边均分别与人孔内壁贴合;
10、所述第三固定板层的底边、顶边、左侧边和右侧边均分别与人孔内壁贴合;
11、所述第五固定板层的底边、顶边、左侧边和右侧边均分别与人孔内壁贴合。
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固定板层的左侧、第二左侧固定板块、第三固定层的左侧,第四左侧固定板块以及第五固定板层的左侧上均开有供第一托辊刮片支架穿入的第一托辊刮片支架孔;
13、所述第一固定板层的右侧、第二右侧固定板块、第三固定层的右侧,第四右侧固定板块以及第五固定板层的右侧上均开有供第二托辊刮片支架穿入的第二托辊刮片支架孔;
14、所述第一托辊刮片支架孔位于所述第一托辊孔的下方,所述第二托辊刮片支架孔位于第二托辊孔的下方;
15、所述第一固定板层、第三固定板层和第五固定板层上还开有供矫直辊刮片支架上下移动长腰型的第一矫直辊刮片支架孔,所述第二活动板和第四活动板上均开有供矫直辊刮片支架穿入的第二矫直辊刮片支架孔,所述第二活动板和第四活动板随矫直辊上下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矫直辊刮片支架孔的投影面均全部落在所述第二活动板和所述第四活动板上。
1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托辊孔为圆孔,所述第一托辊孔与第一托辊间隙配合;所述第二托辊孔为圆孔,所述第二托辊孔与第二托辊间隙配合;所述第一矫直辊孔的长度等于矫直辊的最大行程距离;所述第二矫直辊孔为圆孔,所述第二矫直辊孔与矫直辊间隙配合;
17、所述第一托辊刮片支架孔为圆孔,所述第一托辊刮片支架孔与第一托辊刮片支架过盈配合;所述第二托辊刮片支架孔为圆孔,所述第二托辊刮片支架孔与第二托辊刮片支架过盈配合;所述第一矫直辊刮片支架孔的长度等于矫直辊刮片支架的最大行程;所述第二矫直辊刮片支架孔为圆孔,所述第二矫直辊刮片支架孔与矫直辊刮片支架过盈配合。
1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托辊孔与第一托辊的间隙为1~2mm;所述第二托辊孔与第二托辊的间隙为1~2mm;第二矫直矫直辊孔与矫直辊的间隙为1~2mm。
1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左侧固定板块与第一固定板层、第三固定板层的板间间隙≤0.3mm;所述第二右侧固定板块分别与第一固定板层、第三固定板层的板间间隙≤0.3mm;所述第四左侧固定板块分别与第三固定板层、第五固定板层的板间间隙≤0.3mm;所述第四右侧固定板块分别与第三固定板层、第五固定板层的板间间隙≤0.3mm;
20、所述第二活动板分别与第一固定板层、第三固定板层的板间间隙为0.3~0.4mm;所述第四活动板块分别与第一固定板层、第三固定板层的板间间隙为0.2~0.3mm。
2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固定板层、第三固定板层和第五固定板层、第二左侧固定板块、第二右侧固定板块、第四左侧固定板块、第四右侧固定板块与框体均通过铆钉固定连接。
2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固定板层、第二活动板层、第三固定板层、第四活动板层、第五固定板层均为陶瓷纤维无机板,所述框体为316l耐热钢材质。
23、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24、(1)本专利技术的退火炉内矫直装置用隔热箱中隔热板组件通过第一固定板层、第二活动板层、第三固定板层、第四活动板层、第五固定板层的配合实现矫直辊的上下移动。
25、(2)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固定板层、第三固定板层以及第五固定板层,三个板层均固定于框体内,且三个板层的底边、顶边、左侧边和右侧边均与人孔内壁贴合,即可防止热量从边缘外溢的问题;其次,针对通过长腰型孔的第一矫直辊孔外溢,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第二活动板层和第四活动板层中分别设置第二活动板和第四活动板,第二活动板和第四活动板随矫直辊上下移动的过程中,第一矫直辊孔的投影面均全部落在第二活动板和第四活动板上,实现矫直辊上下移动的过程中,第二活动板和第四活动板完全遮挡第一矫直辊孔,阻挡热量从第一矫直辊孔外溢。由此可见,通过隔热板组件可以防止炉内热量从隔热板组件的边缘和长腰型孔的第一矫直辊孔外溢,实现隔绝气氛的效果。
26、(3)本专利技术通过将退火炉内矫直装置用隔热箱安装于退火炉的人孔处,能够支撑矫直装置,又能满足矫直辊升降,并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退火炉内矫直装置用隔热箱,所述矫直装置包括第一托辊(400)、第二托辊(500)和需上下移动的矫直辊(300),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箱安装于退火炉的人孔处,且所述隔热箱与人孔的内壁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火炉内矫直装置用隔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板(221)包括第二左侧固定板块(223)和第二右侧固定板块(224),所述第二活动板(222)放置于第二左侧固定板块(223)和第二右侧固定板块(224)的中间;所述第四固定板(241)包括第四左侧固定板块(243)和第四右侧固定板块(244),所述第四活动板(241)放置于第四左侧固定板块(243)和第四右侧固定板块(244)的中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火炉内矫直装置用隔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层(210)、所述第三固定板层(230)和所述第五固定板层(250)均分别一体热固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退火炉内矫直装置用隔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层(210)的左侧、第二左侧固定板块(223)、第三固定层(230)的左侧,第四左侧固定板块(243)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火炉内矫直装置用隔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辊孔(201)为圆孔,所述第一托辊孔(201)与第一托辊(400)间隙配合;所述第二托辊孔(202)为圆孔,所述第二托辊孔(202)与第二托辊(500)间隙配合;所述第一矫直辊孔(203)的长度等于矫直辊(300)的最大行程距离;所述第二矫直辊孔(204)为圆孔,所述第二矫直辊孔(204)与矫直辊(300)间隙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退火炉内矫直装置用隔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辊孔(201)与第一托辊(400)的间隙为1~2mm;所述第二托辊孔(202)与第二托辊(500)的间隙为1~2mm;第二矫直矫直辊孔(204)与矫直辊(300)的间隙为1~2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退火炉内矫直装置用隔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左侧固定板块(223)与第一固定板层(210)、第三固定板层(230)的板间间隙≤0.3mm;所述第二右侧固定板块(224)分别与第一固定板层(210)、第三固定板层(230)的板间间隙≤0.3mm;所述第四左侧固定板块(243)分别与第三固定板层(230)、第五固定板层(250)的板间间隙≤0.3mm;所述第四右侧固定板块(244)分别与第三固定板层(230)、第五固定板层(250)的板间间隙≤0.3mm;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退火炉内矫直装置用隔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层(210)、第三固定板层(230)和第五固定板层(250)、第二左侧固定板块(223)、第二右侧固定板块(224)、第四左侧固定板块(243)、第四右侧固定板块(244)与框体(100)均通过铆钉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退火炉内矫直装置用隔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层(210)、第二活动板层(220)、第三固定板层(230)、第四活动板层(240)、第五固定板层(250)均为陶瓷纤维无机板,所述框体(100)为316L耐热钢材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退火炉内矫直装置用隔热箱,所述矫直装置包括第一托辊(400)、第二托辊(500)和需上下移动的矫直辊(300),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箱安装于退火炉的人孔处,且所述隔热箱与人孔的内壁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火炉内矫直装置用隔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板(221)包括第二左侧固定板块(223)和第二右侧固定板块(224),所述第二活动板(222)放置于第二左侧固定板块(223)和第二右侧固定板块(224)的中间;所述第四固定板(241)包括第四左侧固定板块(243)和第四右侧固定板块(244),所述第四活动板(241)放置于第四左侧固定板块(243)和第四右侧固定板块(244)的中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火炉内矫直装置用隔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层(210)、所述第三固定板层(230)和所述第五固定板层(250)均分别一体热固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退火炉内矫直装置用隔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层(210)的左侧、第二左侧固定板块(223)、第三固定层(230)的左侧,第四左侧固定板块(243)以及第五固定板层(250)的左侧上均开有供第一托辊刮片支架穿入的第一托辊刮片支架孔(2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火炉内矫直装置用隔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辊孔(201)为圆孔,所述第一托辊孔(201)与第一托辊(400)间隙配合;所述第二托辊孔(202)为圆孔,所述第二托辊孔(202)与第二托辊(500)间隙配合;所述第一矫直辊孔(203)的长度等于矫直辊(300)的最大行程距离;所述第二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文,汪盛明,熊勇,祝洪喜,丁哲,吴建华,左传海,方敦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